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文献保护性修复实践与思考
2021-07-13彭道友
彭道友
(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 广东广州 510030)
1 民国时期文献破损因素
民国时期文献(以下简称“民国文献”)一般指1912至1949年这一时期出版物。此时期文献类型繁多,诸如图书、报纸、期刊、舆图等[1]。这些文献记录了当时社会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同时具有珍贵的文献价值与学术价值,然而在流传、保存、阅览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与类型的损坏,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装帧因素
民国文献常见装帧形式有:骑马钉、平装、精装、线装、无线胶装等。首先一部分文献由于使用骑马钉进行装帧,在时间的浸润下,铁钉与空气接触在潮湿环境下易生铁锈,而锈蚀对纸张造成不可逆的损害从而形成黑色斑块。锈蚀进一步发展会出现文献解体的危险。其次精装本文献经常性地出现书脊断开,这与文献装帧时使用的粘合剂与缝线方式有一定的关系,加之使用时开合方式不当,多数出现散叶的情况,从延缓文献使用寿命的角度思考,对破损文献进行保护性的修复迫在眉睫。
1.2 纸张因素
民国之前的文献用纸(宋元明清时期)主要为植物纤维抄造而成,纸张一般呈中性或偏碱性,为文献的长久保存提供必要条件,因此有“纸寿千年”的美称。民国时期文献用纸主要为机制纸张兼顾手工纸,受国外工业革命的影响出现工业化造纸,手工抄纸与印刷被工业化进程取代。一方面以木材等为基础原材料,从平整、光滑、着墨等方面加入填料与添加剂,使得纸张酸性较大。其次受温湿度与光照的影响,这些酸性纸张中的部分纤维素降解断裂,纸张机械强度下降,由于载体自然老化而出现书叶脆化等情况,使得这一时期文献难以长久保存。纵观这一时期的文献用纸,书叶脆性大、易折断、部分书叶颜色改变,这是书叶酸化的结果。中国国家图书馆在2004年发布《馆藏纸质文献酸性和保存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研究报告》,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民国文献酸碱度平均值为4.4[2]。酸化问题不容小觑,国内各省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档案馆等都存有一定量的民国文献,部分文献已经到了不能触碰的地步。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以下简称“中山馆”)为例,馆藏民国文献种类丰富,涵盖图书、期刊、舆图、报纸等,具有学术与史料的双重价值。这些文献存放于恒温恒湿的环境中,即便如此同样存在书叶酸化掉渣等破损,亟待保护性修复。
2 前期修复程序
2.1 基础信息采集
《广东经济年鉴》系中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出版,精装本,布面,书叶为手工纸,铅字排印,除各章节首叶单面印刷以外的书叶均为双面印刷。文献纵20.2cm,横13.7cm,高6cm,书叶厚度约为0.076mm,书叶表面酸碱度约为6.17。此书由广东经济年鉴编纂委员会编撰,广东省银行经济研究室出版发行,具体如表1所示。
表1 《广东经济年鉴》破损状况、酸碱度值及修复使用粘合剂
2.2 拟定修复方案
待修复文献《广东经济年鉴》共十二册。数量大,叶数多,破损情况复杂。《广东经济年鉴》整体破损主要集中在书壳、书背、书芯以及环衬,每单册前后叶破损较为严重,伴有散叶,书芯与书壳脱离,书背断裂,同时个别单册之间存在不同的破损形式。破损严重的单册,可以见到书背断裂、撕裂、散叶、卷曲等情况,如图1、图2所示。从修复的整体考虑,修复方法基本一致,虫蛀破损位置进行补破,裂纹部分进行加固,书芯处理之后,对书壳进行更换,最后完成装帧。修复重点难点在于书背处原先胶体的去除及具体破损位置的补破复原。此项工作费时较多,破损的书壳,考虑到原书使用黄裱板,酸度较高(ph为4.06),存在虫蛀、变形等问题。按照方案装帧时更换新板,针对书籍环衬,修复之后重新添加环衬;针对书叶粘连,采用干揭法、湿揭法交替揭取,之后进行补破。在方案讨论的过程中要求对某项具体工序中的操作,秉持不生搬硬套某一种已有技术,根据合适与适度的修复原则,在最小干预书籍结构的前提下展开修复工作,并相互协调尽量保持修复后的整体形象。
