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动物学》教学课堂思政建设探索
2021-07-14张俊杰李胜忠杨艺时磊
张俊杰 李胜忠 杨艺 时磊
摘要:《普通动物学》有丰富的教学资源,而且课程开设在大学一二年级,可以更好地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组用孟安明院士、郑守仪院士的故事,引导学生树立爱国主义情操;通过大量动物来源的中药材讲解,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利用屠呦呦、威廉·坎贝尔、大村智、刘建康院士及童第周院士等科学家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刻苦钻研精神;通过文昌鱼、里海虎、新疆北鲵、蝙蝠和蝗灾的相关学习,帮助学生树立生态文明观念;通过总书记在梁家河过的“跳蚤关”、破茧成蝶、偕老同穴、鱼类口腔孵化等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些课程思政的开展必将有力促进学生成长为爱国、勤奋、懂科学、懂生活、充满自信的新时代有为青年。
关键词:《普通动物学》课程;课程思政;爱国主义;传统文化;生态文明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73X(2021)04-0044-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高校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的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课程思政有利于教师充分发挥课堂作用,全面落实教书育人的主体责任,有利于教师将学科资源、学术资源转化为育人资源,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2]。
1 《普通动物学》教学内容和课程思政思路
《普通动物学》是研究动物体形态结构和有关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水产养殖、生态环境类等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3]。通过《普通动物学》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类动物的主要特征及各类动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探明动物界发生发展基本规律,培养学生运用动物学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相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各专业课程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普通动物学》一般开设在大学一二年级,正处于大学生活的前期,是他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作为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把动物学相关内容教好,还要对其中的思政元素进行深入探索,挖掘能够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增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培养刻苦钻研精神,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念,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内容,帮助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引导他们树立远大理想。
2 用动物学科学家的故事,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2018年5月2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爱国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扎根人民,奉献国家[4]。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爱国主义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团结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纽带。
在学习动物学发展史时,众多海外留学归国人才带回新思想、新理论和新技术,逐步开展一些动物学基础、前沿及交叉性的研究,例如孟安明院士从美国回到清华大学组建了国内第一家以斑马鱼为模式动物的发育生物学实验室,克隆并阐明了多个新基因在脊椎动物胚胎的胚层和组织器官形成中的功能和作用机理,由此使我国发育生物学达到国际前沿水平[5]。学习原生动物有孔虫时,给学生讲述我国海洋生物學家郑守仪院士的故事,郑守仪院士早期在菲律宾留学,回国后长期从事中国各海域现代有孔虫的分类及生态研究,开创并全面发展了我国有孔虫的研究[6]。
3 通过动物中药材的讲解,增强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7]。中医药是具有悠久历史传统和独特理论及技术方法的医药学体系,承载着我国厚重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对生命的历史认识,是我国在医药学和大健康产业领域重要的软实力[8]。
在学习环节动物时,水蛭干燥全体入药,有破血逐瘀、通经消癓,可治血瘀闭经、癓瘕痞块、跌打损伤等功能;蚯蚓具有解热止痉、平肝熄火、通经活络、平喘利尿等功效,可治发热狂躁、惊痫抽搐、肝阳头痛、中风偏瘫、肺热咳喘、小便不通等。软体动物的杂色鲍、毛蚶、牡蛎及贝类形成的珍珠、乌贼的内骨骼也都是著名的中药材,如珍珠具有安神定惊、清肝明目、解毒生肌的功效,可治疗惊悸怔忡、心烦失眠、惊风癫痫、目赤翳障、口舌生疮等。节肢动物类著名中药材有全蝎、地鳖、蝉蜕等,如全蝎具有祛风止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的功效,可治疗小儿惊风、抽搐痉挛、中风口喎、半身不遂等[9]。两栖类著名的中药材有蟾酥和哈蟆油,蟾酥是蟾蜍耳后腺及表皮腺体的分泌物,具有解毒、消肿、止痛、辟秽等功效,它和牛黄、珍珠、明雄黄、麝香、冰片等6味药配制而成的六神丸,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功效,常用于咽喉肿痛、扁桃体炎、口舌糜烂、牙周围炎及痈疽疮疖、无名肿痛等症的治疗[9, 10]。哈蟆油是林蛙输卵管的干制品,具有补肾益精、养阴润肺之功效,可用于阴虚体弱、神疲乏力、心悸失眠、盗汗不止、痨嗽咳血的治疗[11]。爬行动物类的中药材有鳖甲、龟甲、壁虎、蛤蚧和蛇蜕等,其中鳖甲具有滋阴潜阳、软坚散结、退热除蒸的功效,常用于阴虚发热、劳热骨蒸、虚风内动、经闭等症[12]。在学习鸟类消化系统时,家鸡砂囊内壁(鸡内金)具有健胃消食、涩精止遗、消癓化石的功效,可用于消化不良、饮食积滞、呕吐反胃、泄泻下痢、小儿疳积、胆结石等的治疗[9]。
4 用动物学相关科学家故事,培养学生刻苦钻研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贵在勤奋、贵在钻研、贵在有恒;既要惜时如金、孜孜不倦,下一番心无旁骛、静谧自怡的功夫,又要突出主干、择其精要,努力做到又博又专、愈博愈专[13]。对学生开展知识教育,就是要引导学生静心学习、刻苦钻研、加强磨炼,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14]。
