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男子三级跳远训练设计实例呈现
2021-07-15徐晨刘小萍
徐晨 刘小萍
笔者从2017年起指导学生A进行训练,该生2005年4月出生,2014年开始参加跨栏、跳高项目训练,2017年7月以体育特长特招进入田径队,主攻三级跳远项目。刚进入学校田径队时,学生A身体还未完全发育,身高中等、身形匀称,具备跳跃运动员的基本素质,弹跳能力、领悟能力和斗志都较强,但速度不够快,髋关节灵活性不足,髂腰肌及后群肌力量薄弱。笔者根据其特点,设计了具有针对性的训练计划和方法。中学阶段上学期间每周5次训练,每次1.5h;寒暑假期间每周6次训练,每次2h。经过3年系统的训练,其三级跳远成绩有了大幅提高,成绩突破14m,打破了镇海区2008年尘封至今的纪录。
一、优先发展髋关节运动能力
核心力量可以稳定和强化髋部及躯干在力量转换提供能量输出,提高身体的控制力和平衡[1]。研究表明,训练核心力量后,受训者在高速运动状态下对身体平衡性的控制得到了提高,髋关节送髋、顶髋时协调有力,着地扒地缓冲较训练前明显提高[2]。支撑力量是提高三级跳远运动成绩的关键因素,良好的支撑力量是掌握专项技术的基础[3]。日常训练中,虽然多数教练员能认识到核心力量的重要性,但在训练中常忽视发展髋关节及其周围深层小肌肉群的运动能力。笔者认为,加强髋关节运动能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拉长步幅、提高步频,提升三级跳远腾空阶段身体姿态的稳定性,在训练计划中应优先强化髋关节运动能力。如,通过双腿交替绕栏架、不同形式的走栏架、原地单腿站立拉阻力带前摆送髋,以及动态臀桥、下腰挺髋等练习提高髋关节的柔韧性、灵活性。实践证明,这些训练手段虽然简单但很实用,成效显著。
二、充分利用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提升速度
三级跳远项目需要运动员通过助跑产生水平速度,并将水平速度最优化地转化为三级跳远所需的垂直速度。在三级跳远的整个过程中,助跑产生的水平速度是基础动力来源,也是影响运动员成绩的要素之一。针对学生A的身体情况,笔者充分利用其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通过有针对性的、系统性的速度素质训练,有效提高了其绝对速度和助跑速度(100m计时手计12.2s)。主要训练方法如下。
1.短距离冲刺跑。练习者先进行30m跑,练习3次;再进行60m跑,练习3次;接着进行100m跑,练习2次。
2.30m行进间跑。起点15~20m区间加速达到较高速度,进入30m行进间跑,跑完后保持惯性向前缓冲跑一段距离(放置标志物标记30m测速区间,进入区间前达到并保持个人最高速度)。做5~6次/组,每次练习2组,组间间歇5~8min。
3.拖轮胎阻力跑。轮胎重量由轻到重(在轮胎上分别加重量为5kg、10kg、15kg的杠铃片),要求练习时高抬大腿、积极下压后蹬,40~60m/次,3次/组,每次练习2组,组间间歇3~4min。结束后需再换钉鞋进行6次50m加速跑。
三、重点提高三级跳远专项跳跃能力
1.不同段落的单足跳、跨步跳及组合跳跃练习。段落即每一组跳跃练习要求完成的长度区间,根据运动员能力制订不同的练习长度,距离建议40~100m。采用不同的跳跃形式完成规定段落的跳的练习,强调跳的技术和数量,笔者将此训练方法统称为“米跳”,适用于初级训练阶段和准备期的第一阶段。此阶段训练旨在通过简单的重复练习完善跳的技术,进而发展专项跳跃能力。要求每周安排1~2次课,每次课总段落600~800m,每段落距离在30~100m为宜。每次课中,单足跳与跨步跳练习搭配进行。“米跳”的跳跃强度相对较低,要求每一跳的距离达到2.5~3m;练习时注意动作规范,避免受伤。“米跳”训练的主要训练方法如下。
40~100m段落的连续跨步跳:采用单臂或双臂摆动进行向前上方跳跃练习,前腿充分折叠屈膝前摆、送髋,落地时大腿积极下压全脚掌扒地,左右脚交替进行。跨跳时要有明显腾空,距离40~100m,教练员可根据练习者的能力在这个区间内适量调整。
40~80m段落的连续单足跳:单足跳技术是掌握三级跳远技术的重要环节,练习时单脚连续蹬地,摆动腿的大小腿充分折叠前摆,上体前倾,重心偏向支撑腿一侧并完成空中交替换腿动作,落地时全脚掌着地缓冲后扒地,并利用摆腿或摆臂发力带动身体向前。跳跃距离40~80m,此练习在不同阶段中的要求不同,在技术初级阶段控制练习组数,确保技术的完成度、要求质量;在技术成熟阶段的后期通过增加练习组数或“30m段落的计时单足跳”进行强化训练。
40~100m段落的连续“单足跳—跨步跳—跨步跳”组合:采用单臂或双臂摆动做向前进行“1次单足跳接2次跨步跳”为1个循环的组合练习,跳跃距离40~100m。
40~100m段落的连续“单足跳—单足跳—跨步跳”组合:采用单臂或双臂摆动做向前进行“2次单足跳接1次跨步跳”为一个循环的组合练习,跳跃距离40~100m。
