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教学实践与思考

2021-07-13蔡蓓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22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蔡蓓

【摘要】体育运动不仅能帮助学生保持身体健康,还能在多方面提升学生的能力。体育核心素养是新课程背景下提出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概念,可以在小学阶段充分完成立德树人、体育育人、学生个性化发展的任务。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训练主题,构建开放多样的课堂,并对学生的多元学科能力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体育;教学策略

引言:

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教学不仅有助于学生运动能力和身体素质的提升,还会让学生慢慢感受到体育运动的乐趣,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可以多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制订教学计划,并给予学生一些相应的运动指导,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学习收获更加丰富,进而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教学目的[1]。

一、简述体育核心素养

体育核心素养的理论基础为:一元论、现象学、存在主义三种哲学对其的启示。它主要由三个方面构成,即:运动技能、健康行为、体育品德。它具体反映了体育这一学科的独特魅力和具体能力。它是在父母先天遗传的基础上,通过后天具体的教育和体育环境逐渐形成的。体育核心素养中的运动能力主要包括体育展示与比赛的能力以及体育认知。健康行为包括健康知识的掌握情况、体育锻炼的意识和具体习惯等[2]。体育品德主要包括体育精神、体育道德、体育品格。体育核心素养将根据体育课程、教学实践、学习评价等内容作为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体育是小学阶段的重点教学内容,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增强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形成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二、指向核心素养的小学体育教学实践策略

(一)增加体育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体育游戏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体育教师根据具体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增加轻松、有趣的游戏环节,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团队协作能力,还能丰富体育课堂的内容,助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3]。

以“穿山引水”的游戏为例。将学生分为人数相等的两队。每队再均分为两组。两组同学相对而战,双手相握举过头顶。在排尾的学生向前跑步并重新搭建山洞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进行沟通,确保山洞不会“塌陷”。学生需要及时观察前一对学生是否钻完山洞,否则不能提前开钻。在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专注意识。在教学中增加体育游戏,有助于培养体育核心素养中的体育品格。

(二)借助信息技术,构建多元课堂

体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紧跟时代潮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丰富小学生的学习体验,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为了培养小学生的体育兴趣,体育教师需要在理论教学方式上进行创新,借助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利用多媒体的动画演示功能,直观逼真的再现体育技术动作的动态变化过程,把单调枯燥的体育知识具体化、形象化,吸引小学生的视觉和听觉,深化小学生对运动要领的理解和掌握。在新知识的导入阶段,小学体育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小学生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用小学生熟悉的日常活动场景,引导小学生进入到体育知识的学习中。在体育学习中,小学生出错是在所难免的,为了及时纠正小学生的错误,减少存在的安全隐患,体育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把正确的动作和错误的动作放在一起制作成课件,并用突出的颜色或声音将出错之处进行显示,让小学生一边看,一边进行对比和分析,规范小学生的体育动作。

(三)延伸体育教学,融入核心素养

现在越来越多的小学体育教师不再拘泥于传统的体育教学内容,而是在体育教学中进行适当的拓展和延伸,注重小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促进小学生体能、智能和技术的全面发展。传统体育理论教学依托于课本知识,教材中有什么,体育教师就讲什么,很少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师要深挖教材内容,对体育教材进行重新整合,探究教材知识的背景、挖掘与教材知识相关的衍生练习,丰富小学生的体育知识。

体育学习不能局限在课堂上,体育教师要引导小学生把体育运动当作生活中的一种习惯,把体育教学融入课外实践活动中,引导小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练习自己的弱项,提高自身的体育技能。在课间活动中,可以引入團体操或者花式足球等,深化课堂上所学的体育知识,探究运动技巧,使小学生形成终身体育运动意识。知识来源于生活,体育知识也是如此,小学体育教师要注重体育教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把体育教学向生活延伸,在社会生活、大自然中感悟和体验体育知识,升华小学生的体育素养。

(四)让学生掌握必要的运动健康知识

在小学阶段,教师应给学生讲解一些相关的运动健康知识,让学生认识到人体的基本构造,了解身体运动的动作原理,以在出现一些突发状况时能够灵活处理与应对。教师可以循序渐进地展开这个教学过程,并根据具体的训练内容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与此同时,教师还要慢慢加强对学生良好运动习惯的培养,让学生不仅能掌握正确的运动方式,还能够明白一些运动方法和原理,可以更加科学地进行体育运动,并在运动过程中获得身体素质的提升。

首先,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如引导学生在运动前进行热身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应结合人的肌肉、身体运动机理等让学生明白为何在进行体育运动或者开展体育赛事之前要进行热身运动。又如,在体育运动结束后,学生不能马上喝水,尤其是冷水,因为马上喝水会增加心肺压力,严重者可能会导致休克。教师要将这些知识传达给学生,并指导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加以践行。此外,体育教学中还有很多和运动相关的生理健康知识,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体育活动的展开过程,潜移默化地向学生渗透。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还可以帮助学生在运动中有更好的综合表现,让学生更充分地体验到运动的乐趣。

结束语

总之,为了深入推进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切实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各个学校应创建丰富高效的校园体育活动,丰富体育课的内容,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兴趣,增强课堂效果。

参考文献:

[1]颜纯富.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方法的改进措施[J].读写算,2020(28):170.

[2]刘子梅.浅析核心素养视域下的小学体育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0):106.

[3]王芳.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体育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探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0(09):94.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