图1 《广东经济年鉴》修复前1
图2 《广东经济年鉴》修复前2
2.3 填写修复档案
修复档案是记录修复工作的原始资料,应当全面细致地反映修复过程,在内容设计上应突出修复细节,体现修复技艺水平,同时着重基础数据的采集。《广东经济年鉴》修复档案内容设计包含了书名、册数、书叶数量、书叶厚度及酸碱度值之外,将修复方案、技术措施、修复材料等作为重点列入其中,记录修复中的重点难点及问题解决的方法。
2.4 准备修复纸张
破损书叶的修复离不开合适的纸张,同时遵循“整旧如旧”的修复原则,最大限度地保持文献原貌。《广东经济年鉴》修复配纸主要依据书叶检测的数据而选择修复纸张(见表2)。同时遵从颜色相近、材料相近、厚薄相近等原则,修复纸张的颜色、材质、厚薄力求与原文献用纸相同或者相近,修复后的文献应当颜色上相互协调、材质上相互统一、修补位置的厚度控制在最小范围,最终达到理想的修复效果。
表2 修复材料选用表
3 中期修复阶段(重点难点修复)
整个修复程序大致包括以下几点:(1)拆书,分离书叶与书脊。(2)准备粘合剂。(3)修复,包括书叶、书脊、书壳。(4)装帧复原。(5)完善修复档案,记录修复细节。
3.1 书脊的保护修复
书壳、书芯分离之后,可见外露的书脊,黄黑色的胶体生硬而发脆,去除书脊的胶体是本次修复中的难点。具体操作时,根据书脊胶体的不同特征采用合适的处理方法:一是手工铲除,利用尖头斜角刮刀,从一角开始慢慢刮向另一边,刮的力度适当,尽量避免伤及书叶;另一种方式采用热毛巾覆在书脊原有胶体上,放置一段时间,开始尝试揭除,倘若一次不能去除干净,可反复几次,实践证明此法可以很好地将原胶体去除,如图3、图4所示。
图3 除胶后书脊1
图4 除胶后书脊2
3.2 环衬的保护修复
环衬是连接书芯与封面封底纸板的版面纸,其主要作用是加强书芯与封面封底之间的牢固度,便于阅读时开合。《广东经济年鉴》环衬污迹较重,纸张强度下降,加固之后效果不理想,主要表现在平整度及柔软度欠缺,综合考虑更换新环衬。
3.3 书壳的保护修复
原书壳、书芯脱离,环衬老化折断,护叶纸脆化,书壳外包裹物为平纹布面,布面有虫蛀及其他污迹。布面印有“广东经济年鉴”字样,书脊处印有“广东省银行经济政策研究室”字样,布面与书壳板分离脱落。修复时,采用干揭法将书壳板与布面分离,如遇有不易分离之处时,热毛巾覆盖后再行揭取。分离后的布面,存有裱板碎屑、附着物较多,移去洗书槽中清洗,漂去附着物。晾至八成干,将染好颜色的另一块新布料,刷上稍稠干浆糊反贴于原件背面,比对纹理,稍稍排实,贴墙绷干。分离后的书壳板,卷曲变形,厚薄不能一致,讨论后决定更换无酸纸板。
3.4 书芯的保护修复
书芯的修复,沿袭手工补缺的方式完成,将拆散后的书叶,逐叶清理,去除胶带纸,清理虫粪及灰尘,书叶撕裂处用三桠皮纸平贴加固,增加撕裂处纸张强度。书叶缺损处手工填补,对于书叶四边有脆化的位置,同样用三桠皮纸加固。书芯的修复是重点,因其书叶数量多,破损类型相对复杂,修复进展较为缓慢。但是这样的精细操作,的确更加有利于文献的保存。书叶修复完成后,经润湿、压平、敲平、修剪,进入装帧阶段。
3.5 文献的装帧
文献经过拆书脊、整叶、补缺、压平、修剪,可以进行最后的装帧工作。《广东经济年鉴》保护修复之前,在拆解书壳时发现为“埋线装”(见图5)。即在书脊处割出三条豁口,豁口深度约在7mm 左右,内放四条直径在3mm左右的麻线。按此方式,修复后的《广东经济年鉴》恢复原样。
图5 埋线豁口
4 民国文献保护修复的思考
4.1 加快研制适合民国文献保护修复的材料
《广东经济年鉴》修复时间长,程序多,在遵循古籍修复的相关原则下,从实际出发按照文献破损特点,坚持最少干预,尽量多保存原文献的信息。在传统的古籍修复工作当中,经常使用手工制作的纸张,民国文献的保护修复当中同样也借用了手工纸用于《广东经济年鉴》的保护修复。修复材料的选择应当根据原文献的相关参数来确定,适当考虑修复用纸的厚薄、颜色、酸碱度及一定的机械强度,以满足修复与保存的基本要求。纵观民国文献的保护修复,修复材料的缺乏是不争的事实。主要包括:①书叶修复用纸。民国文献中的书叶相当一部分使用机器纸,由于造纸技术的改变,部分纸张厚薄不一,这一部分书叶在遇水收缩时,呈螺旋状,与手工纸收缩形成相反的两个力,给书叶平整带来新问题,需要两次以上的填补缺损位置,因此手工纸张的厚薄不能满足民国文献修复所需。②书壳修复用。民国文献中书壳材料的使用多为黄裱板。从拆开的书壳来看,有虫蛀的痕迹,说明这一类的板比较易虫蛀,修复书壳时,视具体的情况,从保护的角度出发,适当更换成无酸纸板。③封面封底修复用纸。民国文献中封面的保护修复,首先是封面用纸厚薄不统一,其次颜色不统一,最后材质不统一。同是一叶封面,有一些是字体用黑色,边框纹饰用黄色,在封面需要修复时,配纸不易掌握。往往通过染色来解决,保护修复材料的欠缺,会导致修复工作停滞,由于印刷与装帧形式的改变,加之造纸材料的不同,修复缺损位置的纸张厚薄、颜色不能与原文献相互一致,鉴于此,一方面针对不同破损类型的文献采用不同的造纸原料与造纸工艺,定量生产,同时兼顾不同厚度、颜色、酸碱度及机械强度,进一步提高破损文献修复的针对性[3],加快研制适合民国文献保护修复的材料迫在眉睫。
