APP下载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发展及其启示*
——基于《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文本研究

2021-07-16

观察与思考 2021年2期
关键词: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理政治国

刘 锋

提 要:时代问题的涌现,呼唤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发展。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和指导性的思想观点,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不断创新发展与丰富完善。这主要表现在“民族复兴论”有了新发展,“人民中心论”有了新阐述,“深化改革论”与“全面开放论”有了新论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有了新阐发,“国际战略论”有了新拓展,“强大政党论”有了新要求等,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与外延得到了拓展,其指导作用和重要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彰显。随着实践的推进和时代的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不断丰富和发展着。

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推进“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民族复兴论”“人民中心论”“深化改革论”“全面开放论”“国际战略论”“强大政党论”等一系列原创性思想,构成了这一重要思想的理论大厦。党的十九大以来,在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伟大实践、谱写新时代宏伟篇章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许多具有原创性、时代性和指导性的思想观点,丰富与拓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与外延。这些内容集中体现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这一最新、最权威的著作之中。同时,我们党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指导实践并推动工作,检验了这一重要思想对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的统领作用与指导意义。笔者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为研究文本,对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发展进行专门性的文本研究与学理探讨,旨在进一步学懂弄通与研究宣传这一重要思想。

一、不断涌现的时代问题呼唤新发展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时代问题的不断涌现,呼唤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新发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一“两个大局”的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以解答时代问题为己任,并在生动的治国理政实践的基础上,与时俱进地推进这一指导思想的完善与发展。

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严峻挑战和异常复杂的时代问题。其中,审视国内,主要问题有:一是实现共同富裕问题,即让14亿中国人民过上共同富裕的生活,切实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二是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与廉政建设问题,即进一步扎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从制度层面解决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棘手问题。三是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即从制度化、法治化层面有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命共同体。

再看外部环境,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演化,伴随着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国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但面临的挑战和竞争也更加严峻。一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外部环境问题,即党面临着西方敌对势力千方百计地推进意识形态渗透与“颜色革命”的挑战,必须高度警觉。二是我国和平发展与快速崛起的外部挑战问题,即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始终面临着发达国家的技术封锁、贸易摩擦、人才资源竞争等,有些国家以意识形态划线、新冷战思维升温,企图搅乱我国发展的既定战略部署。三是一些国家期待我国能够承担更多国际责任的问题,即很多发展中国家希望我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繁荣发展、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等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与义务。

上述来自国内外的一系列时代问题,亟待进行理论解答与政策创新。也正是在创造性地回答这些时代问题的基础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得到了创新发展与丰富完善。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创新发展与丰富完善

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为研究文本,可以清晰地体悟并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对这一指导思想的创新发展与丰富完善。譬如,“民族复兴论”的内涵有了新发展,“人民中心论”的意蕴更加丰富了,“深化改革论”与“全面开放论”有了新论述,“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有了新阐发,“国际战略论”的内容有了新拓展,“强大政党论”有了新要求,等等。这一系列重要论述、崭新观点与原创性思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丰富和发展了党的理论创新成果。

(一)在谱写新篇章中“民族复兴论”的新发展

“民族复兴论”是新时代实现“强起来”的奋斗目标和伟大使命,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核心要义中的关键内容。有论者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起点”①李建德、王海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理路》,《观察与思考》,2018 年第2 期。。正是沿着这一逻辑起点进行砥砺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才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党的十九大以来,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等实践探索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篇章得以谱写,“民族复兴论”的意蕴更加丰富了,内容更加完善了。

一是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继续推进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党的十九大以来,我们先后迎来了改革开放4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同时,我们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以辉煌成就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政党,大就要有大的样子,就要在推进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的历史进程中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艰巨任务,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目标。当前,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周边环境,我们要继续推进伟大斗争,朝着党确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奋勇前进。

