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的艺术方式
2021-07-15林庆平
林庆平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对于培养什么样的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这就要求对学生进行“智育”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培养。因为班主任的工作特点和工作内容等,使得其成为了对学生进行“德育”的主要负责人。本文将围绕着班主任在实践管理中融入德育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德育;班主任管理实践
中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智力成长发育的黄金阶段,也是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建立、塑性的关键时期。而班主任对于班级的教育管理方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所以,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班主任要在日常对于班级的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的思想,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一、“德育”的重要性
1、促进学生价值观的建立
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对于学生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中学阶段是对学生启蒙的黄金时期,班主任可以通过对学生教育、鼓励、批评等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世界观。并且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目标,使用正确的方式去达到自己的目标。目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信息爆炸。网络上各种价值取向相互碰撞,令人眼花缭乱。而中学阶段的学生还没有建立起属于自己的价值观,容易被一些网络上的异端邪说所迷惑。
例如:前两年在网络上特别流行的“佛系”生活以及这几年兴起的“内卷”文化,许多学生并没有理解其内在含义,只是基于表面去追求所谓的“佛系”,认为这就是不用努力、不用学习,为自己的懒惰、懈怠找到合适的理由,认为我只是过了一种“佛系”的生活,而没有选择一种“内卷”的生活,这样会使青少年在应该奋斗的时候虚度年华。班主任在发现个别同学的思想出现问题时,就要警觉应对,及时纠正其不正确的思想观念,并且让学生意识到青少年努力奋斗的意义。可以选择召开班会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疏导,及时纠正学生的思想问题,让学生明白人生真正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三观。
2、激励作用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鼓励式教育已经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认可。有时,班主任给予学生的肯定,会改变一个学生的性格,进而会改变学生的一生。纵观历史的长河,激励的作用都不可小觑。在班主任的激励下,学生的潜能和干劲会被完全的释放出来,这对于学生的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班主任可以在教育理念中融入德育思想,通过建立奖惩机制来激励学生的主动创造性。使得学生向着自己的目标去努力,不断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水平。
同时,班主任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对于学生的生活问题、情感需求给予帮助,充分展现教师的人文关怀。其次,教师要善于发现班级中的好人好事,对于做好事的学生给予一定的表彰和奖励,引导学生形成乐于助人、积极友好的思想观念,并且发挥榜样的作用,给班级的其他学生做一个带头作用。这样具有科学性的奖惩机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水平的提升。
3、塑造学生人格
中学阶段是塑造学生人格的关键时期。这期间对于学生人格的塑造将极大程度上影响学生今后的发展。在开展学生管理工作时,班主任要充分贯彻“德育”的思想,对学生进行正面的激励引导,树立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中学阶段的学生的一大特点就是善于模仿,所以班主任的言行举止对于塑造学生的性格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会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二、班主任落实“德育”的措施
1、将“德育”工作落实到实践之中去
开展“德育”教育不能单纯停留在理论层面,而应该落实到实践,通过实践教育来加深学生对于思想道德的深层认识。班主任可以定期开展一些切合实际的、紧绕社会热点的主题班会,在班会上通过多种形式,例如:小品、相聲、诗朗诵等多种形式,来对学生渗透德育。并且,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落实思想道德的培养,比如:给父母洗一次脚、帮父母打扫卫生等等。这都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有助于打造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五好”学生。
2、教师应当以身作则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唐代学者韩愈曾给老师下过一个定义:“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而当代对于老师的要求是“德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人师表,春风化雨”,这就代表了老师在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也要以身作则,成为学生们学习的良好榜样。尤其是中学阶段,学生对于老师有一种天然的崇拜感,所以老师的言行举止对于学生来说都会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甚至可能会改变学生的一生。
所以,班主任以及其他教师都要格外注重自己的言行,以达到对于学生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例如,在学生跑操时,班主任可以跟随在班级的队伍后面,这样既可以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又可以给学生一个激励的作用,在“润物细无声”中实现对于学生的教化作用。
3、家校联合
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除了学校之外,家庭也是对于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场合。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家长扮演了一个很重要的角色。所以,如果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的话,德育效果就会事半功倍。因此,班主任要加强和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及时沟通学生的动态。
如今市面上流动的杂志、报刊、以及网络上的信息鱼龙混杂,容易对学生未成形的价值观形成冲击和颠覆,所以老师和家长要一起关注孩子的动态和思想状态,引导学生抵御那些错误文化的侵袭,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同时,学校可以邀请一些著名的教育学家、心理学家来为学生进行讲座,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帮助家长掌握与孩子沟通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思考、总结
总而言之,中学的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素质文化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培养。通过实践教育、班主任以身作则感染学生、班主任与学生家长加强沟通等方式,在日常管理班级中渗透“德育”的思想。班主任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学生优点的眼睛,对学生进行激励式的教育,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潜能。同时,老师要定期对自己的教育方式进行审视,找到自身教育模式中的缺点加以改正。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参考文献
[1]小专题式教学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运用[J]. 刘志勇.课程教材教学研究(中教研究).2019(Z6).
[2]基于“教师德育能力”的立德树人落实机制——2019年首届教师德育能力研讨会综述[J]. 俞晓婷. 中国德育.2020(02).
[3]“管育并重”模式在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实践应用思考[J]. 李红梅,王超. 中国农村教育. 2019(14).
(广东省韶关市翁源县仙鹤学校 广东 韶关 512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