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财经资讯

2021-07-14

山西财税 2021年5期
关键词:北方地区大同市财政资金

1 财政部:将从四方面抓好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实施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建立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并扩大范围,将2.8万亿元中央财政资金纳入直达机制、规模明显大于去年。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21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下一步,财政部门将从四方面着力,进一步落实好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真正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让资金更好发挥作用。一是加快资金下达落实。根据有关工作进展情况和地方对于资金的实际需求,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测算审核,尽快将剩余资金下达到位。同时,督促地方加快资金分解细化进度,及时履行备案程序,尽早将资金下达到使用单位,尽快形成实际支出。二是严格直达资金监管。财政部将与审计署、人民银行以及有关主管部门密切配合,加强信息共享与沟通,动态跟踪直达资金的分配、拨付和使用情况,及时发现、纠正问题,建立健全重大问题通报约谈制度,严肃追究违法违规人员责任,切实做到发现一起、彻查一起、问责一起,确保直达资金规范安全高效使用。三是强化资金监测调度。财政部将继续加强库款运行监测分析,坚持直达资金单独调拨的有效做法。同时,硬化预算执行约束,加强绩效管理,健全直达资金监控体系,优化监控预警机制。四是加强对地方督促指导。督促省级财政部门继续当好“过路财神”,加大财力下沉基层力度,引导地方在中央直达资金基础上因地制宜扩大当地直达资金的范围和规模。同时,密切跟踪直达机制实施进展,结合地方反映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完善有关管理措施。

2 大同市成功入选2021年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

近日,财政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能源局联合组织开展了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竞争性评审工作,经过答辩评审、激烈竞争,大同市成功入选2021年大气污染防治资金支持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试点城市。

今年以来,大同市财政局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有关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碳达峰、碳中和的决策部署,瞄准能源革命尖兵的战略定位,积极申报冬季清洁取暖项目,为保障京津冀、冬奥会空气质量提供坚实的财政支撑。大同市财政局主动对接财政部、省财政厅,牵头编制了《大同市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项目实施方案》。4月17日,由市财政、环保、住建、能源等部门组成的答辩小组参加了“2021年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项目竞争性评审”会议,经专家评审,大同市成功获得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项目的申报资格。下一步,大同市将以成功入选2021年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城市为契机,扎实推进清洁取暖各项任务落地落实,全力打造清洁取暖样板城市。

3 晋中财政继续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补助标准

为切实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巩固社会救助兜底保障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晋中市继续提高城乡低保和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基本生活标准。截至目前,全市共下达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31856万元,其中中央25733万元,省级4256万元,市级1867万元,确保提标补助政策有效落实。

一、继续提高城乡低保居民最低生活标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2020年的605元/人/月提高至630元/人/月,月人均提高25元;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由2020年的4975元/人/年提高至5335元/人/年,年人均提高360元。

二、继续提高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基本生活标准。城市特困人员由2020年的9728元/人/年提高至9902元/人/年,年人均提高174元;农村特困人员由2020年的6528元/人/年提高至6957元/人/年,年人均提高429元。

三、全链条监管,保证资金落实到位。2021年继续将困难群众救助补助资金纳入直达资金监控系统,并将发放明细表上传至监控系统,强化资金从源头到资金使用末端的全过程、全链条、全方位监管,确保资金直达基层,直接惠企利民,提高财政资金的有效性和精准性。

4 阳泉财政多举措积极完善直达资金监控机制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好常态化财政资金直达机制要求,全面深入做好直达资金预算执行情况的经验总结工作,强化全市直达资金监督管理,阳泉财政在全市建立起直达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定期报告机制,并要求各县(区):

一是按照直达资金管理相关要求,强化直达资金监控工作,找出影响支出进度的痛点、堵点、难点,加快资金支出进度,尽快显现使用效益;

二是及时反馈和掌握直达资金支出使用情况,深刻吸取教训、总结经验,进一步健全常态化监控机制;

三是紧紧抓住数据导入和预警信息处理两个关键环节,持续用心用力,实现直达资金监控管理不断取得新成效。

5 沁水财政多措并举全力兜牢“三保”底线

一、切实提高政治站位,发挥财政职能作用。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以“财随政走”“政令财行”,为主线,聚焦经济转型和民生改善的重大举措,重点抓好财政“三保”任务落实,全力以赴保障“三保”支出。

二、实行“零基预算”,保障财政平稳运行。一是按照“零基预算”原则,项目预算要根据新一年度政策依据、工作计划、实施进度及绩效考评情况审核安排,上年安排基数不再作为审核依据。二是通过改革预算编审方式,部门单位申报预算水平大幅提高,资金需求测算更加精准,前瞻性、科学性有效增强,单位深化改革重点项目资金得到保障。

三、落实监控机制,防范财政运行风险。财政部门对地方财政收入、“三保”支出保障等情况进行预研预判,并继续与纪检监察、审计联合开展民生领域资金动态监控工作,确保民生补助补贴按时发放、民生事业有序发展、民生工程建设进展顺利;结合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改革进程,建立财、银及各部门单位的资金运行全流程监控系统,做到每笔民生资金轨迹清晰,去向可查,确保“三保”政策真正落地生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四、优化资金配置,全力支持改善民生。一是积极争取转移支付,申请上级资金支持。二是大力压减一般性支出,既要当好“铁公鸡”,不该花的钱“一毛不拔”,又要打好“铁算盘”,该花的钱花在“刀刃”上。

6 浑源财政五项措施持续深化财政管理改革

一是加强预算执行管理。严格执行预算法及其实施条例,加快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提升预算信息化管理水平。强化预算对执行的控制,加强预算执行动态监控,严禁超预算、无预算支出。

二是推进政府采购制度改革。强化政府采购预算编制,提高政府采购预算执行率,加强政府采购监督管理,推动政府采购专业化高效化发展。

三是完善直达资金管理机制。完善财政直达资金“一竿子插到底”机制,着力在及时、精准、有效上下功夫,切实提升政策效能和资金效益。进一步优化分配流程,加大监督力度,确保惠企利民。

四是强化预算绩效管理。加快建成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全过程,实现预算管理和绩效管理一体化,切实提高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硬化绩效评价结果激励约束,促进预算绩效管理提档升级。

五是强化财政监督管理。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加强内控报告编制审核和检查力度,提升财务监管水平。

猜你喜欢

北方地区大同市财政资金
北方地区湖泊河蟹养殖技术探讨
基于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绩效评价与财政税收
大同市云州区:开展农资市场监管检查
大同市小地老虎发生趋势预报
北方地区农村环境整治措施探讨——以东北某村为例
地方财政资金管理现状分析
山西:20亿元财政资金推动乡村振兴重点项目落地
北方地区格宾生态护岸结构形式选择及质量控制
北方地区草鱼网箱生态养殖技术试验
大同市新荣区:掀起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