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超声引导下腱鞘内注药术联合针刀松解术治疗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分析

2021-07-14王燕玲林树东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6期
关键词:患指腱鞘炎腱鞘

王燕玲,林树东

(东莞市滨海湾中心医院1疼痛科,2儿童保健科,广东 东莞 523900)

狭窄性腱鞘炎是多发于中老年女性的一种慢性炎症疾病,具有发病隐匿、病程长、反复发作的特点[1]。目前,该疾病的主要治疗措施为制动治疗、腱鞘内注射药物的封闭治疗及针刀松解术治疗。腱鞘内注射药物的封闭治疗是在腱鞘内注射抗炎药物,其中糖皮质激素(GCs)是临床常用的消炎药物,可以减轻患指的疼痛、水肿及活动障碍,但远期治疗效果不佳,易反复发作[2]。因此,需联合其他治疗措施以强化治疗效果。针刀松解术是采用小刀切开狭窄的腱鞘,从而减少肌腱与腱鞘的摩擦,进而缓解患指的炎性反应程度[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引导下腱鞘内注药术联合针刀松解术治疗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选择2018年1月至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82例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1例。观察组男14例,女27例;年龄42~65岁,平均(53.59±6.31)岁;病程1~35个月,平均(12.35±5.76)个月。对照组男13例,女28例;年龄42~65岁,平均 (53.61±6.50)岁;病程1~34个月,平均(12.48±5.64)个月。两组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 入选标准纳入标准:①诊断符合《实用骨科学》中腱鞘炎的诊断标准[4];②患处为大拇指;③未有手部外伤史;④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给予手术治疗;②合并手部外伤史;③合并感染性疾病;④对本研究药物过敏。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腱鞘内注药术治疗:患者处于坐位,拇指掌指关节处于过伸位置,采用彩色超声诊断仪平行于肌腱走行方向扫查,确定拇指的掌指关节A1滑车位置。然后采用平面内进针法进针,向A1滑车位置注射0.5 mL 0.5%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湖北天圣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80110、20191013,规格:5 mL∶0.1 g)+0.5 mL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天津金耀集团湖北天药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20180507、20190710,规格:1 mL∶1 mg),并嘱咐患者48 h内保持操作部位干燥,避免沾水,2周内禁止剧烈频繁的手部运动,但可以进行小负荷手指活动。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腱鞘内注药术联合针刀松解术治疗,即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针刀松解术,方法如下:在腱鞘内注药结束后,在A1滑车远端1 cm处注射0.5 mL 0.5%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接着再用4号1.0 mm×50 mm的汉章针刀从局麻部位进刀,接着沿肌腱由远端向近端松解A1滑车,一般切割3~5次,术中避免损伤肌腱,术后按压15分钟,若未见出血,且拇指活动自如、无弹响,则采用无菌敷料包扎,并嘱咐患者48 h内保持操作部位干净、干燥,避免沾水,2周内禁止剧烈频繁手部运动,但可以进行小负荷手指活动。

1.4 评价指标①治疗2周后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评定两组的治疗效果并比较,评定标准如下:临床控制:患指无疼痛、压痛,屈伸活动正常;好转:患指轻度压痛,屈伸活动轻度受限;无效:患指疼痛未减轻,屈伸活动受限,并出现弹响,甚至关节交锁,无法屈伸。总有效率=(临床控制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②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的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6],分值在0~10分,0分表示无痛,1~3分表示轻微疼痛,4~6分表示中度疼痛,7~10分表示剧烈疼痛,评分与疼痛程度呈正相关。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2.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s)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n(%)]

2.2 VAS评分治疗前,两组的V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2周后,两组的VA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的VAS评分比较(±s,分)

?

3 讨论

狭窄性腱鞘炎的发病机制为手指长期反复进行屈伸活动导致肌腱与腱鞘之间产生多次机械性摩擦,从而在A1滑车处出现无菌性炎性反应,导致局部组织肿胀、疼痛及腱鞘狭窄,且该炎性反应迁延不愈,进而导致腱鞘出现结缔组织增生、肥厚、黏连等,严重者出现关节交锁,无法活动[7]。因此,减少肌腱与腱鞘的摩擦,缓解患指炎性反应,恢复活动功能至关重要。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2周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表明狭窄性腱鞘炎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腱鞘内注药术联合针刀松解术治疗可以减轻手指疼痛,改善患指功能。分析原因在于,腱鞘内注药术是一种操作简单、效果确切、副作用少的治疗方式,且对于狭窄性腱鞘炎患者,GCs是临床上常用的注射药物,抗炎效果显著。地塞米松是一种GCs,可以稳定溶酶体,抑制巨噬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在患处聚集,并抑制其合成、释放白介素及肿瘤坏死因子等炎症介质,还可以减少T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数量,从而减少免疫介导的炎性反应。另外,在患指注射利多卡因可以快速减轻患者疼痛程度,该药物的作用机制为抑制钠离子通道作用,减少钠离子内流,从而阻断疼痛信号向中枢神经传递,进而缓解疼痛。腱鞘内注射药物可以暂时性缓解患指的炎性反应,增加其活动度,但患者若增加患指的使用频率,则容易导致疾病复发。因此,需联合其他治疗手段以减少该疾病的复发。

针刀松解术是使用针刀将狭窄部位的腱鞘切开,同时松解与肌腱粘连的组织,解除被卡压的肌腱,增大肌腱的活动范围,减少肌腱与腱鞘的摩擦,进而缓解患指的炎性反应程度,恢复手指功能[8-9]。相较于开放式手术松解,针刀松解术具有手术要求简单、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另外,在超声引导下进行腱鞘内注药术、针刀松解术具有可视性高、精确性高、损伤性小的特点。腱鞘内注药术、针刀松解术二者联合可以快速降低患指炎性反应程度,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指功能恢复。

综上所述,超声引导下腱鞘内注药术联合针刀松解术治疗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可减轻手指疼痛,改善患指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患指腱鞘炎腱鞘
WALANT技术在腱鞘松解术中的应用
基于Delphi的运动处方对断指再植术患者手功能、手指活动度及患指感觉恢复的影响
针刀疗法治疗屈拇指肌腱鞘炎验案
“听声排切法”小针刀单点治疗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观察
观察超声引导下针刀松解治疗拇长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临床疗效
延续性护理对手外科患者术后患指功能训练的效果评价
对手指末节离断患者进行显微镜下末节断指再植术的效果探究
腕背部腱鞘囊肿的治疗:历史与进展
骨内腱鞘囊肿的MRI诊断
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封闭治疗指屈肌腱腱鞘炎9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