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探究

2021-07-14范佳嘉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教学对策群文阅读文言文

范佳嘉

摘要:语文课程中蕴含了我国祖先流传千年的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文学成果的缩影,更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的课程。文言文作为古人语言交际的一种形式,因其独有的魅力在语文课程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在考试中同样占据了一定分值。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技巧,也可以适当引入其他内容,采取“群文阅读”的方式,这不但是应试教育下的要求,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本文立足初中文言文,对群文阅读教学的开展进行了探究,希望可促进现代教学。

关键词:初中;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8-0061

引言:初中是学生接触文言文的初始阶段,该文体内容的学习主要是以课内为主、课外为辅,在小学和高中之间,起到了衔接和过渡的作用。在初中阶段融入文言文内容,可深刻体现中国古典文化的特点,并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技巧。所以,对“群文阅读”议题进行选择时,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立足实际教学,而非盲目拔高,应该让学生的思维有更加广阔的空间,使其学习可以更广、更深。

一、初中文言文群文阅读的意义

1.有助于增加阅读量

按照现行新课标要求,教师需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并对现有阅读方式进行完善,让学生掌握精读、略读的技巧,并对朗读与默讀加以重视。传统阅读教学模式下,很多教师对字词精读更为注重,会让学生尝试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立足新课标,这种方式显然是无法达到要求的。但群文阅读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在同样的课时中学到多篇文章,一定程度上填补了阅读量不足的空白,学生的阅读量得以丰富。

2.有助于激发阅读性

传统语文阅读的教学过程中,一篇文章通常要教师运用一个课时的时间来完成讲授,尽管教师也在尝试和学生互动,不过其还是难以积极主动地投入进去,大多数是被动听讲的状态,所以积极性较低。通过群文阅读教学模式,学生可以自行选择有兴趣的议题,让教学变得更加积极,逐渐激发阅读的兴趣。

3.有助于提升阅读力

阅读通常分为单篇阅读、多篇阅读与整本阅读三种形式。在传统教学模式下,阅读教学一般会选用单篇阅读的方式,由教师给学生进行详细讲解与解读。学生长期处于被动阅读的状态,加之学生的阅读量有限,所以很多阅读方式并不会遇到。群文阅读让学生阅读的速度有所提升,并且对此进行了有效引导,进而让学生可以应对不同类型、不同主题的文章。此举可以让学生形成终身阅读的习惯,并且不断提高其阅读水平与阅读能力。

二、初中文言文群文阅读教学对策

1.课内外衔接的主题

对于初中生来说,文言文是其刚刚接触的一种新的文体,与自己的生活相距甚远。作为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充分挖掘,并且利用课外群文阅读的方式,加深学生的理解。群文阅读不但能够让学生的文言文知识结构更加完整,而且也可以让其阅读能力得到提升。这方面教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引导作用,让更多学生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提高阅读质量。课上采用的群文阅读方式,有助于学生完善自身的阅读方式,并将其应用于实践,以此提升学生阅读能力。

例如,在讲解《关雎》一文时,教师可以给学生讲述和《诗经》有关的内容,使其掌握“风雅颂”和“赋比兴”的相关知识,进而可以更高效的对其写作手法与艺术特色进行把控。《关雎》中最典型的特色就是诗歌开头应用到了比兴的手法,由此点出主题,全诗中重章叠句的形式是主要内容,使得文章体现出了一种音乐美。在讲解了基本内容之后,教师也可以将《蒹葭》和《关雎》放在一起,让学生比较两首诗的情感和艺术特色。这两首是《诗经》当中爱情诗的代表,经过比较,学生对于《诗经》的了解也会更加深入,并领略到诗歌总集的魅力。

2.作者生平的主题

文言文阅读指导课的课型多种多样:如读物推荐课、阅读方法指导课阅读欣赏课、阅读汇报课、读写迁移课、读书笔记指导课、语言积累课等。例如,教师给学生讲解《望岳》的相关内容时,为了学生可以对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因此介绍作者的时候,会将作者的生活背景融入其中:作者二十五岁时游历齐赵故地,当下他的胸襟无比宽阔,并且极其洒脱。笔者认为,教师讲解“朗读—分析句意—领会思想感情—写作手法”的写作顺序时,可以加入与作者相似的文章。类文有的是与作者同一阶段的《赠李白》,他们的相似之处就是均怀有一腔热血,有着远大的抱负。还有的是和作者不是同一阶段的《望岳》,在作者四十岁之际,国家正处于兵荒马乱之中。五十八岁时的《望岳》,仕途无望,纵有老骥伏枥的壮心,也一切都晚了,何其痛苦!也有的是思想情感类似的作品。

3.相同作者的主题

群文阅读模式的运用也可以提炼出多种方式,如多文本阅读、分类阅读等不同的方式,在不同教学方法地应用下,学生进行文言文阅读的效率会得到提升,而且文言文阅读教学模式也会显得更加丰富。例如,教师给学生讲解《小石潭记》的相关内容时,可以给学生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和历史背景讲述。该诗是作者被贬之后,为表达自己的估计悲凉之情而作。另外,教师此时就可以将《钴鉧潭小丘西记》与此进行对比,对两个文章中的共性内容进行探究。这两首诗歌都是柳宗元所作,均列于“永州八记”中。在比较之下,学生对于柳宗元融情于景的写作手法更加熟悉,并且体会也会更加深刻,从中我们也可以感受到作者被贬之后的抑郁之情。

结束语:群文阅读因其独有的特点被挖掘,并且应用于教学之中,更是得到了一众师生的青睐。群文阅读模式从很大程度上让语文课堂的阅读效率得到了转变,与此同时也让教师迎来了更多的挑战。群文教师要求教师有足够的知识储备,并且兼具一定的文化底蕴。群文阅读不仅丰富学生阅读量,也能够促进教师语文素养的提升。所以,笔者认为,广大教师在备课阶段就需要进行多文本备课,设计合理的问题,让学生可以主动思考。相信通过教师的不断努力,加之群文阅读模式的优势,教师的专业素养一定能够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国惊,谢建萍.从“拓展”走向“完善”———关于群文阅读“话题式组文”的思考[J].教育科学论坛. 2015(10).

[2]柏亚群.初中语文群文阅读教学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 2017:14-15.

[3]于泽元,王雁玲,黄利梅.群文阅读:从形式变化到理念变革[J].中国教育学刊. 2013(6):64.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第一中学马群分校 210000)

猜你喜欢

教学对策群文阅读文言文
文言文阅读专练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会背与会默写
文言文阅读练习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享受群文阅读 提升语文素养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生物工程教学团队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中学化学课堂有效性分析与对策
浅议群文阅读下的“读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