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实践研究
2021-07-13刘媛媛
刘媛媛
【摘要】化学是一门与社会、生活、生产密切相连的学科,它能解决生活和生产中遇到的许多问题。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化学知识,学会运用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提高自身的学科素养,本文将着重分析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探究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将生活化教学融入到化学课程的实际教学中,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化学;生活化;教学方式;转变
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体会到熟悉感,减轻学生学习的压力,让学生利用生活中的事物理解教材中的知识,以此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增强学生学习的能动力,让学生在现阶段的学习中发挥更强大的实力。若教师在教学中能够丰富教学的理念,有效使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将会充实课堂教学的内容,帮助学生实现更高的学习目标。所以,化学教师需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把化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让学生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为学生构建出更为全面的课堂。
一、创设情境生活化
创设情境生活化是情境教学与生活化教学相结合教学方式,利用生活中的事物或者事件为学生构建相应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知识,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情境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身处于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升华学生学习的思维,增强学生学习的体验感。基于此,化学教师在教学课程重点与难点的过程中,可以合理创设情境生活化,帮助学生更为高效的学习化学知识。
例如:在教学“燃烧和灭火”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火灾形成的图片,消防员灭火的视频”等,为学生营造化学课程学习的氛围。同时,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燃烧的条件与灭火的原理等,以此增强学生对燃烧和灭火性质的理解,发展学生化学知识应用的思维。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说一说生活中最有可能发生火灾的地域与现象,以此营造生本课堂,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更为高效、全面的发展,推动学生学习的进程。
二、教学内容生活化
教学内容生活化是化学课堂生活化最直观的体现方式,能够充实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自主、分析、探究、思考等能力,增强学生综合性的学习能力。针对当下化学教师教学方式过于单一,教学课堂较为枯燥的缺点。化学教师可以选择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质量,构建多层次的课堂,以此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
例如:在教学“金刚石、石墨和C60”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应用教导学生。如,金刚石在生活中可以应用于钻头、刻刀;石墨在生活中可以应用于电极、铅笔芯;C60在生活中可以用于超导材料等内容。基于此,教师再教导学生金刚石、石墨、C60物质的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可以帮助学生融会贯通,增强学生对化学物质的理解。在课下,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寻找生活中的金刚石、石墨、C60”的作业,改变传统书面作业的方式,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与生活中的事物相互联系起来。
三、实验教学生活化
化学实验是学生在化学课程中学习的重要内容,是将知识理论转化为实践操作的重要的途径。在实验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学会如何正确地实验实验仪器,还应该学会如何用生活中的废弃物品完成实验探究。通过把实验教学与生活物品利用联系起来,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实用性,为学生构建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让学生切实掌握化学实验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
例如:教师在教学“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时,通过分组实验争取掌握制取氧气的操作和技巧,同时激发学生寻找生活中可以用来替代实验仪器的物品,比如用注射器代替分液漏斗,用饮料吸管代替玻璃导管,用碎碎冰塑料管代替试管等。也可寻找生活中的物品获得实验药品,比如鸡蛋壳获取碳酸钙,利用醋酸获得酸性物质等。通过学生熟悉的生活物品和已有的经验,不仅拉近化学学科与学生的亲近感,让学生感受学习化学的乐趣,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在学生小组完成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课程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发散思维,谈一谈生活中是否具有获得氧气,和捕捉氧气的方式,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结合教材中的知识感悟生活中的事物,提高学生化学学科的素养。
总而言之,生活化教学通过引入更多的生活现象和生活情景,让学生更能直观的感受化学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力,实现从‘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通过生活化教学方式,还能提升学生分析与解决生活中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终身的发展奠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建华.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的探索与实践[J].家长,2020(36):92-93.
[2]刘德良.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实践研究[J].中学化學教学参考,2020(2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