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背景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探索

2021-07-14汤乐梅成组秀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13期
关键词:养成优秀传统文化行为习惯

汤乐梅 成组秀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在幼儿园开展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仅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还能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运用信息技术营造人文环境,促进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依托信息技术进行社会实践,促进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巧用信息技术创新经典故事,促进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聚焦网络平台开发蒙学经典,促进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关键词:信息技术  优秀传统文化  养成  行为习惯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秉承“一日活动皆课程”理念,我园把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和美德等核心精髓融入幼儿园教育中,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出生动、形象、易于为幼儿理解和接受的音像资料,在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培养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运用信息技术营造人文环境,促进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我园充分利用园所空间、设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融入到幼儿一日生活的点点滴滴,让幼儿潜移默化地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感染。

比如,幼儿入园和离园期间坚持行鞠躬礼和离园礼,养成尊重师长的行为习惯;通过室内外音频系统播放中华传统题材的音乐、故事、节气小常识等,让孩子从听觉上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区域活动中,在阅读区投放优秀的传统故事的图书、音频、视频等,幼儿通过一体机自主翻阅、收听、观看;表演区投放服饰、脸谱、戏曲音乐等,家长、教师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帮助幼儿了解戏剧、脸谱等传统文化知识,鼓励幼儿在表演区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表演。鼓励孩子和家长通过网络搜集二十四孝故事内容及其动画,在门厅入口的玻璃门上用孩子们收集、票选出来的二十四孝故事的剪纸进行装饰,供孩子们进出门厅时观察、讲述二十四孝故事,在心里播种“百善孝为先”的种子;老师和家长支持孩子利用网络搜索与凤阳花鼓、凤画有关的故事和图片,再通过实物材料让幼儿观察、操作、体验,真正了解凤阳本土特色的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孩子爱家乡的情感;各班老师和家长、孩子一起搜集成语故事、名人典故、地方美食、传统服饰等具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色的图片、视频、音频,并在群里分享,搜集内容容量大的上传到云盘供家长自由下载,并选取一些有代表性的图片,悬挂于各楼层走廊与门厅……

通过信息技术促进大环境的创设,为孩子营造一个温暖、有爱的人文环境,让孩子在耳濡目染中萌发担当意识、崇德向善、孝老爱亲、爱国情怀等情感,促进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依托信息技术开展社会实践,促进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幼儿园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生活和学习的空间”。为做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我园教师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探索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方法,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为了迎接凤阳国际马拉松,园内开展了“徒步中都城 童心助凤马”社会实践活动。在徒步活动开始前,让孩子和家长利用网络了解与“凤马”有关的小知识以及马拉松比赛精神;支持孩子用触屏一体机给同伴分享收集的内容,为徒步活动做经验铺垫。在徒步过程中,没有一个孩子喊累,没有一个孩子掉队,他们坚忍不拔、团结合作、乐于分享的良好品质让陪同的老师和家长及志愿者感动到落泪。在重阳节的时候,我园组织大班幼儿到敬老院进行了慰问活动,为敬老院的老人们带去慰问品和精彩的节目。家长和老师录制了中小班孩子对老人们的祝福视频,由大班的哥哥姐姐带到现场播放给老人观看……通过实际行动在孩子幼小的心田种下了尊老、敬老、爱老的种子,从而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孝老爱亲的优良传统……每一次活动结束,我们都会通过班级微信群、微信公众号、一体机等现代教育装备把活动的图片和视频反馈给家长和孩子,一起分享一起总结。

三、巧用信息技术创新经典故事,促进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中华经典故事源远流长,蕴含着丰富的做人道理,有着积极的教育意义。我园教师巧用信息技术手段结合当前孩子的生活实际对此类经典故事进行创新,用音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孩子。这种直观的形式幼儿更加喜欢,他們被精彩的故事情节、生动的语言对话、形象的故事主人公所吸引,很多幼儿听完故事或者看完动画故事后,还会加以动作表演、创编故事内容。

为了给孩子展示的平台,我园每年开展“讲述中华经典故事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中大班讲故事活动。家长和孩子一起积极准备,通过网络资源库优选传统文化经典故事,或独立表演或团队合作或亲子表演……在持续性的讲故事活动中,园内还把孩子们喜欢的故事录制下来分享给家长及帮扶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传播推广。

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创新经典故事,幼儿从中习得很多做人的道理和良好的行为品质:《孔融让梨》《学习雷锋好榜样》《木兰从军》《司马光砸缸》等,促进幼儿养成分享谦让、乐于助人、孝顺父母等良好品质,有效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四、聚焦网络平台开发蒙学经典,促进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磨难而不衰,其重要一点是,源于由蒙学而产生的民族向心力和人文精神。古人很早就认识到早期教育对一个人一生的决定性作用,故特别注重儿童少年期的早期教育。孔子说:“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蒙学经典中蕴含的哲理的故事能带给孩子不一样的启发,为此我园聚焦网络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蒙学经典,促进幼儿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园内微信公众号先后发布了《弟子规》《三字经》《二十四节气》《节日教育》等推文。直观形象的动画、简洁明确的问题设置等,把蒙学经典呈现给孩子,促进孩子在生活中用行动去践行,帮助幼儿理解中华传统美德精髓。教师通过班级微信群与幼儿、家长形成互动,创造条件帮助孩子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将蒙学经典道理内化为良好的行为习惯。《弟子规》中,黄香温席的动画所诠释的“冬则温,夏则凊”,教育幼儿要懂得孝顺父母;又如“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鼓励幼儿早晚刷牙,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通过“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使幼儿明白玩别人的玩具要征得小伙伴同意,不能自己拿来就玩,玩过之后还要及时归还;“对饮食,勿拣择”内容的学习,家长反馈说孩子不挑食了……

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作为一名幼儿教师,我们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以《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为指导、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依据,立足于中华风俗礼仪(包括节日、节气、风俗、民俗、礼仪等)、传统艺术、民间游戏和运动、传统语言和文学等,根据孩子的生活实际,遴选适合幼儿年龄特点、易于理解、直观形象的内容,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通过园、家联动进行。营造幼儿园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最优化环境,让幼儿受到优秀传统文化浸润的同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猜你喜欢

养成优秀传统文化行为习惯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探析
浅谈舞蹈演员良好个人修养的养成
分析素描训练与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养成
小学生养成教育之我见
航母舰员安全意识养成探索与实践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