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2021-07-14濮怡顾敏琴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91期
关键词:骨性置换术髋关节

濮怡,顾敏琴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江苏 苏州 215006)

0 引言

近年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进程加速,老年人口比重增加,继发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颈骨折、骨性关节炎患者比例呈现逐年递增趋势,受到临床学者高度关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作为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颈坏死、骨性关节炎首选治疗手段,能有效改善髋关节功能,缓解关节疼痛、活动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1];考虑老年患者机体功能减退,常合并多种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术后康复周期较长,对患者生理、心理考验较大,开展有效的康复护理对策具有重要课题探讨价值[2]。传统康复护理针对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多以促进术后修复、降低术后并发症为主要目的。随着康复医学快速发展,临床学者于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应用中发现,老年康复进展有效性与康复时机具有高度关联性,早期康复护理理念被确立起来,本研究笔者为提高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开展有效性,促使术后早期转归,特引入快速康复外科理念,以传统康复模式为参照。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骨外科收治的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为观察对象,共计88 例,研究开展时间为2020 年3 月至2020 年7 月,依据手术开展时间划分两组各44 例,参照组男23 例,女21 例,年龄区间62-84 岁,平均值(68.25±1.57)岁,其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4 例,股骨颈骨折患者23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4 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3 例;观察组男22 例,女22 例,年龄区间61-85 岁,平均值(68.27±1.60)岁,其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5 例,股骨颈骨折患者25 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2 例,髋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2 例;统计比对两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老年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开展常规康复护理,遵医嘱给予患者用药,考虑老年患者年龄较大,用药依从性较低,需详细记录药物使用方式、使用剂量,指导老年患者术后体位,加强生命体征监测。

观察组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1)强化基础护理:于术后加强老年患者生命体征监测,主要监测指标包括血压、心率、脉搏、体温,加强引流液管理,确保引流通畅,详细记录液体性状,若发现异常,及时联系主治医师,辅助患者清理呼吸道、口腔内的分泌物,提高患者舒适度,针对排痰困难患者,可采用雾化吸入的方式,有效稀释痰液,有效避免误吸导致的吸入性肺炎;开展抗感染对策,考虑老年患者术后机体免疫力低下,继发术后感染概率较高,可遵医嘱给予患者敏感抗生素进行针对性治疗[3,4];(2)心理护理:重视老年患者主观能动性对患者预后康复进展的影响,因老年患者受教育水平、认知能力等相关因素影响,对手术表现出恐惧情绪,护理人员需坚持人文关怀理念,针对手术开展重要性、必要性等相关情况对患者进行讲解,适当分享临床成功治疗案例,帮助患者提高对手术治疗的信心,树立术后期待,鼓励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手术治疗;由专业人员借助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手术注意事项,借助自身专业知识,以提高老年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信任,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5];(3)饮食管理:依据老年患者机体状况开展个体化饮食管理,提高老年患者机体免疫机制,日常饮食以维生素丰富、优质蛋白食物为主,禁食易胀气、油腻、高油脂等食物,于患者术后2h 可适当给予患者流质食物,加速机体新陈代谢,利于术后康复工作的开展[6];(4)早期康复锻炼:待患者病情平稳后,客观评估患者机体状况,采用被动运动与主动运动相结合的康复锻炼方式,以促使肢体及胃肠道功能的修复,于术后第1d 给予患者髋关节被动运动,缓解长时间卧床导致的不适感受,加速机体循环代谢,有效避免长时间卧床导致的压力性损伤或下肢深静脉血栓;指导患者进行踝泵运动,患者取平卧位,叮嘱患者下肢伸展,大腿放松,主动勾起脚尖,使脚尖朝向自己,至最大限度,保持10s 后下压脚背,保护10s,一组运动重复30 次,每日训练10 次;指导患者呈仰卧位,股四头肌(大腿前侧肌群)等长收缩练习:伸膝状态下收缩大腿肌肉5s 然后放松为1 次,在不增加疼痛的情况下,尽量多做,>500 次/日;腘绳肌(大腿后侧肌群)等长收缩练习:微屈膝状态下收缩大腿肌肉5s 然后松为1 次,在不增加疼痛的情况下,尽量多做,>500 次/日。直腿抬高运动:尽量伸直膝关节后直腿抬高,至足跟离床15cm 处,保持至力竭,慢慢放下为1 次,5-10 次/组,3 组/日;于股四头肌舒缩运动其中进行直腿抬高训练及屈膝屈髋训练;于患者术后次日,可于护理人员辅助下进行床下站立及行走,运动以患者机体耐受度为宜,待患者伤口引流管拔除后,可进行主动运动,于运动时加强防护,避免跌倒[7];(5)并发症护理:依据患者术后疼痛情况,给予患者分级疼痛管理对策,依据疼痛耐受度较高、疼痛轻微患者,可采用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提高患者疼痛阈值;同时可引入人文关怀,予以患者肢体按摩,改善疼痛感受,针对疼痛耐受度较低、疼痛强烈患者,可遵医嘱给予患者镇痛药物,以自控镇痛泵为首选,依据疼痛感受自主使用镇痛药物,有效提高临床镇痛有效性。

1.3 评价标准

记录比对两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采用数字模拟疼痛量表评估患者术后疼痛情况,呈负相关性;采用髋关节功能评分量表对患者术后髋关节恢复进行量化评分,呈正相关性;记录比对术后泌尿系统感染、深静脉血栓、压力性损伤、呼吸道感染等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4.0 分析数据,计数资料分布用(%)表达,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分布用()表达,用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转归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短于参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参照组、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转归指标对比()

表1 两组患者术后转归指标对比()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7%(1/44),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3 讨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作为老年骨性损伤患者常用治疗手段,可借助有效的外科手段,改善髋关节功能,恢复肢体活动,避免残疾情况发生,有效提高老年患者晚年生活质量;受老年人机体功能的影响,人工髋关节手术创伤较大,术后康复周期较长,康复护理依赖性较大,需明确老年患者机体需求及康复锻炼需求,开展有效的康复对策,促使患者预后转归。快速康复护理理念是基于传统康复基础上,遵循患者机体康复周期,开展早期功能锻炼,可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加速髋关节功能修复,降低术后并发症情况发生率,有效提高预后转归质量[8]。本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短于参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参照组、髋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参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预后转归效果显著。

综上,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有助于老年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恢复。

猜你喜欢

骨性置换术髋关节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髋关节创伤性骨关节炎患者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
半髋关节与全髋关节置换治疗创伤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
骨性Ⅰ类女性下切牙先天缺失者颏部形态的三维研究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分析
PRP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评价X线、CT及MRI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诊断意义
骨性Bankart损伤合并Hill-Sachs损伤对盂肱关节稳定性的影响
关节镜下治疗肘关节骨性关节炎伴僵硬短期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