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图书馆文旅价值引领研究*——以浙江省之江文化中心为例
2021-07-13孙晓清王晓琳
孙晓清 王晓琳 王 弋
(1.浙江图书馆 浙江杭州 310007)
(2.中国美术学院 浙江杭州 310024 )
1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各文化机构在地理位置、文化景观、空间分布、功能重塑等各个方面也都进入了新一轮发展模式,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机构作为城市发展的展现者,也成为城市文化的承载以及城市形象的担当者。但在中国知网上以“公共文化机构群落”为主题词进行搜索结果为0,以“博物馆群落”为主题词进行论文搜索,只有12条记录,以“博物馆群”和“公共图书馆”为主题词进行搜索检索结果为0,以“公共图书馆”和“价值引领”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只有3条结果。可见如何打造文化群落的理论研究非常薄弱。并且通过文献检索也可以发现,已有的对公共文化机构的群落研究也基本集中在博物馆这个主体上,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机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价值引领和文化品牌打造方向上的研究较少。但就浙江省之江文化中心而言,其不仅占据城市未来发展的核心位置,还连接着更大范围的一体化发展格局。因此,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博物馆群落案例进行对比研究,为文化城的打造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借鉴。同时,浙江图书馆作为浙江省之江文化中心的重点单位,占据核心位置,可以凭借学术优势、体量优势、功能优势,拓宽思路,在文化群落式发展以及区域一体化进程中,成为文化价值风向标,打造城市文化新名片。
2 城市功能性发展与公共文化群落建设趋势分析
随着城市规划从功能型向文旅型的变迁以及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方式的改变,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文化馆等文化机构在地理位置、文化景观、空间分布、功能重塑等各个方面也都进入了新一轮发展模式,“聚集式”“群落式”文化机构建设成为了新型城市公共空间的一种趋势和发展方向。
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已有一系列“聚集式”的成功经验。如位于英国泰晤士河畔的博物馆群、东京上野公园的“博物馆之森”、德国柏林的“博物馆岛”、法国巴黎卢浮宫及塞纳河畔博物馆群、美国华盛顿DC国家广场史密森尼博物馆群、德国法兰克福博物馆河岸、奥地利维也纳博物馆区等就是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博物馆群落”。国内经过数年的成功运作和管理,也出现了一些规模较大、知名度较高的文化群落。这些文化群落不仅满足了当地居民一站式享受文化艺术、终身学习的需要,更是因为集中并串联了国家优秀文化遗产和资源,成为了所在城市甚至国家的一张重要的文旅名片(见表1)。
表1 国内外博物馆、文化群落代表性案例
在我国还有其他比如江苏省南通市环濠河博物馆群、郑州市博物馆群等文化群落。但受限于地理位置、自身规模、城市特点等影响,博物馆群落的品牌效应和口碑距离城市名片还有一定的差距。
在这些大型博物馆群落里分布的场馆根据建设方以及定位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见表2)。
表2 博物馆群落聚集区内分布场馆类型
通过对以上国内外博物馆群落、文化群落的分析可以发现,聚集效应能为打造城市名片提供更大的能力和助推力。打造出一个具有影响力、知名度较高的聚集式建设模式需要以下几点要素:地域及城市文化底蕴深厚;政府支持力度大,城市公共资源配套完善;城市更新、旧区改造进程快;地区具有足够的话题性和号召力;高品质、高水准的建筑及规划,群落可以成为地标性建筑;设施规模较大,并具备高质量的馆藏;软件配套具有前瞻性;公私机构有效融合,形式丰富。
3 浙江省之江文化中心的优势分析
3.1 地域发展优势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到2025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将取得实质性进展,在科创产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公共服务等领域基本实现一体化发展[1]。杭州市目前正在打造的“三江汇”未来城市先行实践区概念[2],地处杭州钱塘江、富春江与浦阳江三条流域交汇处,涉及西湖区、滨江区、萧山区、富阳区,总规划面积458平方公里,核心管控区面积为265平方公里,而地处三江汇核心位置的之江文化中心便是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进程的文化结合点(见图1)。以2025年、2035年和2050年为阶段节点,从绿色未来、人文未来、创新文莱、智慧未来和善治未来五个维度为出发点,构建湘湖·三江汇未来城市实践区的目标体系。随着杭州的发展由西湖时代进入到钱塘江时代,由银行和保险等金融机构已经逐渐汇集在钱江新城一带,形成金融中心趋势。浙江省之江文化中心在现有四大馆的基础上,逐渐吸引并集中分散在各区块的艺术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文化机构,构建更广义范围的文化带。