二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2018年2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指出,我们已经创造了我国减贫史上最好成绩,建立了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展望未来要谱写人类反贫困历史新篇章,争取“到2020年稳定实现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有保障”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年版,第159、413 页。即“两不愁三保障”。如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历史性成就,决战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在此基础上,党中央提出要继续努力绘就乡村振兴的壮美画卷。

三是维护香港、澳门长期繁荣稳定,推进祖国和平统一。2019年1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指出,祖国必须统一,也必然统一;并强调要深化两岸融合发展,探索“两制”台湾方案,丰富和平统一实践,实现同胞心灵契合,增进和平统一认同。此外,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要始终坚定‘一国两制’制度自信……始终准确把握“一国两制”正确方向……始终强化‘一国两制’使命担当”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年版,第159、413 页。。

总之,从继续进行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到深入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等,进一步丰富完善了“民族复兴论”的意蕴和内容,明晰了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阶段性目标。

(二)在实现“强起来”中“人民中心论”的新论述

“人民中心论”是新时代实现“强起来”这一目标必须遵循的价值理念和实践归宿。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人民中心论”的理论有了新的论述,丰富与发展了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观。

一是新时代我们的发展目标是让全体中国人都过上更好的日子。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即在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这一基础上,进而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到2050年,我们要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目标既宏伟又朴素,归根到底就是让全体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二是人民是我们党长期执政的最大底气。“人民就是江山,江山就是人民。”①《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金句来了),新华网,2021 年2 月20 日。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说到底是‘为什么人、靠什么人’的问题。”②参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年版,第138、139、144、163、191、477 页。中国共产党始终把人民立场视为根本立场,将人民幸福视为重要使命,以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人民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是伟大祖国的坚实根基。新时代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党的奋斗目标,并且紧紧依靠人民的力量创造伟业。

三是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无论身居多高的职位,都必须牢记我们的共和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始终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始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始终为人民利益和幸福而努力工作。”③参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年版,第138、139、144、163、191、477 页。由此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这是新时代坚定“四个自信”的底气,是我们风雨无阻、高歌行进的根本力量。

四是秉持“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理念和决心。2019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时讲到,愿意为了国家的发展奉献自己,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坚持“我将无我,不负人民”④参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年版,第138、139、144、163、191、477 页。。这一理念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彰显了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担当与自信。

上述四个方面,分别从发展目标、执政基石、根本立场、执政理念等方面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人民中心论”的思想意涵,为坚守新时代治国理政的价值导向、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提供了实践指导。

(三)“深化改革论”与“全面开放论”的新境界

“深化改革论”与“全面开放论”是新时代实现“强起来”这一目标的重要保障和外在条件。对内深化改革与对外扩大开放,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步入快车道、日益接近民族复兴的宏伟梦想、为世界作出更多贡献的重要法宝和实践路径。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实现新突破”⑤参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年版,第138、139、144、163、191、477 页。“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⑥参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年版,第138、139、144、163、191、477 页。“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走深走实”⑦参见《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年版,第138、139、144、163、191、477 页。等,丰富和完善了“深化改革论”与“全面开放论”的意蕴和内容。

一方面,以“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主轴,扎实把全面深化改革推向深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推动各项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实现治理现代化。特别是要继续完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把机构职责调整和健全制度机制统一起来,把加强党的长期执政能力建设与提高国家治理水平结合起来,以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新成效,推动开创全面深化改革新局面。此外,抓紧就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新期待必备的制度进行部署,坚持改革决策和立法决策相衔接,实现改革举措融会贯通,推动新时代改革开放走得更稳、走得更远。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还强调要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使国家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

另一方面,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开放合作是增强国际经贸活力和推动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重要动力与现实要求,各国都应坚持开放融通,坚持创新引领,坚持包容互惠,共同维护自由贸易和多边贸易体制,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的世界经济。同时,“一带一路”是一条跨越太平洋的合作之路,是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船”和“桥”。新时代要加强战略和行动对接,构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实现高标准、惠民生、可持续的目标,携手构筑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绿色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共同绘制好“一带一路”的“工笔画”,为当前全球治理体系的深刻变革提供崭新方案。

