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初中体育与健康学科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021-07-13谢燕春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23期
关键词:体质健康初中教学体育教学

谢燕春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健康问题成为了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据调查,近些年,中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断下降,肥胖率不断提升,而这也反过来影响了知识性学科的学习。这一现象的出现不仅与过去教师与家长的教学观念有关,也与学生的行为习惯有关。缺乏运动是学生健康问题出现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在初中体育的教学中,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手段保证学生运动量,并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以此帮助学生塑造健康体魄,为学生更加健康地学习、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教学;体质健康;体育教学;核心素养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新课改的实施,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成为当今教育的重中之重。对学生个体而言,初中是身体发育和心智成熟的时期。从根本上来说,体育核心素养是确定体育学科课程标准、体育与健康学科知识体系、体育学科质量评价标准的依据和导向,也是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形成以结构化的学科知识与技能体系为重要基础的载体。体育核心素养的构建其实是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这个过程也往往相对曲折。为了实现这个过程,体育教师在实际对体育与健康学科进行教学时应认清核心素养培养的功能与地位,并将其在体育与健康学科内做出有效渗透。

一、初中体育教学的现存问题

(一)教学方法与初中学生特点不符

教育发展以来,教师在教学中一直受教育模式影响,只注重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学生是否对所学内容感兴趣并能够接受这种方法。在如今的体育教学内容上,体育教学内容没有足够的教学实践,体育教师主要对学生根据考试升学内容进行学习和训练。忽视了学生之间的身体差异,盲目根据教材内容教学,没有判断教材内容是否符合初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包括学校的体育设备与场地是否能够合理利用,只进行灌输式的体育教学,对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有一定的影响。教育方法是教师在实践教学展开过程当中重要的落实途径,想要达成预期的教育效益和教育目标,教师的教育方法选择十分重要的。一方面,教育方法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能否有效地参与到活动当中将会直接影响教育所能达成的效益和影响;另外一方面,教育方法将会直接影响教学在实践教学展开过程当中能否有效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养。但是就现阶段实际情况来看教师在体育教学展开的过程当中教育方法较为单调枯燥,导致了课堂教育效益和质量迟迟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二)对初中体育教学认识不足

体育作为教学中的一门课程,说明对学生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学校设立体育课的目的是增强學生的体质,但是目前的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学因为时间不充分等因素不能较好地完成教学目标。正确的体育教学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还能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培养一个健全的人格。并且相比其他科目,体育教学在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自强不息精神等方面有重要作用,有利于身体健康的发展。如果学生和教师对体育教学的多种优势没有正确的认识,那么在体育教学中学生的综合素养也会受其影响而得不到提高。

二、初中体育与健康学科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

(一)实施体育与健康的“因材施教”

(1)体育教师需结合学生在不同年龄段储备的体质与体能状况开展具有针对性的体育教学。随着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青少年群体的体质较之以往也有所改善,是以传统体育与健康教学中针对过去青少年群体的教学方式已然无法满足当今青少年核心素养的需求。为了使教学效果得到改善,教师应当根据学生个人的实际情况来制定教学目标。例如,针对不愿运动的学生,体育教师可以开展针对性的体育与健康普及课程,而针对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体育教师则可以引入趣味体育与健康项目,以此确保学生对体育的兴趣能够得到持续保持。(2)由于不同年龄段的学生身心特征各不相同,而这种特征正是培养核心素养的关键,所以体育教师应当针对不同年龄段的不同学生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例如,针对初中低年级的学生,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参与运动,如通过趣味运动来提高学生兴趣,最终实现学生运动认知能力、健身实践能力等核心素养的提升。而针对初中高年级的学生,其学业任务比较繁重,体育教师需要将体育运动转变为一种帮学生放松的方式,如根据学生的运动基础开展门槛较低、娱乐性较强的篮球竞技比赛等,以此实现学生健身实践能力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提升。

(二)转变教学方式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是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合,在整个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运动能力虽不是体育核心素养的核心,但也是促使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培养与提升的基本元素。在实际开展体育与健康教学时,体育教师应当摒弃传统教育理念,改变“为体育而运动”的体育教育格局,突出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在教育理念得到改变后,教师后续要做的便是在教学中“凸显实践”,换句话说,即让学生参与到体育实践中。例如,当教师在对排球的垫球动作进行教学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先向学生讲解排球垫球的正确姿势、动作要点和手型,如通过对职业选手的动作进行拆解、教师自身的动作示范形成基本教学。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如今,体质健康已经成为了影响学生整体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如何保证学生的运动量,培养学生健康的行为习惯成为了教师和家长需要思考的问题。在初中体育的教学中,教师不仅需要通过多种方法提高学生在学校内的运动量,也需要以家校共育的原则将正确的健康理念融入进家庭教育中。这样,教师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中学知识的学习和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杰尘.情感教育对初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和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21.

[2]崔胜.海南苗族初中学生体质健康与生活方式现状及其相关性研究[D].海口:海南师范大学,2019.

[3]肖时雄.初中学生体质下降的因素与对策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5(12):120—121.

猜你喜欢

体质健康初中教学体育教学
影响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的要素库及权重分析
浅谈“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对初中数学教学的作用
影响西安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下降的因素分析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