学习原生动物间日疟原虫引起的疟疾时,给学生讲解屠呦呦在多次失败后参考《肘后备急方》,最终用乙醚来从青蒿中提炼出具有抗疟功效的青蒿素[15]。为了治疗动物线虫引起的盘尾丝虫病和淋巴丝虫病,日本微生物学家大村智分离出了50株具抗虫活性的链霉菌新菌株,爱尔兰寄生虫学家威廉·坎贝尔证明了其中1个菌株对这些寄生虫非常有效,并分离出阿维菌素,能有效治疗河盲症和淋巴丝虫病,2015年威廉·坎贝尔、大村智和屠呦呦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学习鱼类黄鳝性逆转现象时,可向学生讲解刘建康院士的故事,1944年刘建康院士通过调查研究发现“鳝鱼卵刚孵出时全是雌性,长大后逐渐变成雄性”,被国际生物学界评论为“打开了一个新颖研究领域之门”[16]。学习两栖类动物时,可向学生讲述中国著名生物学家童第周的故事,他在留学时经历反复失败,最终把蛙卵外膜剥掉,归国后对细胞核和细胞质关系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开创了中国“克隆”技术之先河[17]。
5 通过动物学教学,帮助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念
党的十九大提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18]。
学习蜜蜂采蜜传粉、七星瓢虫吃食蚜虫、食蚊鱼消灭蚊子、啄木鸟啄虫医树等知识,可增加学生对生态系统和生物防治的深入理解,通过原产于南美洲的雀鳝的事例,向学生强调生物入侵的危害。通过学习同安湾文昌鱼资源量与集美海堤之间的关系,可加强学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19]。通过了解里海虎100年前在新疆的灭绝,通过中华鲟、扬子鳄、新疆北鲵和四爪陆龟等频危动物,帮助学生了解人类大肆开发自然资源的活动对野生动物的危害。虽然尚未完全证实蝙蝠就是冠状病毒源头,但已知蝙蝠体内确实存在高度相似的病毒序列[20],通过学习相关知识,可引导学生思考是否因为人类活动惊扰了蝙蝠,导致病毒传入人类?学习昆虫飞蝗时,帮助学生了解现在正发生于东非和南亚的蝗灾,分析蝗灾发生的原因,从而思考地球生态系统的统一性。
6 通过动物学教学,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014年5月4日,习近平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指出,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学习昆虫人蚤时,联系到习近平在文章《我是黄土地的儿子》里面讲到的“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思想关”等“四大关”,其中跳蚤让习近平等知青身上起的肿包又红又大,但正是在梁家河的7年时间,是他们从少年到青年成长、确立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为习近平人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系好了“人生第一粒扣子”[21, 22]。学习蝴蝶、家蚕的变态时,联系到成语“破茧成蝶”,帮助学生认识到只有经过痛苦挣扎和不懈努力,才能走出困境、重获新生。通过学习偕老同穴、成双成对的鸳鸯以及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通过罗非鱼在母体口腔内孵化和培育,保护卵子和幼鱼,可引导学生感受到母爱的伟大,要珍爱生命,尊敬父母。学习扁形动物猪带绦虫和线虫动物蛔虫的生活史,可引导学生养成良好卫生习惯,树立健康生活观念。
7 结语
如果高校教师能够在更多的大学课程中挖掘到更多的思政元素,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课程教学有机地结合,一定可以把大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担当、有作为的新时代青年。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
参考文献:
[1] 程 佩,沈秋莲,胡素敏.中国医学史课程思政建设的优势与路径研究[J].中医教育,2020(1):44-47.
[2] 虞丽娟. 用好课堂教学主渠道 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体系[J]. 上海教育,2017(3):6- 7.
[3] 溫安祥,解 萌,朱广香,等.农业院校动物学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11):265-267.
[4] 高 明.扣好人生的扣子——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J].新闻传播,2014(6):267.
[5] 周襄楠.在小小斑马鱼里探索乾坤世界——记新当选的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孟安明[J].国际人才交流,2008(8):33-35.
[6] 诺 亚.开创中国各海域现代有孔虫分类及研究的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 海洋原生动物学家郑守仪[J].湖北农业科学,2014(24):5896.
[7] 陈红梅.新时代的红色文化担当[N].江西日报,2018-01-15(B03).
[8] 孙德君.浅议中医药商业秘密的保护问题[J].商业文化.2019,(19):64-71.
[9] 国家中药学管理局《中华本草》编委会. 中华本草:精选本[M].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
[10] 吴雅薇. 六神丸仙人传药解痈肿[J]. 食品与药品, 2006, 8(5B): 33.
[11] 曹 玲,李艳梅.简述哈蟆油的药理研究进展[J].黑龙江医药,2002(5):384.
[12] 刘 强,喻 毅,吕志平.鳖甲的提取工艺研究[J].中成药,2005(11):1342-1343.
[13] 黄瑞雄,黄 杰.新时代习近平关于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思想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8(2):7-11.
[14] 彭希林,刘 峰.习近平关于青年成才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9(3):1-4.
[15] 段伟文.青蒿本异草 呦呦闻鹿鸣——青蒿素发现的方法论[J].科技导报,2015(20):96-97.
[16] 刘建康. 鳝鱼的始原雌雄同体现象[J]. 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丛刊,1944(15):1-8.
[17] 郑瑞珍.童第周的科学人生[J].中国细胞生物学学报,2019(4):774-784.
[18] 郑 冕.从行政生态到生态行政——未来政府环境治理的创新选择[J].大庆社会科学,2018(1):72-75.
[19] 方永强.文昌鱼生态习性及其资源的保护[J].动物学杂志,1987(2):41-45.
[20] 宫 婷,张英海.蝙蝠在冠状病毒传播中的作用[J].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17(4):68-73.
[21] 习近平.我是黄土地的儿子[J].政策,2018(2):38-39.
[22] 中央党校.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M]. 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