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晚期原发性肝癌介入术后患者早期复发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1-07-14胡姗娜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6期
关键词:数目包膜分化

胡姗娜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介入科,河南 洛阳 471003)

原发性肝癌(primary liver cancer,PLC)属临床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当出现肝脏肿大、腹水、黄疸等表现时,肿瘤往往发展到了中晚期。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ranscatheter hepatic artery chemoembolization,TACE)是中晚期PLC患者常用的介入治疗方法,可有效缓解患者病情,延长患者寿命[1],但仍有部分患者出现早期复发情况。基于此,本研究旨在分析中晚期PLC介入术后患者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后续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更多参考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10月在我院实施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并完成1年随访的100例中晚期PLC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0例,女20例;年龄40~78岁,平均 (60.71±2.12)岁;病程6~13个月,平均 (9.33±2.85)个月;肿瘤直径4~13 cm,平均(7.75±0.92)cm。

1.2 入选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专家共识》[2]中PLC诊断标准;经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组织学确诊;病历资料完整;成功实施TACE治疗。排除标准:心脏、肾脏、脑部等器官明显病变者;免疫功能异常者;患传染性疾病者;合并其他恶性肿瘤者。

1.3 方法

1.3.1 早期复发情况入选患者均严格按照介入术操作规范实施TACE治疗,术后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每3个月检测血清甲胎蛋白异质体(Alpha-fetoprotein-L3,AFP-L3)、α-L岩藻糖苷酶(α-L fucosidase,AFU)水平,并利用增强磁共振成像明确肿瘤复发情况。

1.3.2 基线资料统计收集入选患者的基线资料,包括患者Child-Pugh分级(A级、B级)、肿瘤包膜情况(有、无)、肿瘤直径、肿瘤数目、病灶分化程度 (高分化、低分化、中分化)以及术前AFP-L3、AFU水平。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影响因素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早期复发情况

100例中晚期PLC患者介入术后早期复发18例,复发率为18.00%。

2.2 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显示,中晚期PLC患者介入术后早期复发不受Child-Pugh分级、肿瘤直径的影响(P>0.05),但可能受肿瘤数目、AFP-L3水平、AFU水平、病灶分化程度、肿瘤包膜情况的影响 (P<0.05)。见表1。

表1 中晚期PLC患者介入术后早期复发的单因素分析[n(%),±s]

表1 中晚期PLC患者介入术后早期复发的单因素分析[n(%),±s]

影响因素 早期复发(n=18)非早期复发(n=82)统计值 P Child-Pugh分级A级 13(72.22)45(54.88) χ2=0.237 0.626 B级 5(27.78)37(45.12)病灶分化程度 低分化12(66.67)10(12.20)Z=3.989 0.000中分化3(16.67)32(39.02)高分化3(16.67)40(48.78)肿瘤包膜情况 无 14(77.78)28(34.15) χ2=11.535 0.001有 4(22.22)54(65.85)肿瘤直径(cm) 7.74±0.35 7.76±0.36 t=0.215 0.831肿瘤数目(个) 3.75±0.31 1.25±0.21 t=41.673 0.000 AFP-L3水平(ng/mL)99.65±15.28 50.70±8.20 t=19.186 0.000 AFU水平(U/L) 81.35±10.05 40.65±3.20 t=30.675 0.000

2.3 多因素分析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分化程度低、肿瘤无包膜、肿瘤数目多及AFP-L3、AFU水平高是中晚期PLC患者介入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OR>1,P<0.05)。见表2。

表2 中晚期PLC患者介入术后早期复发的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是利用微创介入的方法将化疗药物及栓塞药物经导管注入肝动脉,达到杀灭肿瘤细胞的目的,用于治疗中晚期PLC患者效果较好,可以有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3-4],但仍有部分中晚期PLC患者术后出现早期复发情况,不利于预后的改善。

本研究中,100例中晚期PLC患者介入术后早期复发18例,复发率为18.00%;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灶分化程度低、肿瘤无包膜、肿瘤数目多及AFP-L3、AFU水平高是中晚期PLC患者介入术后早期复发的影响因素。分析原因如下:①肿瘤数目:肿瘤数目较多的患者自身癌细胞的早期肝内微转移和肿瘤的多中心发生率较高,故多发性肿瘤患者术后复发率更高[5-6]。针对此种情况需在术中辅助一定的化疗方案以预防可能出现的转移及复发。②AFP-L3、AFU水平:AFP-L3只能由癌变的肝细胞产生,AFP-L3水平越高,PLC病情越重;AFU在PLC患者血清中的活性显著高于正常及非肝癌的良性肝病人群,且水平越高,转移及复发风险越大,故AFP-L3、AFU水平越高,PLC患者介入术后早期复发风险越高[7]。针对上述情况需在术前检查患者血清AFP-L3、AFU水平,在术后给予辅助化疗方案。③病灶分化程度、肿瘤包膜情况:病灶分化程度越低,恶性程度越高,侵犯性越强,病情发展越快,介入术后复发风险越高;肿瘤无包膜提示肿瘤恶性程度高,肿瘤呈浸润性生长,即使在TACE治疗后也存在复发风险[8]。因此,在TACE治疗前需明确患者病灶分化程度及有无包膜情况,并在术后针对性给予放化疗治疗,要求患者定期复诊,明确有无复发。

综上所述,中晚期PLC患者介入术后早期复发的发生与肿瘤数目多、病灶分化程度低、肿瘤无包膜及AFP-L3、AFU水平高有关,临床应实施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数目包膜分化
有机物“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方法
假包膜外切除术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疗效
两次中美货币政策分化的比较及启示
分化型甲状腺癌切除术后多发骨转移一例
魔芋葡甘聚糖-乙基纤维素包膜尿素的制备及其缓释性能
树脂包膜缓释肥在机插杂交稻上的肥效初探
《哲对宁诺尔》方剂数目统计研究
牧场里的马
Cofilin与分化的研究进展
知识如何在分化中造就语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