图1 杭州“三江汇”规划图
3.2 文旅融合优势
2019年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发展规划实施的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浙江省诗路文化带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3],《规划》梳理了浙江的文化地理版图,勾勒形成浙东唐诗之路、大运河诗路、钱塘江诗路、瓯江山水诗路“四条诗路”,形似金文字形的“文”(见图2)。
图2 浙江省诗路文化规划格局
浙江省之江文化中心正好处在“诗路文化带”的三带交汇点,同时也是“三江汇”规划的核心位置,以此为中心向周边辐射,带动三江汇乃至整个杭州的文化方向。同时,浙江省之江文化中心作为一个基点与长三角地带的另外文化聚合点关联,共同成为长三角地区一体化的支撑点。作为文旅融合的代表,以及之江文化群落中的关键单位,浙江图书馆具备天时地利的优势,可以凭借目前的文献、学术、研究实力,成为聚合效应中的核心力量,成为文旅价值的引领单位。
3.3 体量以及结构具备了“文化造城”[4]的助推力量
随着时代的进步、物质的丰富和知识来源的转变,图书馆、博物馆已不仅是被动消极的收藏、展览的场所,而是作为第三生活空间,成为汇聚文化活动与消费的场所,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也愈发重要。通过文化品牌的打造提高城市知名度和城市发展。比如,像伦敦和芝加哥,城市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开始考虑城市自身的产业转型,通过举办世界博览会以及会后修建大量的艺术和博物馆机构,着力打造城市自身的文化素养。伦敦南岸地区、巴黎左岸地区等后来都成为了有世界口碑的城市艺术区。再如亚洲新兴城市新加坡,从20世纪末开始,提出了以文化带动资本创建“亚洲门户”的城市发展核心策略,以摘掉“文化荒漠”的帽子。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用于文化艺术产业的扶持和发展,促使城市产业向知识经济转型,同时完善文化艺术场馆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扩大建筑面积,增加馆内藏品的质量和数量,提升软件的现代化水准,通过这些举措推动了新加坡文艺复兴城市计划的实施。
预计将于2022年打造完成的“浙江省之江文化中心”包含了浙江图书馆、浙江省博物馆新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浙江省文学馆。文化城总用地面积258亩,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总投资约32.3亿元。除“四馆”之外,附近已经成熟的博物馆有中国美术学院民艺馆、中国美术学院国际设计博物馆、浙江音乐学院音乐博物馆,以及民间力量建设的全山石艺术馆等,共同构成了聚集效应显著的博物馆群落。对比国外公共文化群落的成功案例,浙江省之江文化中心具备了具有标志性地域特色的聚集群落的特征和文化造城的能量来源。
4 浙江图书馆的价值引领优势及举措
通过对中国知网的论文查询发现,公共文化群落建设主要围绕博物馆进行,以公共图书馆为群落的标志性地位的情况几近于无。但浙江省之江文化中心的特殊之处便在于,作为公共图书馆的浙江图书馆正处在之江文化城核心区域,并且无论在体量上还是规模上都占据重要的一席之地。这就意味着浙江图书馆未来在大杭州概念下的发展过程中,势必要担负起价值引领、文化引领责任,通过图书馆行业优势体现出文化引领价值,串联起之江文化城各文化机构,加强对区域内公共文化服务与资源的统筹整合,提高聚合效益,提升整体的服务效能,打造之江文化城名片。
4.1 图书馆为串联各馆业务提供牵引动力
一是图书馆业务已开启地域联动模式。为贯彻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要求,全面提升区域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响应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和安徽省图书馆共同向长三角区域三省一市公共图书馆发出的“城市阅读一卡通”倡议书。2020年9月28日,由上海市杨浦区图书馆倡议、“长三角”地区相关公共图书馆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公共图书馆网借图书服务联盟”[5]。联盟以“联动互利、共同发展”为目标,在数据开放与共享、品牌价值、阅读推广、智慧平台、课题研究等方面进行探讨,研究解决馆际合作过程中的相关问题。旨在打造“优势互补、功能复合、智慧互联、开放共享”为原则的图书馆生态圈,通过对联盟服务机制不断的完善,在图书馆凝聚共识、优化资源、创新服务、引领发展等多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长三角地区12家公共图书馆共同签署了盟约。体现各自地区文化特色的纪念版藏书票发布暨“悦读长三角”阅读推广活动同步启动。
