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策略

2021-07-13田露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23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田露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逐渐深入,教师在展开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需要更加重视语文教学的效率和质量,使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更深层次的渗入语文教学当中,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语文时保持自身身心的合理发展。本文基于心理健康教育,探究能够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教学方法,使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能够有效的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学相结合,从而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感悟到生命的真谛。

【关键词】小学语文;心理健康;教学策略

一、引言

小学阶段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教师在这一阶段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心态,能够有效的改善学生在学习当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语文学习基础,使学生能够积极应对各学科的学习。语文教学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应当利用语文学科教学,帮助学生树立健康的学习心理,减少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积累的压力,使学生能够顺应时代需求,成长为积极健康的人才。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当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的改善学生的学习心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悟到学习的真谛,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能够更加全面的提升自身的语文实力,为学生积极有效的展开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部分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的过程当中,不重视对学生心灵教育的培养,导致学生在学习当中压力过大,减弱了学生对学习的追求心理,使学生不能够有效的面对语文学习,对学生在学习发展产生严重影响。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必要需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重视心理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意义,将心理教学融入到语文课程的方方面面,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状态,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二)有效完成教学目标

教师在教育阶段,应当重视为学生设立合理的教学目标,将学生的学习需求放在第一位,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在当前的教育情况下,部分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不重视对学生学习思维的培养,对学生的学习成绩提出过分严苛的要求,导致语文学习成为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对学生的成长发展产生很大压力。学生在这样的学习状况下,很难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对学生的学习发展有非常负面的影响。因此教师应当为学生建立正确的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下提高个人的学习兴趣,养成积极的学习心态,使学生能够在语文学习中意识到健康心理的重要性,同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养成正确的心理感受,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为学生的语文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挖掘教材内涵,找到渗透的切入点

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能够充分的挖掘教材的内涵,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教材内容紧密相连,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时潜移默化的接受心理健康,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心态。教师想要将心理健康教育全面的融入到语文教学当中,就应该找到语文教学中蕴含的教育点,从而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心理观念。同时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有效的分析,从而及时发现学生学习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教育。

例如,在教学《师生》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课堂当中的知识点为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心理健康教育对个人成长的重要意义,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品质和学习态度,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积极作用。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将语文学习与心理健康相结合,可以引起学生对学习内容强烈的探知欲,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鼓励学生对话,在表达中得到真理

教师想要深度的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展开教育,就需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对学生的基本情况有一定的了解,从而能够根据学生的行为处事预估学生的学习状态,更加全方位的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不仅要观察学生的外在表现,更要了解学生的心理诉求,充分感受到学生的学习状态,并针对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的优缺点进行全面分析,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的展开语文学习,减少学生的心理问题。

例如,在教学《明月》的时候,教师可以以课文为桥梁,加深自身与学生之间的关联,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愿意与教师进行交流,方便教师能够探寻到学生的心理状态,对学生展开更加深入的教育。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对学生进行积极引导,从沟通当中让学生发现心理健康对自身发展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学生在语文学习當中养成良好的学习心态。

(三)开展丰富活动,在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小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因此教师可以设置能够适应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活动,并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活动当中,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下感受到心理健康的意义,从而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正确的行为处事态度,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教师在展开活动的过程当中,需要重点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通过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知识,加强学生的社会竞争意识,使学生的个人素养得到全面的发展。

例如,在教学《民族之花》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语文知识为学生设置小组探究活动,学生通过与其他组员进行交流,能够有效的发现课本当中存在的重点,使学生能够对知识进行深入探究,加强了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同时也能使学生培养自身的合作意识与竞争意识。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教育过程当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有效的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当中,对知识进行深入的探索,有助于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价值观,摆正学生的学习心态。教师需要通过正确的教学方法,将心理健康教育与语文教育相融合,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当中,能够受到心理教育的熏陶,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素养,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

参考文献:

[1]徐云.论小学语文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途径[J].考试周刊,2018(99):65.

[2]梁宁燕.浅析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J].读写算,2018(32):146.

[3]杨丽.浅析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8(11):198.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