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2021-07-14王卫金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8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法初中物理应用

王卫金

摘要:物理课非常地贴近人们的实际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强烈欲望。在初中物理教材中,几乎每一个物理知识点的讲解都会涉及物理实验,也就是说实验占据物理教学课程中一半以上的教学内容,可见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实验是检验真理的重要途径,实验教学法是可以让学生更直观、有效地接触物理原理,感受物理奥秘的方法,本文就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做出一些探究,为教学活动提供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实验教学法;初中物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8-0038

物理属于一门自然学科,物理知识不光是一些单纯的理论知识,同时也包含了许多的实验内容,因此实验教学活动在初中物理教学活动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对于学生物理学习活动的开展是十分重要的。随着教学体系对于物理教学实效的逐渐重视,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被运用到物理教学活动当中,旨在推动物理教学实效的提升,开创新的物理教学格局。实验教学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的,可以说,实验教学法对于初中物理教学来说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学活动应加强对这一教学方法的重视,实现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科学验证,相辅相成

理论知识需要实验来进行相应的验证和检验,同时实验也需要以理论知识为基础和依托,这就体现出理论知识和实验活动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明白两者之间的相辅相成关系,在初中物理八年级《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一课当中,教师可以创新教学形式,给所有学生一个来到讲台进行科学验证的机会,在一旁指导学生自主开展实验。学生可以切实地观察到,纵然都是用凸透镜,结果成像的效果是不同的。透过凸透镜近距离观察物体,得到的是放大的且是正立的像;反之,远距离得到的是缩小的且是倒立的像。这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同学们,凸透镜的成像原理与什么有关呢?”。之后,教师带着结合书本,联系物理理论知识,通过多次实验记录得出结论:因为观察物体的距离不同,当物距小于1倍焦距时,则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则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学生可以通过反复操作实验,然后记录找出其蕴含的规律,实现实验的验证作用。

二、趣味教学,实验求知

物理本来就是一个有趣的学科,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都可以通过一般的实验加以验证,并且体现物理实验的趣味性。学生通过实验可以锻炼他们动手操作的能力、发散思维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将问题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对问题进行探究的过程当中实现对物理学习兴趣的提升。

例如,針对初中物理八年级《摩擦力》一课,在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以首先让学生观察,在一个玻璃杯中放入一定量的大米,然后插入一根筷子,教师对学生进行提问:“怎样操作,可以用筷子将玻璃杯提起来?”。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都觉得似乎不太容易实现,这个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主实验来探索相关的方法,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可行。关于实验的作用,伽利略的故事就为我们做了很好的解答:古希腊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提出物体下降的快慢是由其本身的重量决定的,物体越重其下落的速度越快。这个结论一直没有人对其提出过怀疑,直到物理学家伽利略通过实验证实得出:物体下落的速度与其本身的重量没有关系。这就是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伽利略通过实验得出了科学的结论。可以想象,如果没有实验来辅佐理论,只是凭空想象得出的理论是很容易误导人们的。

三、实验内容生活化,贴近实际

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多现象都与物理有关,这就启示我们可以借助身边的生活案例,实现实验教学活动的创新。例如在讲解“热胀冷缩”原理时,如果教师给每个学生一个乒乓球,然后让学生想办法把它捏瘪,再提问,现在采用什么样的方法可以让它重新地鼓起来?一些学生因为生活经验丰富的原因,提出将球放入热水里,物体受热会膨胀,乒乓球就会再鼓起了。这时,教师带着学生一起开展实验,经过实践操作之后,乒乓球果然鼓了起来,其他学生看到这一过程之后,便会对相关的知识形成更为丰富的认识。还有,做压强实验的时候,用一只手握住一枚鸡蛋,无论怎么用力都很难将鸡蛋捏碎,这是因为鸡蛋表面受力比较均匀,压强较小;但是如果一只手同时握住两枚鸡蛋,由于鸡蛋之间接触的面积较小,受到的压强较大,则很容易把它捏碎。上述一些现象都是我们生活常见的,只要运用科学的教学策略,就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

四、借助新手段,创新教学模式

初中年龄较小,知识储备不足,难免导致在学习能力上存在不足。在教学活动当中,学生对于书本上的理论在学习方面没有太多的难度,但是一些微观知识的学习却存在薄弱环节,学生感觉抽象的微观物理知识觉得像是天书一般。现代教学活动受到信息技术的冲击,使得教学活动必须要对信息技术的融入加以重视,改革教学工作的模式和观念,以新事物、新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升教学实效。信息技术下的物理实验教学活动不能再将信息技术简单地视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而应该转变观念将信息技术视为教学活动的必备品,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信息技术条件下的物理实验教学要求。

教师可以尝试在网络教师中创建模拟实验室,借此丰富实验教学手段。受限于现实物理教学条件的影响,教师在实验教学当中的教学实效难免要受到影响,在模拟实验环境当中,模拟实验室不受现实物质条件的限制,这就可以实现更为良好的实验教学效果。在这一过程当中,就实现了借助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模式和样态的效果。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网络手段,结合网络条件为学生提供在线模拟实验教学,模拟实验教学过程将实验动作加以分解,可以从多角度让学生感受实验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物理原理。

结语: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对于学生物理综合素质的培养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师应当对实验教学法加以关注,寻找科学的教学策略。今后的初中物理教学当中,教师要善于运用实验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对物理知识形成更为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实现实验能力的提升,提高物理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宋晓萍.物理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家长,2020(33):101—103.

[2]姚余勇.实验教学法在初中物理中的作用[J].当代家庭教育, 2020(15):104.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洛阳初级中学 213104 )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法初中物理应用
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教学法的运用
以“氯气的性质”例说元素化学的“实验化教学”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
新课标下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