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素养下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的有效思考
2021-07-13金丽娟
金丽娟
【摘要】随着新一轮高中政治新课程的实施,围绕着核心素养的培养和主题化的问题展开了一股新的研究。在新一轮的新课程改革中,高中政治理论课被定位为“活动性”的课程,而主题化的“主题”则是一种新的“实践”。要将中学政治课办成“活动性”的课程,就需要在主题化的环境下,设计出有组织的、系统化的问题和活动的任务,让学生主动体验、体验社会,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得到发展,促进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高中政策;核心素养;议题式教学;应用困境
前言
新一轮的《新课程标准》的主要内容是:在新一轮的《新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将学科内容与活动结合起来。以此为基础,开展主题式教学已引起教育界和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核心素质的培养。主题式教学是为了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学生被动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积极参与和探索。本文旨在从主题式教学的角度,探讨主题式教学在核心素养下的问题式教学,从而丰富与此相关的理论,有助于一线教师认识到目前议题式教学的现状,转变教学方式,为议题式教学设计提供一些参考,推进议题式教学的应用。
一、议题式教学现状
(一)议题和问题的界限模糊
议题既承载着模块知识,又要架起问题情境与活动任务、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联系。由此可见在议题式教学中对于议题的设置要求很高,没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功底,教师很难设计出高质量的议题。很多教师设置的议题都比较随意,更多的是体现教学内容或教学情境的问题而不是议题。且从议题形式上看有些是主题而不是问题;而从内涵上看问题仅仅包含着学科内容或具体问题的解决,相对具有封闭性;而议题则具有开放性、思辨性,体现对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只能说在议题之下可以以问题为导向,串联起教学环节,推进教学进程,但不能把议题设置成问题。由此可以看出当前教师对议题和问题的区分界限还比较模糊。
(二)处境尴尬
对于高中政治学科来说,议题式教学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将高中思想政治课打造成活动型学科课程。因此自新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学界众多专家、一线教师高度赞扬议题式教学在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方面的作用,自此掀起了对议题式教学的研究热潮。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议题式教学对于很多一线教师来说就像一个“烫手山芋”,在其常态课教学中议题式教学并没有实质性的推进。大部分教师包括年轻教师并没有经常采用议题式教学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大部分教师经常采用的教学方式是讲授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除此之外,在对教师进行访谈的过程中,不少教师也表示在常规的教学中较少使用议题式教学,并且很多教师对未来是否会经常采用这种教学方式持观望态度,表示会看情况决定。这种情况下议题式教学出现了窘境。议题式自身还存在很多不足,加之其尚处在发展探索阶段,所以当前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议题式教学处于“叫好不叫座”的窘境。这种尴尬的处境不利于议题式教学的发展,也不利于高中政治学科的发展。
(三)课堂驾驭生硬
在课堂中教师对议题式教学的驾驭程度如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然而当前教师的课堂驾驭程度普遍生疏化,具体表现是议题式教学设计缺乏系统性,在开展议题式教学课之前教师必须要统筹规划,谋篇布局,做好教学设计。而从实际的教学中议题活动设计上缺乏逻辑性,没有对应学科内容,设计层次性的活动。大部分教师的教学设计缺少活动线、任务线、情境性的逻辑穿插,导致很多教学设计的呈现比较零散,缺乏系统性。虽然设置议题和议题情境,但是议题活动、议题任务、议题评价等教学环节却不知所踪,教学环节的衔接生硬,过渡不自然,教学环节的预设不充分,导致教学环节紊乱。
二、实施议题式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要学会循序渐进
教师的主动担当和积极作为,对议题式教学的推进,无疑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求教师紧跟新课程改革的浪潮,循序渐进地推进议题式教学。教师可在常态课教学中,每个教学单元安排一到两次议题式教学课,周而复始,循序渐进地提升议题式教学的质量,等积累到足够经验之后再增加议题式教学的次数。对于教学活动的安排可以简化但不能简单,知识点有重合的教学内容可以整合在一起,节约教学时间,在安排的课时范围内完成教学活动和教学任务。
(二)选择合适的议题
议题式教学的实施,其核心是议题的确定。以上分析表明,议题式教学与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议题式教学以核心素养为中心,议题式教学是培养核心素养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在开展议题式时,应以核心素养为基础,选取议题。
(三)加强深度学习
议题式教学就是指向深度学习和高阶思维的教学方式,这意味着主议题下的子议题和支撑议题的任务活动需要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环环相扣,让学生在活动中理解知识并应用知识,最终达到实践创新的目的。这实际上与政治学科能力结构“学习理解—实践应用—创新迁移”不谋而合。为了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教师将议题划分为情境线、任务线、活动线三个层级。
(四)强化辨析式学习
引导辨析式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引导方式,它能为学生提供积极的价值导向。辨析式的学习,是在一个开放的主题下,由教师设定一个有价值的矛盾的事例,让学生经历辨析和探索的过程,从而提高对事物的认识,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并建立起正确的三观。通过主题化的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判断、选择,达到以学生为中心的价值观导向。
三、结语
随着高中政治新教材逐步在全国各省市使用,议题式教学模式也被提出并且推广到实践教学中来,但是受各个因素的影响,在实践开展过程中存在一些困境,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用度不高,议题和问题之间界限模糊、议题式教学课堂驾驭生硬、实践效果不理想,在很大程度上对议题式教学的推广带来了限制。基于这种情况,教师要不断地探究与实践议题式教学的解决方法,积极地顺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实现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周凤基.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议题式教学研究[J]. 新课程,2021(23):28.
[2] 林幼妹.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政治议题式教学探讨[J]. 课堂内外(高中教研),2022(1):124-125.
[3] 李闖. 以落实高中政治学科素养为目标的议题式教学策略探讨[J]. 读与写,2021,18(2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