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成都市部分中学武术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1-07-15蒲泓静

锦绣·上旬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武术现状分析

蒲泓静

摘要:为分析武术课程在成都部分中学的开展现状以及“学生喜欢武术,但不喜欢武术课”问题,对成都市中和中学、成都市西川中学、以及成都市西北中学的学生发放问卷,通过问卷的收集与调查,分析成都市部分中学武术的开展现状,为中学武术课程的发展提供优化参考。

关键词:校园武术;武术;现状分析

前言

武术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一颗明珠。是一项具有中国民族独特风格的体育教育项目。“纵观历史源流,武术运动顺利从打猎谋生到捍卫国家安全,再到提升学生素养的教育功能转变,已成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和筑建教育体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1]中宣部和教育部于2004年3月30日联合颁发的《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纲要中明确规定:“体育课应适量增加中国武术等内容”。[2]“武术具有全面、多层次的教育功能,能够充分发挥中学生在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学校体育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3]武术作为中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课外武术活动的互动特点,深受学生们喜爱。通过课外练习,充分实现学生的身心发展。

1  成都市部分中学武术的现状分析

1.1 成都市部分中学生对武术的喜欢程度

根据对成都市部分中学的调查,学生普遍喜欢武术,其中非常喜欢武术的平均占12%,喜欢武术的平均约占53%。其中,平均约30%的人普遍喜欢武术,平均7%的人不喜欢武术,这表明成都市的中学仍然有学习武术的愿望。

1.2 武术技术教学的内容陈旧,缺乏吸引力

从学生对武术教学内容的选择结果分析,大部分的学生偏向于武术兵器的学习,在学生对话中也发现,学生学习自己喜欢的教学内容时更有动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而且在与学校武术教师交谈中,得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方面之一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想要学生快速有效的学习武术,在充分考虑教学安全的情况下,其武术的教学内容也必须考虑学生的兴趣。

1.3 武术课程教学方法的枯燥陈旧,缺少乐趣性

根据以上数据,平均约25%的中学生并不满意教师当前的教学方法。在一节武术课中,影响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因素有很多,除了以上说到的教学内容之外,还有武术教师的教学方法,以及课堂氛围等。通过调查发现,校园武术教学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率低、教学缺乏创新等问题,许多武术教师仍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法,严重缺乏创新。加上传统习练武术“枯燥无味”的刻板印象,导致大部分学生虽然喜欢武术,但不喜欢武术课。

2 影响武术在成都市部分中学开展的原因分析

2.1 武术动作过于复杂

武术有三个“多”,一个是动作次数,无论哪种武术都是几十种技术动作;二、路线方向改变,直径弯曲直,左转或右转;第三,每个动作都包含很多因素,除了“手、眼、身法、步”的规范外,还有一种“精神、气、力、功”的协调展现。因此,在武术练习中,因为武术套路不仅比赛项目繁多,每一套路的动作也很复杂,需要反复、重复的练习。学生认为武术的线条和动作是复杂的或复杂的。经过一周学习,平均约21%的学生能记起课后的武术套路,平均约72%的学生能记起一些招式,平均约7%的学生忘记了武术套路。

2.2 武术不完全符合现代健身观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学生越来越注重美的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不是为了促进健康,而是更注重气质和娱乐的培养。因此,朋友们介绍了一些艺术,有趣的项目,特别是音乐融合项目,如“健美操”,“花木兰”,“体操”等。相比之下,武术相对单调,不完全符合人们不确定的现代健身理念。一项针对成都部分中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也显示,平均约7%的学生课后经常练习,58%的学生偶尔练习,37%的学生不练习。

2.3 学生对武术的认识偏面

随着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许多学校都在培养学生的艺术、舞蹈、音乐等艺术课程的综合素质,有很多人培养了体操、健美操、体操、网球、保龄球等运动的情操、气质和有针对性的“节奏”方式。然而,人们对武术的认识只有“粗略”,大多数人错误地认为自己“学武术”,理解“格斗训练”,不把它当作一种健身运动,也可以培养感情,提高气质。据调查,大约90%的人把“武术训练”和“战斗”联系在一起,约50%的人对武术没有明确的理解。

3 成都市部分中学武术的发展对策

3.1 合理选择武术

在成都中学调查中,学生学习初级长拳、24式简化太极拳等,同时,可以选择一种易记、易掌握、动作优雅的方式,以喜欢形意拳为目的,学生喜欢,选择几种或几种动作配置一套完整的教学,另一部分作为欣赏部分的介绍,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3.2 以点带面,加强宣传

“为了逐步扩大学生对武术的影响,可以选择实力强、灵活性好、可塑性强的学生组成一支武术队伍,”[4]与学校第三方机构合作,增加武术课时,联合举办校级或参加省级武术比赛或公开表演,扩大武术在学校的影响力。根据对成都市部分中学生的问卷调查,29%的人认为武术有可能在学校普及,33%的人认为学校各级武术训练可以普及,25%的人认为武术交流可以解决学校的普及问题。

3.3 武术与音乐、美学相结合

武术应该转化为娱乐。音乐与练习相结合,可以调动练习者的情感,激发和激活气氛,使他们通过音乐节奏自动进入运动状态,自始至终充满精神。根据问卷调查,29%的学生希望武术能发展成音乐合作。在武术教学实践中,在注重技术动作和动作习惯熟练的同时,还要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和审美心理的建构,从而挖掘人对美的追求的本质。没有任何魅力就可以避免练习熟练。

4 结论

武术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具有丰富的格斗技术内涵、高层次的健身水平、独特的审美观念、强烈的艺术表现特征和鲜明的时代特色。通过了解成都武术在发展实践中的情况,成都市中学生虽然喜欢武术,但在教学过程中,学习效果并不十分乐观,不完全在课堂上学习武术技术后,整个学生认为武术运动比较复杂,必须有一定的难度才能充分把握,只有通过不同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师提倡学生学习武术、武术教学方案,合理选择让更多的学生积极學习武术。

参考文献

[1] 吉灿忠.民国《大中小学国术教材标准》解析及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20,43(08):149-156.

[2] 《关于学校武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课题组.我国中小学武术教育状况调查研究[J].体育科学,2009,29(03):82-89.

[3] 中学生体育合格标准实施办法[J].人民教育,1991(09):41-42.

[4] 汪晓鸣;周智君.影响武术套路在学校群体活动中推广的因素[J].浙江万里学院学报,2001,(02):.

(广安职业技术学院  四川  广安  638099)

猜你喜欢

武术现状分析
校园武术“学、练、赛”一体化实践探索
我爱传统文化
刍议武术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中国功夫成青少年新宠
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方法的研究
对高校武术教学中武术文化教育的思考
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分析与指导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