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021-07-13郭顺珍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23期
关键词:改善小学语文效果

郭顺珍

【摘要】语文是我国基础教育教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的有效学习中,学生可以获得基本的知识、方法和技能,形成良好的语言能力和综合素养。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必须把重点放在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上,让学生实现高效的语文学习。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重视课堂提问环节、开展小组讨论教学、发挥信息技术作用、优化课堂评价环节等四个维度系统分析了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方法和科学策略。

【关键词】改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果;策略。

受到诸如应试教育等传统观念和思想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师过去往往把课堂教学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上,一味地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使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和信息,逐渐丧失了学习兴趣,也造成整个语文课堂的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率。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彻底摆脱传统观念和生性思维的束缚,走出传统教学模式的误区,从实际的学情出发,推动课堂教学方法的改革,最终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真正的提高。

一、活跃学生的思维

分组讨论能保证课堂教学的生动、活泼,从而获得更理想的教学效果。为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努力推进小组讨论教学的开展与实施,使学生从个体的分离与竞争转变为相互合作的竞争关系,鼓励和引导学生以4-6人一组的形式展开对某一问题或知识点的探究、沟通、互动与交流,实现思维碰撞与优势互补,使学生的学习思路得到最大程度的拓展,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内容,顺利解决问题,实现课堂教学效果的优化提升。

比如,在教授《蝙蝠与雷达》时,这篇文章就属于科普类文章,这对小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学习兴趣,因此,笔者就根据这一特点,开展了小组讨论学习活动。组员分配好之后,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安排讨论任务,让学生明确讨论目标,然后,我会把上课时间交给学生,让学生围绕任务进行讨论,在此过程中,学生开始围绕蝙蝠和雷达的关系展开讨论,同时引出人类其他物种的产物,并说出人类是从哪种动物那里得到灵感而发明的。通過开展小组讨论式教学,活跃学生的学习思维。

二、增强学生学习自信

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和行为的直接反馈,是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重视和重视课堂评价环节,改变以往单一的成绩评价模式,尝试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元评价方法,以保证评价的形成性和科学性。另外,教师应增加学生自评与互评的内容,让学生参与评价过程,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客观地认识自己的优缺点,树立学习自信,从而有效地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比如,当教授《爬山虎的脚》时,多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忽视课堂评价环节,导致学生学习自信心下降,为了重新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笔者对课堂评价环节进行了优化。例如,笔者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发挥其主体性作用,然后,笔者给学生一个展示的空间,根据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评价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自信心。通过优化课堂评价环节,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三、激发学生的认知

只有紧紧抓住课堂提问这一关键环节,才能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去探究,促进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密切关注课堂提问环节,根据语文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巧妙地设置问题的内容和形式,并在适当的时候向学生提问,进而创造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制造悬念,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认知,促使学生在问题驱动下主动思考、分析、探究,深入体验知识的形成、发展。

比如,在讲授《精卫填海》时,课文是根据我国传统文化故事改编而成,主要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意志,课结束后,笔者先让学生自主阅读,初步体会到精卫不畏艰难险阻、坚持不懈的精神。接着笔者又根据课文设置了提问环节,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问题如下:精卫要填海到哪里?精卫用什麽来填海?一提问题,同学们就立即围绕问题展开思考,通过对问题的分析,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更加深刻。由此,笔者注重课堂提问环节,启发学生的认知。

四、优化感性认识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迅速发展,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得到应用与普及,从而有效地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和手段的不足,发挥了巨大的优势和作用。小学语文教师应善于运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将语文知识以图像、动画、电影等形式表现出来,创造出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使整个课堂变得多姿多彩,从视觉、听觉等多层次上刺激学生的感官,优化学生的感性认识,有效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比如,在教授《观潮》时,这篇课文主要叙述了笔者观看钱塘江大潮时所见所闻的情景,通过初步阅读,学生可以初步了解钱塘江潮水的壮丽气势,为进一步优化学生的感官认知,笔者借助信息技术,展开教学。课堂结束后,笔者结合信息技术为同学们播放了钱塘江涨潮时的情景录像,让同学们通过直观的画面增强自己的理解。由此,笔者发挥信息技术的作用,优化了学生的情感认知。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基础和关键,只有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能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应积极转变观念,更新观念,抓住素质教育的核心与实质,从实际的学情出发,实施各种创新策略,从而全面推进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创新与转型,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最终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真正提升。

参考文献:

[1]常荷燕,赵长林.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探索[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7(29):124-125+181.

[2]刘秀媛,刘秀珍.试论创设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7,4(19):128-129.

猜你喜欢

改善小学语文效果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抓住“瞬间性”效果
城市道路下穿立交排水设计研究
浅谈我国高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徐州市云龙湖健步走运动的调查分析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