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型肺癌X线胸片以及CT的诊断效果比较
2021-07-15王海蛟
王海蛟 臧 勇
1.沂南县依汶镇卫生院,山东 沂南 276316;2.沂南县蒲汪镇大王庄卫生院,山东 沂南 276320
中央型肺癌属于临床中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该疾病主要起源于三级支气管内,在早期没有相关明显的症状,以至于患者在出现症状的情况下大多为中晚期,治疗效果低[1]。所以在对该患者进行治疗之前需要实施有效的诊断方式,进一步明确疾病状况,从而为后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保证治疗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因而本次以86例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途径探究中央型肺癌X线胸片以及CT的诊断效果比较,相关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将86例该疾病患者选进研究中,最初的时间在2018年6月,最终的时间在2019年10月,采用随机数表法的方式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一组都有43例。观察组中男性、女性分别有22例、21例;观察组中年龄范围在41-73岁,平均在(57.00±9.50)岁。对照组中男性、女性分别有23例、20例;对照组中年龄范围在42-73岁,平均在(57.50±9.58)岁。两组的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X线胸片诊断,即:诊断过程中选择国产高频500mAX光机,对患者进行正面还有侧面的检查,观察患者的检查情况。
观察组:实施CT诊断,即:诊断过程中指导患者采取仰卧位的躺卧姿势,采用西门子CT机进行扫描,层厚10mm,螺距10mm左右,叮嘱患者不要随意移动和起身,从肺尖到脚底进行扫描,肺门处加做2mm层厚,螺距4mm的薄层进行扫描,重建图像从纵膈窗和肺窗进行观察。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肺门区肿块、综合淋巴结肿大以及支气管腔内肿块。
2 结 果
2.1肺门区肿块、综合淋巴结肿大结果 诊断后,观察组诊断结果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格1。
表1 诊断后两组诊断结果比较(n,%)
2.2支气管腔内肿块检测结果 诊断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格2。
表2 诊断后两组支气管腔内肿块检测结果比较(n,%)
3 讨 论
肺癌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其中中央型肺癌发病率最高发生在肺段以上的支气管黏膜上皮的恶性肿瘤,在患者患病之后会逐渐症状,慢慢阻塞患者的支气管管腔,在后期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2]。由于该疾病早期没有明显特征,大多患者在发现疾病后已经处于中晚期,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早期诊断以及治疗对患者的健康有着直接影响。
在对该疾病患者展开诊断中比较常见的有胸部X线检查和CT检查,其中胸部X线检查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诊断方式,也是肺癌筛选的首要措施,具有费用较低和操作方便的特点[3]。不过在实际诊断的过程中,对于早期该疾病患者X线检查大多没有异常,但是随着肿块增长,肺门部位可以见到突向肺野的肿块影,且边缘较为清晰,如果阻塞起到的情况下会变现为阻塞性肺炎、肺气肿以及肺不张的情况[4]。CT诊断方式与胸部X线检查相比较,能够对密度不同的肺组织进行区分,而且对于病变部位的断面、立体影像也能够有效显示,而且能够显示微小的组织病变,所以诊断准确率与胸部X线诊断相比较更高。在CT检查的过程中,该疾病早期表现为支气管管壁轻度增厚,管腔中有则属以及狭窄,而在中晚期表现主要为支气管管壁增厚,管腔内缘不规则,有明显的阻塞以及狭窄,甚至肺门肿块,且之气管阻塞表现为管腔变细后阻塞,肺门肿块表现为分叶状,质地比较乱,肺门区外源光滑[5]。所以在诊断的时候,对患者使用这种诊断方式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以及时地发现患者是否患有疾病,从而有效展开相关的治疗内容,防止疾病进展。不过在实际诊断的过程中,需要向患者详细讲解相关知识和诊断中需要注意的事项,使得患者能够更加清晰了解相关知识,而且在讲解的时候需要了解患者的文化知识水平,根据不同的水平进行不同方式的讲解,使患者可以对相关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从而积极配合诊断,提高诊断的有效性。本次研究结果中显示,两组中观察组的肺门区肿块、综合淋巴结肿大以及支气管腔内肿块诊断结果要比对照组高(P<0.05),充分证实对该疾病患者诊断中实施CT诊断比胸片X线诊断要好。
综上所述,对该疾病患者诊断中实施CT诊断比胸片X线诊断要好,可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性,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