无论是制度创新推进改革的深化,还是战略谋划驱动开放的扩大,无疑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深化改革论”与“全面开放论”的内容,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支撑,也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提供切实可行的中国方案。

(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新阐发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具体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实现“强起来”这一目标的实践路径的具体展开。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主题,在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建设民主政治、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改善民生水平、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层面,阐发了新的内容,进行了新的部署。

一是完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引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矛盾变化完善宏观调控,坚持问题导向部署经济发展新战略。“十三五”圆满收官,“十四五”全面擘画。当前,我们将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①《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人民日报》2020 年10 月30 日。,并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扭住构建新发展格局目标任务,发挥改革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关键作用,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再扩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此外,还要逐步把我国建设成世界海洋强国、世界科技强国。

二是夯实伟大事业的宪法保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观时而制法,因事而制礼”。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深化国家监察体制改革,推动我国宪法的与时俱进,坚持和践行依宪治国、依宪执政。同时,着力发挥人民政协专门协商机构的作用,并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政协委员履职能力建设。此外,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年版,第299 页。,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

三是推进网络强国建设,用新思想铸魂育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快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加速推进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以自主创新为动力推进网络强国建设。同时,他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刻也不能没有灵魂,为此,要发扬五四精神,不负伟大时代。此外,新时代宣传思想工作应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特别要着力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四是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针对推进“厕所革命”、棚户区改造、“四好农村路”建设、民政工作、垃圾分类、政法工作、破除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体制障碍等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旨在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五是共谋绿色生活,共建美丽家园,共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习近平总书记围绕建设什么样的生态文明、怎样建设生态文明这一时代课题,提出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应实现和谐共生的状态;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让生态文明的理念和实践造福沿线各国人民。此外,还强调要加快推进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落地见效,把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坚决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共同建设美丽地球家园。

从经济发展新战略、民主政治新部署、文化建设新要求、社会建设新论述、生态文明建设新思路等方面,进一步丰富完善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相关内容,对全方位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必将发挥重要的指导作用。

(五)在推进外交工作中“国际战略论”的新拓展

“国际战略论”是新时代实现“强起来”这一目标的国际环境和外在保障。党的十九大以来,围绕做好新时代外交工作、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崭新主张和方案。

一方面,加强党中央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针对国际上不稳定因素的增多,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在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集中统一领导下,发挥决策议事协调作用,政党、政府、人大、政协、军队、地方、民间等要强化统筹协调,推动外交理论和实践创新。此外,还强调要积极参与引领全球治理体系改革,打造更加完善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在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中把握国际形势,努力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

另一方面,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致力于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为了构筑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习近平总书记先后提出了要弘扬“上海精神”,发挥金砖国家的集体力量,共筑中非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海洋命运共同体等主张。面对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坚持开放导向、发展导向、包容导向、创新导向、规则导向,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理念,推动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变革,共同努力为国际社会找到高效合理的经济治理思路。此外,还强调在单边主义蔓延、保护主义发酵、贸易争端加剧、金融稳定受到冲击、世界经济运行风险加大的情势下,二十国集团应坚持创新合作、完善全球治理、破解发展瓶颈,“让多边主义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迈进!”①习近平:《让多边主义的火炬照亮人类前行之路》,《人民日报》2021 年1 月26 日。

总之,习近平总书记在推进外交工作实践中,对“国际战略论”这一重要内容进行了丰富和拓展,对做好新时代我国外交工作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对构筑全球空间正义、完善全球治理等无疑提供了中国智慧与方案。

(六)在创新党建工作中“强大政党论”的新要求

“强大政党论”是新时代实现“强起来”这一目标的领导力量和根本保障。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紧紧围绕“新时代为什么要加强党的建设和怎样加强党的建设”问题作出了系列重要论述,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党的建设理论的若干重大创新。

