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中书法教学的实践探究

2021-07-13伍华英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23期
关键词:书法教学实践探究小学语文

伍华英

【摘要】小学书法教育作为基础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果和掌握情况还可以,可一离开课堂教学,全然是另一种状况了,学生不再按照书法的要求写字,对书法也缺乏兴趣和坚持练习的热情。基于这种书法教育的现状和问题,作为书法教师,我们应及时寻求有效的教学策略,以适应书法教育的改革。

【关键词】小学语文;书法教学;实践探究

引言

现阶段,随着西方文化的进一步传播,很多家长选择让孩子学习芭蕾舞、吉他,不利于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在语文课堂中开展书法教学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文化,使学生感受到书法和汉字的魅力,在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同时形成一定的艺术素养。本文通过对书法教学开展的意义进行分析,结合书法教学的优势,提出具体的实践策略,为书法教学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一定的方向性,对提高书法教学的效果和质量有一定的帮助。

一、小学生书法教学的现状分析

就目前小学生的写字、练字情况来看,大部分小学生缺乏写字意识,对书法的认知和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认为书法就是写字,且书法练习在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并没有得到具体体现,小学教学过程中开展书法教学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学生缺乏书法基本素养。书法教学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习惯,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但是,大部分教师在书法教学过程中往往不注重书法教学的基本内涵,对学生的写字姿势没有及时进行纠正和调整,不利于学生良好写字习惯的养成。学生往往习惯于趴在桌子上写字,在书法练习过程中没有挺直腰板,眼睛与纸张的距离过近,这样一来,不仅无法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还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阻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进步。

第二,学生自身缺乏字体规范意识。在语文书法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习到各种各样的书法技巧,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书法艺术素养,对学生的未来发展也有极其重要的影响。但是,由于学生缺乏基本的字体规范意识,在书写过程中过于随意,对书法笔顺不够重视,再加上学生的个人能力处于发展阶段,如果从根本上字体意识缺乏,那么将难以构建完整的书法认知体系,不利于学生书法能力的提升。

第三,学生自身的写字习惯较差。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处于认知能力提升的重要时期,在这段时期内学生对书法的认知和理解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往往无法快速掌握书法技巧,在书法学习过程中会受到自身写字习惯的影响,导致学生的书法规范性下降,对学生的书法学习来说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教师需要观察学生的个人写字习惯,在书法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写字特点,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引导,改变学生不良的写字习惯。

二、小学语文课堂中书法教学的具体实践

(一)利用汉字演变规律,深入学习汉字字理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认字、写字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利用书法教学让学生深入了解汉字的演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还能够引导学生深入探究汉字字理,获得更加丰富的语文知识。在书法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汉字的历史发展情况,介绍各朝各代的汉字使用情况,引导学生感受汉字字理的内涵,一定程度上还能够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采用多种形式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书法的积极性

1.在思想上激发学生对书法的热情

书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它在世界艺苑中占据着重要位置。它有画的美感,有诗的韵味,还有音乐的节奏和旋律。但是作为初学书法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只知道书法是简单的汉字书写,并不知道书法具有这么丰富的人文内涵、悠久的历史渊源、博大精深的艺术表现手法和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所以教师在书法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中国书法的发展史。比如,甲骨文的瘦劲挺拔;大篆的丰满奇异;小篆的工整、匀称;楷书的规范、工整;隶书的左右开张、端庄秀雅;行书的活泼多姿等。在给学生讲解书法发展历史的同时,还可以结合一些名家书法作品,让学生真正感受每一种字形的独特魅力,如颜体的丰满浑厚、欧体的清遒挺险、柳体的雄浑瘦硬以及现在印刷楷体的清秀端庄等。学生通过这样的欣赏、学习,一定能在众多书法家的优秀字帖中找到适合自己练习的、自己喜欢的字帖,从而激发他们学习书法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借助电化教学手段随时穿插、播放、讲授一些著名书法家刻苦学习书法的励志故事,如怀素在没有纸张的艰苦条件下用芭蕉叶和木板坚持练字;王羲之练字刻苦专注,时常把墨汁当蒜泥蘸着吃;欧阳询为揣摩西晋书法家索靖的碑文,竟在碑旁待了三天三夜,直到将笔法参透才离开……这些书法家的故事既有知识性,也有趣味性。一方面通过直观形象的电化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学习书法的兴趣,另一方面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勤奋、刻苦的学习精神,便于小学生养成坚持书法练习的习惯。

2.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是带动学生学习书法的有力保障

小学生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也没有准确的判断能力,他们模仿力极强。教师在教学中的一切行为举止都会成为学生模仿的样板,在教学过程中会一点点地影响着每位学生。要想让学生写一手漂亮的字,书法教师就应该是一本活字帖。无论是在黑板上用粉笔写,还是在学生的作业本上用钢笔写字,或者给学生示范时用毛笔写字,都要让学生看到教师规范、工整、匀称、舒展、漂亮的字。只有教师以身示范,才能增强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和热情。

结束语

总的来说,书法教学和语文教学在本质上有一定的联系,语文的学习离不开汉字的书写,而书法教学的基础在于汉字书写。为了充分发挥书法教学的优势,教师应让学生深入感受汉字字理,认识汉字结构,掌握用笔方法,对语文学习有一个新的认知和思考。书法作為传统文化艺术,学生学习书法能够进一步保护和传承汉字文化。

参考文献

[1]李永福.书法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的实践阐释[J].新课程(上),2019(07):103.

[2]陈秋宇.书法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索[D]广州:广州大学,2018.

猜你喜欢

书法教学实践探究小学语文
对隶书体势的全面诠释
浅议小学书法教学
小学书法教学中几点困难及解决方案
以分层考核法为基础的初中英语教学模式探索
关于小学书法教学的思考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