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感在初中生物实践型课堂的应用
2021-07-13张琼樱
张琼樱
【摘要】围绕“如何落实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开展结合小组合作探究活动的实践型生物课堂的应用探究。借助学生已有的地理学科知识与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调查校园植物的分布情况,增进对学校一草一木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校园的情感,树立保护学校、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 初中生物 实践型课堂
1.问题的提出
社会责任是《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立德树人为导向提出的生物核心素养之一。它指的是学生能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社会实践将理论与实际结合,尝试解决现实生活问题,激发自身作为中学生以及社会公民的责任和担当。
实践型生物课堂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设计针对性的教学情境,将课堂教学与学生的实践活动有机整合,通过问题导学和任务驱动的形式引导学生运用理论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1】。
实践型生物课堂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与生物核心素养中“社会责任”需要落实的关键能力和必备品格相吻合。因此,结合本地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实践活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培养适合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2.教学策略
2.1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魏艳芹【2】等学者发现,依据教学内容、结合当下时事热点和流行事物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支架,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因此,在本节教学的导入环节,笔者播放了青秀山的研学视频,以学生熟知的风景区青秀山为背景,通过其激烈而精彩的“植物大发现”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和参与植物调查活动的欲望,最后顺理成章地引入本节的实践活动:调查校园的植物分布情况。
2.2任务驱动,强化情感
任务驱动教学是通过教学子任务,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感悟与群体探索来实现对知识的理解,从而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姜海燕【3】学者强调任务驱动教学法能刺激与唤醒学生内在求知欲望,在实践探索活动提升学科素养。在开展“调查校园植物分布情况”活动前,教师可布置渐进性的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思考:(1)查阅学校的“高等植物图鉴(2016年版)”网站,初步认识校园的植物种类;(2)小组合作讨论如何开展校园的植物分布调查;(3)尝试利用地理知识绘制校园平面图;(4)小组合作讨论如何利用平面图来记录校园植物的分布情况。
第(1)个子任务当做是课前预习作业,课堂上通过学生的分享,總结出校园内最为常见的十种植物,再以子任务:选择你喜欢的一种植物,继续查阅学校的“高等植物图鉴(2016年版)”网站,整理该植物的识别特征,着重注意其花、叶和果实的特征,并彩色打印该植物的图片以调查活动时使用。
把教学内容预设成不同的教学子任务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小组合作探究逐步实现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增进对校园植物和校园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热爱校园的情感,进而树立保护校园的责任感。
2.3实践探究,体验新知
依据《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核心素养“社会责任”的落实提出的要求:学生应结合本地资源开展科学实践,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形成生态意识。借助学校已有的植物图鉴网站以及学生已有的地理学科知识,以学习小组的形式开展校园植物分布的调查活动,契合课程要求和理念。教师可以在活动前与学生一起修正和完善调查路线,同时对学生在子任务(3)的结果进行筛选和总结,借助学生绘制的学校平面图进行记录植物分布的位置和数量。学生在进行调查时,采用小组讨论得到的最优调查路线,利用特殊符号或标记在学校平面图上记录该植物在校园的位置以及数量。
调查校园植物分布的情况,不仅能增强学生对科学方法“调查”的理解和运用,还能促进学生了解学校植物分布,激发学生对植物生命的好奇与敬仰之心,从而树立热爱校园、保护校园的责任感。
2.4总结升华,提升素养
“用理论来推动实践,用实践来修正或补充理论。”在学生完成调查校园植物分布的实践活动成果分享后,教师可依据学生在分享关于“植物的生存环境”以及“身边对植物生长有利或不利现象”的情况,以小组为单位,共同完成一份以“保护环境,尊重生命”为主题的倡议书或者宣传海报。通过将倡议书或海报在学校、社区和网络上进行宣传,让学生真正参与环境保护实践,树立保护环境、保卫家园的社会责任感。
3.教学效果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知行合一,实践是认知的开始,而认知又是对实践的升华。为唤起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与欲望,积极主动地探究新知和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树立保护环境的社会责任感,”调查校园植物的分布”一节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展开教学的教学模式如图2所示。
依据教学内容、结合当下时事热点和流行事物创设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支架,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通过分解教学任务引导学生通过自我感悟与合作探索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强化热爱校园、保护环境的情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实践活动和分享实践成果,借助问题串升华活动的主题,促进学生参与环境保护实践,树立保护环境、保卫家园的社会责任感。
参考文献:
[1]练芳芳.STEM视角下实践型生物课堂的构建——以“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为例[J].中学生物学,2019,35(12):60-61.
[2]魏艳芹.浅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课程(中学),2016(09):195.
[3]姜海燕.任务驱动教学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试题与研究,2020(33):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