4.2 甄选民国文献修复技术
现阶段对于民国文献的修复,在技术上主要沿用传统古籍修复技艺与方法。对常见的虫蛀及纸张老化等问题,沿用手工修补,在破损类型复杂的情况下多种修复技术同时交替使用,由于是手工修补,速度慢,效率低,两面有字的破损书叶整个修复周期更长。如何选择合适的修复技术,关系修复后文献的质量。新技术在应用前进行评估其可操作性与技术的可逆性,一方面结合破损的具体类型及书叶的质量,采用相应的修复技术,包括手工补缺与托裱。另一方面可以考虑纸浆修复。纸浆修复分为机器与手工,其基本原理利用短纤维的相互交织形成“纸膜”,从而快速修补缺失位置。此方法对于双面印刷的破损文献在修复时可以进一步提高效率。此法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所配纸浆材料、添加剂、浓度以及纸张自身质量关系,修复后纸膜与原件的结合力及耐久性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4.3 注重修复技法的多样性与一致性
传统古籍修复技法,其多样性表现在补、揭、镶、衬等,是比较成熟的技法,具体运用时需灵活多变。处理不同问题时,运用不同的技法可以达到理想的处理效果。民国文献修复可以借用古籍修复的技法来处理问题。一致性表现在修复的目的一致,修复的原则一致,修复的理念一致。一致性要适当有度,处理技法不能一味地要求一致,同时不应妨碍多样性的前进发展,注重多样性与一致性的目的是最大限度确保文献修复安全,延长文献保存时间。将多样性与一致性有机结合起来,既主张多样性的修复手段与技法,又提倡三个“一致”。多样性与一致性互为表里,是推动文献保护与修复事业发展的积极因素。
4.4 积极开展民国文献脱酸研究工作
宋元佳刻,流传至今,纸白墨黑,触手如新,而近百年历史的民国文献有一部分甚至“不能碰”很容易损坏。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源是纸张的酸化。酸化主要表现在书叶脆性增加、无耐折度、无拉力、机械强度下降等方面。稍一翻阅,碎片掉落。因此急需开展文献脱酸与脱酸后文献保存修复工作。目前国内对于脱酸技术的研究主要有:显色螯合脱酸法、碳酸氢镁水溶液脱酸法、双液两步脱酸法及“维脱”法[4]。比较接受的做法是将书叶浸泡在碱性液体中,用酸碱中和的方式进行脱酸。以《广州经济年鉴》部分书叶脱酸为例,采用古籍修复技术中传统“浸泡清洗”脱酸的方式进行脱酸,有一定效果,同时出现以下问题:其一,此种脱酸方式还停留在单张书叶处理阶段,且速度慢。这样的方式仅改变了部分酸碱度值,同时对于颜色易晕染的字迹来说,浸泡的方式就存在局限性。其二,酸化书叶数量多,依靠手工操作效率低。其三,书叶通过浸泡,纸张本身的添加物与结构发生改变,纸张疏松,颜色改变。这些问题都是制约脱酸技术发展的因素。需加快批量、整本文献的脱酸技术研究,探索高效、环保的脱酸方式,总结研究现有的脱酸经验,争取建立统一的、标准化的文献脱酸体系。
4.5 尽快制定民国文献修复验收标准
传统古籍修复后的质量检查可以依据《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GB/T 21712-2008)来开展。目前,民国文献保护修复中没有专门的规范及相关的验收标准,其修复质量的高低,没有标准可以依据。多数情况下验收的标准主要参考《古籍修复技术规范与质量要求》(GB/T 21712-2008)。伴随民国文献保护修复工作稳步推进,验收标准也要跟上,相关单位的相关部门需尽快制定民国文献修复验收标准,在内容设计上增加验收标准的可操作性,提高验收的科学性,进一步规范验收的程序及验收管理工作。例如对各类型的破损文献进行分类指导,建立关键工序和特殊工序验收制度及内容。对于材料、技法、粘合剂、操作程序、细节处理等方面进行分项质量验收。验收主要依据修复档案所涉及的技术方案及路线,查看是否达到预期的修复效果。文献保护修复的目的是延长文献的使用寿命。在修复技术不完备的前提下,不做任何超前的修复行为[5]。判定修复的质量,不能生搬硬套某一种其中的某一条来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