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设计
2021-07-15倪玉琴
倪玉琴
摘要:“在活动中领悟”是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的学习方式,“有效组织适宜的教学活动”应考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课堂呈现出的活动效果及活动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条件的契合度。本文以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活动为例,浅谈本人在设计和使用中的点滴体会,与同行交流、探讨。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 教学活动 设计策略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在《教师歌》里写道:“来!来!来!来到小孩子的队伍里,发现你的小孩……”成尚荣先生也曾说:“教育是为了儿童,教育是依靠儿童来展开和进行的。教育的立场应是儿童立场。”由此可见,儿童立场鲜明地揭示了教育的根本。那么,如何做到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坚守儿童立场,催生出真实、高效的课堂呢?
一、课前调查,了解儿童的困惑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指出:“应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从这个意义上说,“真实”是课程实施最基本的原则, 教师课前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师生访谈等多种方式,全面而真实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知识储备、思维规律、兴趣状况、能力基础、心理发展状态等,找到学生的知识、能力、思维的增长点,准确定位与明晰教学的起点,合理对教学内容进行取舍,设计合情合理的教学活动,从而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比如,在教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三年级上册第5课《走进我们的老师》时,笔者就采用了课前小调查的形式,主要从“哪位老师的做法你暂时还不能理解?”“你心中的困惑是什么?”这些问题展开调查。经过调查分析,发现学生的困惑主要集中在“老师对书写要求高,写得不合格的罚重写”“下课了,管制学生,不允许奔跑”“中午食堂就餐时,要求学生光盘”三个方面。于是,笔者就围绕这三个困惑,设计了活动“困惑解解开”,并以“你能了解老师的做法吗?请你来做老师的代言人,开导开导小伙伴”为话题,引导学生站在老师的角度思考问题。
当然,除了课前小调查,教师还可以采用课前访谈的形式与学生真诚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真实的想法,了解他们的烦恼和困惑,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去探究社会。
二、创设情境,激发儿童的感悟
现在很多道德与法治课,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课堂活动也热热闹闹,一节课下来,学生又唱又跳,又说又演,却连书都没翻一下。虽然教材只是课程资源的一种,教师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拓展教学内容,创新活动形式,但是在我们的课程内容中,还有一些常识性内容需要学生去学习,有的地方需要学生静心思索才能消化吸收。笔者认为,阅读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仍不可缺。比如,在教学《我的邻里乡亲》一课时,很多老师会找来《六尺巷的故事》动画片让学生观看,虽然学生的注意力都在精美的画面和生动的故事情节上,但对其中蕴含的“宽容、禮让”这一邻里相处之道少有关注。此时,不如让学生静静地阅读,边读边思考:“从这个故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对我们今天处理邻里矛盾有什么启发呢?”学生通过阅读,知道了这是一个关于“退让”的故事,“明理”的活动目的也就达到了。在执教《祖国的宝岛台湾》时,同样可以采用“阅读”这一教学活动,让学生自学课本内容,并填写表格,厘清台湾的开发史,使学生对之前交流的台湾美丽富饶的原因是千百年来人们辛勤开发、经营的结果有更加理性的认识,也为后面的“根脉相连,不可分割”进行了铺垫。
三、蹲下身子,倾听儿童的心声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改变了以往对儿童进行的道德说教,以儿童成长的“同龄人”身份,与儿童进行平等、民主的对话。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师应该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与他们的思想一起漫游。教师只有蹲下身子,才能真正倾听到儿童的心声。
例如,在教学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六年级下册《学会宽容》一文时,笔者在和学生讨论了课前调查的几个具体事例后,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原谅伤害自己的人。笔者给学生讲述了自己儿时与同学吵架的经历,也是很长一段时间不能释怀,无法原谅,给自己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导致情绪低落,还影响了学习和生活,后来才慢慢地原谅了同学。笔者的故事引起了学生的共鸣,这就是师生间的“真对话”,以教师的经历为学生提供示范,以情育情、以心交心,学生自然会流露真情,敞开心扉。于是,笔者让学生说一说:“当你遇到伤害时,内心的想法是什么?”有的学生表现得愤愤不平,有的学生甚至委屈地边说边哭。这时,笔者让学生拿出“宽容卡”,将是否宽容、是否原谅他人的意愿写在卡片上,投进班级的“宽容箱”。
四、实践活动,生成儿童的收获
“体验学习是学习者通过身体的各种感官进行学习的一种方式。体验学习的种类多种多样,大体可以分为直接体验和间接体验。体验学习的重要价值不在于学会某种操作方式,获得某种技能,而在于每个人在活动中获得的真实感受,这种内心体验是形成认识、转化行为能力的原动力。”这是新课程标准中对于体验活动的详细解释。它告诉我们,体验是一种基于学生自身的活动而获得感性认识的学习方式,是对具体的社会事物或情境的亲身经历。在体验的背后,往往有某种模仿,从某种意义上说,体验学习活动是社会生活中各种活动的模拟。德育课程以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为核心,体验活动恰好为学生提供了“践行”的机会。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教材四年级上册《变废为宝有妙招》一文,内容主要是讲垃圾暴增造成的环境污染、垃圾的分类和处理等。近年来,在笔者的家乡,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依法进行垃圾分类已成为市民日常生活中最关注的一件大事。在学习这一课之前,笔者布置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去市环境卫生管理处参观、寻访,不仅通过看资料、观图片、听讲解等了解目前垃圾分类处理的方法和程序,还通过采访环卫处的工作人员感受垃圾处理工作的烦琐和辛苦。课堂上,学生在讨论、交流垃圾分类的经验时,热情高涨,积极参与,纷纷介绍生活垃圾分类的常识、意义,还展示了他们创作的宣传画、设计的宣传语、制作的主题手抄报等,有的还带来废物利用做成的创意作品。之所以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是因为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笔者最大限度地利用了身边的教学资源。
总之,真情境才会引发真问题,真引导才能收获真感悟。教师只有坚守儿童的立场,做到眼里有儿童,心里有儿童,教学才会更真实、更高效、更精彩。(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如城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