一是着力从制度建设与创新层面发挥党的领导这个最大体制优势。在我国政治生活中,党是居于领导地位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年版,第94、90、525 页。新时代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就要求领导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带头做到“两个维护”。同时,要紧紧把握适应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构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党和国家机构职能体系这一主线,着力从制度安排上发挥党的领导这个最大的体制优势,“统筹考虑党和国家各类机构设置,协调好并发挥出各类机构职能作用,完善科学领导和决策、有效管理和执行的体制机制,确保党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②《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年版,第94、90、525 页。。

二是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自我革命。党的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推动全党上下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促使党员领导干部“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③《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 年版,第94、90、525 页。。众所周知,我们党是一个拥有9200多万名党员、460多万个基层党组织的百年大党,要始终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就必须牢记初心和使命,勇于担当作为,推进自我革命。此外,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健全权威高效的制度执行机制,加强对制度执行的监督,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还强调要加强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中央还决定,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做到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三是切实整顿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反复性,加强新时代党的作风建设,任重道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目前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对此,要通过着重解决工作不实际现象破解形式主义的问题,解决在人民群众利益上不维护、不作为的问题来整顿官僚主义的做派。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各级领导干部要带头纠正“四风”、转变作风,以上率下,形成“头雁效应”。同时,要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让求真务实、清正廉洁的新风正气不断充盈;坚定不移深化反腐败斗争,推进巡视巡察上下联动,促进各类监督贯通融合,抓深抓实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从严从实加强自我监督约束。④参见《十九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公报》,《人民日报》(海外版)2021 年1 月25 日。

四是全面加强新时代人民军队党的领导和党建工作。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是军队建设发展的关键,关系强军事业兴衰成败,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聚焦备战打仗,着力集聚矢志强军打赢的各方面的优秀人才,狠抓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军,深入推进军队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面提高军队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工作的质量,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完成好新时代军队的使命任务提供坚强政治保证。新时代,要认真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为建设世界一流军队而奋斗。

五是坚持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全面领导,发扬斗争精神,防范化解风险挑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两件大事,努力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同时,针对各种“黑天鹅”事件、“灰犀牛”事件等,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范能力,永葆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促使党员领导干部做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战士,展望2021年,领导干部要继续砥砺“三牛精神”,勇于担当、敢于斗争,续写时代华章!

综上,从党的制度建设、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正风肃纪,再到加强各个领域的党的领导和党建工作等,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在创新新时代党建工作中,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强大政党论”的目标要求和实施路径,为打好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组合拳”提供了直接的实践指导。

三、结论与启示:在新时代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继续丰富与发展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是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推动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职责。长期以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之所以显示出强大生命力,最根本的就是我们党把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有机统一起来,做到既不忘老祖宗、又讲出新话。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领导推进新时代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引领时代、解读时代,用鲜活丰富的发展实践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在这一过程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民族复兴论”(奋斗目标)、“人民中心论”(价值立场)、“深化改革论”(发展动力)、“全面开放论”(重要条件)、“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战略部署)、“国际战略论”(外部环境)、“强大政党论”(根本保证)等原创性的核心内容为理论大厦提供了新的发展。与此同时,这一重要思想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确立和提升。

展望未来,随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必然在实践中继续创新发展与丰富完善。我们对待科学理论要有科学的态度。所谓科学的态度就是要实事求是、守正创新,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在坚持中完善、在继承中拓展、在发展中创新。恩格斯曾指出:“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年版,第588 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一种科学的理论,必然随着实践的推动与时代的变革而继续丰富与发展。

我们必须在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实践中,“坚持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良性互动……不断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思考新问题、解决新问题,在实践创新中不断充实、丰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②王伟光:《新中国七十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与启示》,《光明日报》2019 年9 月27日。,不断开辟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

猜你喜欢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理政治国
排列问题中的顺序处理
灯塔颂歌
郑治国:穿越新中国核弹爆炸中心的摄影记者
韩新政府成立百日:文在寅谈治国理政重要目标
英国热议《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法国作家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
基于大国视角的中国治理问题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论略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亮相法兰克福书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