围绕未来图书馆什么模样这个问题,2021年4月23日,“下一代图书馆智慧服务平台研讨暨长三角智慧阅读圆桌会议”[6]在苏州第二图书馆举行,来自首都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及北京大学图书馆、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等全国近40家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如何推动图书馆信息化系统的转型升级、加速国内智慧图书馆应用生态建设、促进未来图书馆事业和国家文化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和研究。会上,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浙江图书馆、安徽省图书馆还联合发布了《长三角智慧阅读倡议书》,共同倡议大力推进长三角智慧阅读、提高长三角地区全民阅读的能级和水平、促进长三角地区公共图书馆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二是图书馆牵头的文旅融合成功经验为地域融合提供示范作用。2019年1月,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在全国文化和旅游厅局长会议上指出,要推动文化和旅游工作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并进,为文化建设和旅游发展提供新引擎新动力,形成发展新优势。2019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激发文化和旅游消费潜力的意见》[7]。在该意见引领下,浙江各级图书馆以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为引领,聚力走出一条服务延伸、区域拓展、特色鲜明、模式优化的新路子,造就了文旅融合服务发展的“浙江现象”。2019年,由中国图书馆学会学术研究委员会主办,中共淳安县委宣传部、浙江省图书馆学会、浙江图书馆承办,杭州出版集团支持的“新时代公共图书馆文旅融合发展浙江现象研讨会”[8]在浙江省淳安县下姜村举行,就文旅融合背景下图书馆的定位和发展进行了深入探讨。同年,由浙江图书馆出版的学术期刊《图书馆研究与工作》紧扣热点推出“文旅融合浙江经验”专题,择优选取了9篇总结浙江各级图书馆参与文旅融合发展实践的案例文章,勾勒出一幅浙江省公共图书馆界文旅融合的全景图,为文旅融合形成新的理念,提供了丰富的浙江实践、浙江素材、浙江经验。
这些先行的成功经验,也为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等文化场馆在文旅融合的时代要求下如何开展工作实现服务大提升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价值。
4.2 利用知识育人功能在思想深度上起到文化引领作用
公共图书馆是指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收集、整理、保存文献信息并提供查询、借阅及相关服务,开展社会教育的公共文化设施,是社会主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书馆同博物馆等公共文化场馆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场域,使人们“从日常生活中撤出的状态,进入了抽离生命的琐碎和重复性的时间或空间的通道”[9],人们可从实际生活和日常社会关系中暂离,体悟生活中无法触及的“文明化的仪式”。这是邓肯(Coral Duncan)通过探析“透过仪式”(rite of passage)中的“识阈性”(Liminality)概念,而阐发的“展示”的社会文化意涵。这种概念同样适应于面向未来的、具备“第三空间”功能的公共图书馆。
具有了第三空间功能的图书馆,一方面吸引市民的参与互动,另一方面又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市民的文化艺术修养和公民素质,这对于城市文化品牌的打造有着持续性的推动作用。在充分利用好传统的典藏、展示、教育、研究四大功能的角度使其成为城市文化的生产机制,在推动文化传承和文化创新中主动进行城市文化构建。
4.3 建筑风格融入地域特色,既体现历史痕迹又见证时代变迁
以日本东京上野公园的“博物馆之森”为例,该群落内的建筑风格统一,展示了江户时代的庭园景观,脱胎于汤岛圣堂博览会的文化遗产,既摄取西方近代建筑思潮和规划理念,又将日本精神与西方思维融而为一,其选址、规模、布局形态、空间演变乃至地域文脉的形成都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江本砚、张纵《东京都上野博物馆群环境景观文化分析》[10]以东京国立博物馆、国立西洋美术馆、国立科学博物馆为例,深入探析其景观的构成与特色。黄健文、徐莹[11]及何小欣[12]等人指出,上野博物馆群落的集聚式发展策略是改善城市文化环境、提高城市竞争力的重要途径。2016年,为迎接2020年东京奥运会,以东京国立博物馆为中心的上野“文化之森”构想诞生。冀望以上野博物馆群落为中心,增强与周边博物馆的协同发展,在获取、研究、开发和共享其文化艺术资源及潜在价值的同时,将以上野公园为中心的地域打造成国际性文化符号,并成为“文化艺术立国中期计划”的重要据点。这些场馆建筑的演变,见证了日本从迟到“现代性”之苦闷到“超越现代性”之憧憬的历程,涵蕴着日本从“文明开化”的迷惘到以“和魂洋才”内髓的现代化的省思。
