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融合分析
2021-07-15刘超
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教育部对教育培养人才的要求也发生了变化,传统教育更注重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但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水平和道德素养被放在更重要的地位。本文主要分析了传统文化在高校中进行道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并且推进途径进行探究。
关键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德育
中华民族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中华文化中对于不同角色的人有不同的道德描述,而对于大学生来说,基本的要具备孝顺父母、尊师爱长、为人正直友善、刻苦学习、追求进步等品格,现代化教育除了要追求更具时代性的进步,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对传统文化内容的传承,重视对学生的个人品德修养的提升。中华传统文化在高校德育中有较深入的融合,但目前也依旧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那么如何才能更好更完整的贯彻传统文化的内容还需要相关教师不断探究总结。
1高校德育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
1.1传承中华文化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对于个人品德修养的概述也不计其数,这些文化内容是先人的智慧结晶,大学生是国家的新一代希望,对于大学生的教育有必要贯彻传统文化的内容,一方面是为了更好的达到德育的效果,另一方面则是能够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另外,传统文化的内容对于学生的思想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它更像是一种论据的存在,为学生为人正直养成良好的品德提供了基础,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内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其也会将这份理解作为一种自我提升应用在日后的成长过程中。在瞬息万变、变化多端的社会发展情景中,涌现出来了各种信息来影响学生的认知,跟风流、西方学习流、网络舆论导向等为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而中华传统文化的存在,就是一种具有正确评判标准的存在,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供了参照。
1.2豐富高校的德育体系
长期以来,国内的教育过于注重模式化教导,缺少了人性管理,教育内容和方法也相对过于单一,而新时代的大学生其接触的外界世界发生了变化,由于各种网络媒体技术的发展使他们的思想和认知发生了改变,因此,传统的教育内容和方法不能适应于新时期学生发展的需求。而在高校德育中融入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可以改变传统教育中所存在的问题,为德育提供了更多的素材,也会使得整个高校德育体系更加的完善和丰富,学生通过对传统文化内容的学习和理解不仅可以达到知识扩展自我提升的效果,这些内容也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为人处事,提升其个人素养。
2中华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2.1教师的教育理念落后
在教育发展新时代,为了跟进时代发展的潮流,教师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是必要的,而还存在相当一部分的教师,没有看到中华传统文化在高校中进行德育所存在的具体价值,或者说教师本身对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容也没有很深入的了解,这就使得其长期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周旋,长时间得不到实质性的改进。
2.2教师能力有限
要完美的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的相融合,一方面需要教师对中华传统文化和高校德语教学的融合有比较清晰的认识,另一方面也比较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需要教师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和课堂组织管理能力,将两者联系到一起,能够真正的开展有效的教学。但目前来说,在组织教学过程中,教师表现出能力有限的问题,其本身对于如何恰当地将两者联系到一起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理论和实践经验。在这过程中,教师也表现出对学生的了解不够、教学水平较低、效果不明显的问题。
2.3对道德教育存在的内核价值认识不够
随着一轮又一轮的教育改革进行,教育部对教师的教学提出了更多更具体的要求,在对学生人性品格上的培养也给予了新的支点。那么德育的目的是什么?在高校阶段,需要大学生形成怎样的优秀品格?以怎样的评价方式来评判教学效果的优良?都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需要思考的,严格来说德育是要将道德理念贯彻到学生最终的道德行为中,一切教育活动的进行,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行为规范,但还存在有部分教师对德育的内核价值理解不够透彻,或者对德育为什么存在的认识有失偏颇,这就导致德育教育空壳存在,达不到理想的目的。
2.4教师不重视将传统文化与德育相联系
在时代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行各业的进程似乎都在变快,教育也是,人们逐渐忽略了陈旧的东西,对于我们所特有的传统文化失去了热情和研究,部分教师急于求成、过于注重绩效、对教育的理解不完善等,都是其不重视将传统文化和德育相联系的因素。缺乏价值导向的德育,缺乏传统文化填充内容的德育都是不完整的,部分教师认为课本的知识就能应付日常教学,而这样就使得德育书本知识化,所进行的只是表面教学。