40~100m段落的连续“单足跳—跨步跳—单足跳—跨步跳”组合:在熟练掌握单足跳和跨步跳技术的基础上,交替进行“单足跳—跨步跳”的技术衔接组合练习,旨在进一步熟练不同跳的技术衔接,培养运动员跳的能力和节奏,跳跃距离40~100m。
2.不同距离的单足跳、跨步跳和组合跳跃练习。采用不同的跳跃形式高质量完成规定跳跃次数的跳的练习(1跳为1级),主要强调跳的训练强度,笔者将此训练方法统称为“级跳”,适用于比赛期和准备期的第二阶段。此阶段训练旨在通过跳的不同形式和不同组合练习提高练习者“跳的衔接技术”,发展跳的能力。要求每周安排1次课,每次课在40~80级为宜;级跳强度要求每级在3.5~4.5m区间,助跑5级单足跳是强化三级跳远专项力量的重要手段,均采用中短程助跑,一是为了贴近专项特点,二是为了在强调动作规范的同时提高训练强度。“级跳”训练的主要训练方法如下。
助跑5級跨步跳:4~6步助跑后,向前进行连续5次跨步跳。
助跑10级跨步跳:4~6步助跑后,向前进行连续的10次跨步跳。
助跑5级单足跳:4~6步助跑后,向前进行连续的5次单足跳。
助跑“单足跳—跨步跳—跨步跳—跨步跳—腾空落地”组合:4~6步助跑后,向前进行“1次单足跳接3次跨步跳后腾空落地”的组合。
助跑“单足跳—跨步跳—跨步跳”循环组合:4~6步助跑后,向前进行“1次单足跳接连续2次跨步跳”的练习,完成2个循环。
助跑“单足跳—单足跳—腾空落地”组合:4~6步助跑后,向前进行连续的“2次单足跳后腾空落地”练习。
助跑“单足跳—单足跳—跨步跳—腾空落地”组合:4~6步助跑后,向前进行连续的“2次单足跳接1次跨步跳后腾空落地”练习。
助跑“跨步跳—跨步跳—跨步跳—腾空落地”组合:4~6步助跑后,向前进行连续的“3次跨步跳后腾空落地”练习。
四、发展全身综合力量,重点强化股后肌群力量
1.小力量训练与综合大力量训练。每周安排2次力量训练,每周三进行1次小力量训练,每周五进行1次综合大力量训练。小力量训练遵循“轻负重、多次数”的原则,通过多次单一重复练习提高肌肉的力量耐力。如,持5kg哑铃进行扩胸、“飞鸟”、三级跳远摆臂练习各做3组,10~15次/组;负重20kg杠铃弓步走做3组,50m/组;负重30kg杠铃进行3组原地半蹲跳,10次/组;沙袋背心负重跳箱练习。
综合大力量训练主要采用杠铃的卧推、高翻、半蹲和全蹲,壶铃的半蹲跳、核心力量等练习组合穿插,通过8~10种练习手段形成大循环,共进行3~5组。为防止运动损伤和肌肉过度疲劳,需严格控制大力量训练的负荷强度,其中负重20~30kg杠铃连续做卧推和高翻练习时,建议6~8次/组,做4~6组,要求动作连贯;最大力量的70%~100%负重全蹲练习6~10次/组,或进行90%~100%负重全蹲1~3次/组,共做3~4组,要求练习时动作有爆发力;负重半蹲练习6次/组,建议做4~6组,采用“轻—重—轻”交替负重形式,保持一定节律。
每次力量练习结束后安排5次30m加速跑、连续跳栏架练习等;利用高台负重或者阻力对抗练习强化核心力量,练习手段有高台仰卧起坐、高台仰卧举腿和高台俯卧背翘等(图1-1~图1-3)。20次/组,建议进行3组。
2.后肌群力量的强化训练。常规的力量训练方法可提高大腿前侧肌群的力量水平,但大腿后群肌群的力量训练往往被忽视,导致前后肌群肌力失调,影响运动员速度能力的提升。因此,笔者着重强化后肌群力量训练,每周训练2次,20~30min/次,交替选择2~3种手段穿插在主要练习内容之后进行。后肌群力量的强化训练方法如下。
阻力直腿后摆:练习者双手扶欄架、单脚支撑,摆动腿踝关节套上弹力带,做直腿后摆练习。要求后摆速度快、幅度大,连续摆动。练习15次/组,每次做3~4组(图2)。
后伸膝绕栏:练习者双手扶高台、单腿支撑,躯干抬起,摆动腿后伸,直腿做左、右、上、下抬腿绕栏练习。练习15次/组,每次做3~4组(图3)。
抗阻力收小腿:练习者俯卧于垫上,同伴双手按扶练习者脚踝,练习者收小腿对抗同伴的作用力,持续对抗3~5s后放松,使练习者股后肌群持续处于最大用力状态。练习10次/组,每次做3~4组(图4)。
阻力拉收:练习者俯卧于垫上,双脚踝关节处套弹力带,同伴辅助固定弹力带另一端,练习者发力快速折叠小腿,要求折叠时脚后跟尽可能碰触臀部。练习20次/组,每次做3~4组(图5)。
单脚支撑阻力“鞭打”:练习者双手扶栏架,单脚支撑,摆动腿踝关节套上弹力带,同伴立于其正前方固定弹力带另一端,练习者快速做屈膝抬腿、伸膝“鞭打”练习。练习15次/组,每次做3~4组(图6)。
参考文献:
[1]王卫星、廖小军.核心力量训练的作用及方法[J].中国体育教练员,2008(2):12-15.
[2]袁从万,方艳.三级跳远初学者核心力量的实验训练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13,32(8):712-714.
[3]王秀清.三级跳远的支撑力量和助跑速度探析[J].山东体育科技,2007,29(2):31-32.
崔高崧.渗透性髋受力下肢力量训练对水平跳跃能力的影响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