浙江图书馆从1900年开设,历经120年,馆舍经历了租借民间建筑到专用建筑的变迁。风格也随着时代的推移从传统古代建筑演化到结合地域特色的现代建筑。馆舍的来源以及建筑风格体现出了年代的变迁和图书馆功能、理念的不断变化过程:1900年曾任翰林院编修的杭州教育家邵章在杭州沈庵里的东城讲舍设立了一间藏书楼,名为“杭州藏书楼”;1903年,胡藻青、邵章等人又倡议将杭州藏书楼扩充改建为浙江藏书楼。在杭州大方伯巷(今杭州解放路),以八千元购入刘氏民房建成浙江藏书楼,成为中国最早建立的省级公共图书馆之一;1912年,在辛亥革命的推动下,孤山路馆舍落成使用,成为当时的总馆是我国最早的公共图书馆专用建筑之一;1931年,大学路馆舍竣工,蔡元培亲笔题写了馆名。以上馆舍,基本还是围绕藏书、借阅为传统的图书馆业务所用,没有更多活动空间。2000年11月,位于曙光路的浙江图书馆新馆正式开馆,成为新世纪新的省图总馆,除了传统的藏书空间,增设了讲座、展览、网络技术、视障服务等外延更广的民众使用空间。随着社会发展进程加快、数字技术的发展,图书馆作为“第三空间”的概念出现。打造一座集教育和生活为一体、图书与科技相结合的综合型图书馆成为时代需要,浙江图书馆之江馆舍的设计和建设正是体现出了图书馆从传统到颠覆性变革这一跨越阶段的时代产物。浙江图书馆建筑变迁展现了近代史的缩影,但从戊戌变法维新派的“开启民智、社会教育”到今天的“传承人类文明,启迪社会民治”的核心理念却一脉相承。
4.4 在学术研究和信息技术上引领文化城各文化机构
浙江省之江文化中心“四馆”及周边聚集的文化机构的体量和业务重心各有侧重,功能和业务的覆盖情况可以通过表3进行分析。
表3 浙江省之江文化中心各机构体量和功能分析
通过表3可以看出,无论从体量、业务的综合性发展、信息领域的更新到技术前沿的运用,图书馆更具有职能和业务上的优势,而已经开启的“智慧型图书馆”建设更贴合了“绿色未来、人文未来、创新文莱、智慧未来和善治未来”的三江汇未来城市实践区目标体系。
5 在开展文旅价值引领建设时需要注意的环节
5.1 注重机制、资源、平台的融合
按照机制创新、服务便捷、高效共享的建设原则,做好顶层制度设计,建立行之有效的服务融合协调机制,避免各自为政的局面。由各文化机构专业人士和社会人士组成公共文化服务理事会,负责对公共文化服务进行决策和监督;协调服务时间、服务内容、服务人员安排、服务活动形式的确定等;通过共同策划,利用各自已有馆藏进行联合展览,开展主体文化活动,给广大读者提供立体、全方位的综合服务。
打造全新的统一数字平台,实现各馆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建设一体化。信息发布、活动(场地)预约、问卷咨询、文化直播、教育普及、数字资源库、志愿服务等项目,在平台上都以同一栏目展示,实现原有功能不变的同时保留各馆特色品牌,比如图书馆的线上自助借还书系统、文化馆的线上艺术普及体系、博物馆的数字化善博珍宝展示等。
对空间和存量空间资源再次规划、统一调配,实现“一个空间多元服务”和“一种服务多样空间”[13]的融合模式。丰富区域内群众的公共文化生活,让各馆的公共文化活动融合进同一个时空里,合理调配各馆的人力物力,满足老百姓最多跑一次的心愿,使其在同一个场地能同时享受不同文化场馆的公共文化服务,提升社会效益。
5.2 避免功能同质现象,遵守可持续发展
已有的国内文化群落、博物馆群落,存在格局雷同、形式单一、功能同质现象,导致在聚合过程中重复性资源损耗。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站在引领位置的公共图书馆一定要结合自身以及城市特点,认真研究各场馆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功能、定位、发展方向以及期待呈现的效果。
公共文化群落内部各机构、场馆工作性质都是公益事业单位,但工作内容有区别,因此要有机融合,这就要求在过程中协调工作机制,消除障碍和阻力,充分考虑并解决展览筹资,维护调研团队,图书、收藏、教育等资源统筹安排,设备的管理和维护成本等。需要政府在资金和政策上的有力支持,并带动周边相关产业的活力,形成大的生态圈可持续性发展。图书馆、博物馆文创产品、文创品牌的活跃也可以从侧面提升图书馆、博物馆口碑和品质,扩大宣传效应,吸引更多的人气,实现可持续发展。
6 前景展望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层、更持久的力量,而文化竞争力是城市综合实力关键的一环。公共图书馆作为公共文化的主阵地、主渠道和生力军,在促进文化发展、培养文化自信方面担负着重要责任的同时,打造文化群落,以文造城、以文育人的责任也是必然之举。在此背景下浙江图书馆提出了“文化浙江阅读地标,社会大众精神家园”的愿景,正是借助之江文化中心构建的东风,通过文化软实力,联合公共文化群落综合力量,在学术和服务上不断提升新高度的最好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