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相融合的方法
3.1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
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教师具有怎样的教学态度和思想就决定了其采用怎样的方法进行教学,因此,加大传统文化和高校德育的联系程度就要从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开始,就是要重视在高校德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内容,从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上做出一定的改变。在发展新时期,做与时俱进的教师就必须不断的研究和自我更新,教师要看到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的价值,也要看到在德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而这就是督促教师进步,提升德育效果的基础。
3.2熟悉传统文化的内容,对德育中融入传统文化有正确的认知
要丰富德育教学的内容,融入更多传统文化的元素,就要求教师在该方面有熟悉的认识,不要求教师对传统文化有多么精神的研究和了解,但最起码对于能够促进高校德育教学有效性提升的内容能够掌握。传统文化中有涉及到如何教导学生的教育理论知识,有要求学生有怎样的品格的具体内容,也有各种名人事例为这些理论提供支撑,而教师要做的就是把这些内容融入到课堂中。高校德育中融入传统文化是有效的,但又不是百利而无一弊的,并不是所有内容都适合应用在高校德育教学中,因此,教师起码要对两者的关系有正确的认知,这样才能筛选出合适的内容,运用到实际教学中。
3.3开展主题活动,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
时代的发展使得大多数人忽略了文化的根源,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也逐渐减少,而教师在快节奏教学中也不注重对传统文化的引用,这就使得教师和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越来越浅薄。那么为了使师生对传统文化都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教师要善于丰富教学内容,开展活动来拓展课堂。例如,组织红歌会、爱国主题朗诵、名人事例讲说、电影观看等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通过对历史人物事例的认识来培养学生的同理心,激发学生爱国情怀;历史上孔融让梨的故事表现出了人要谦让、司马光砸缸表现出了人在面临困难时的勇气和智慧、刘备三顾茅庐的历史故事让我们看到降低身份挖掘人才的魅力、长征精神让我们青年一代热血沸腾,回想起祖国山河建设的不容易,从历代名人中学习做人。这些中华沉淀的文化不是虚有的存在,其是启迪人的宝藏,教师在德育课堂上,不能仅仅依赖教材的内容,要善于扩展素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熏陶学生思想,保障课堂效果。
3.4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大学生有跟风学习的倾向,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有益于人人互相学习,共同践行道德规范。校园处处是课堂,教师要扩展课堂氛围,利用起板报、墙板、校园横幅、信息化平台宣传等途径,对传统文化进行宣传同时以达到德育的效果,名人名言、优秀事迹等都是可利用的素材。一方面从学校微博、微信小程度等平台定时推广相关内容,一方面组织校园活动小分队,积极宣传德育内容,引起大家对相关事宜的关注。课堂上要遵守纪律、考试中要诚信考试、与老师相处要礼貌尊重、与同学要友善相处、对父母要孝顺等,营造校园氛围,校园内要贯彻生活方方面面,在这种隐形教育环境中,相信长期以往能达到一定的教育效果。
3.5提高教师水平
教师要提升教学能力水平,更好的将传统文化的内容融入到德育課堂中,改变传统课堂内容单一的问题,不断丰富课堂结构,提高学生对该课程的喜爱程度。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德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内容有非常大的改进课堂效果的意义,但目前在高校德育中还存在各种问题如教师的理念落后、运用方法单一、对传统文化理解不到位等,要更好的将传统文化融入到课堂中还需要教师从各方面总结经验。从课堂到校园,为学生营造一种好的德育熏陶氛围,引导学生积极践行相关理论,从道德认知上升到道德行为逐层发展。
参考文献
[1]秦茂森. 新常态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融合的保障体系构建研究[J]. 教育探索. 2020(05)
[2] 朱红梅.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同教育融入高校德育探绎[J].韶关学院学报. 2019(11)
[3] 杨啸.道德观视阈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的路径研究[J]. 甘肃高师学报. 2018(04)
[4] 王一鸣. 应用型大学视阈下高校德育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传承[J]. 滨州学院学报. 2019(03)
[5] 康玲,祝铠.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旅游管理专业德育协同培养研究[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20(04)
[6] 徐涛. 浅析中华优秀传统道德在当代高校德育中的价值作用[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8(22)
[7] 张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 2021(03)
[8] 王丽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大学生思想引领的作用[J].科教导刊. 2021(08)
作者简介:刘超(1989.4—),男,汉族,籍贯:四川蓬安县,天府新区航空旅游职业学院
(天府新区航空旅游职业学院 四川 眉山 620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