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院儿科门诊输液室15名护理人员静脉输液相关KAP水平现况及干预策略

2021-07-12河南省郸城县妇幼保健院477150陈霞

首都食品与医药 2021年12期
关键词:职称层级儿科

河南省郸城县妇幼保健院(477150)陈霞

静脉输液作为临床主要给药途径,亦为临床护理人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加之其为治疗过程中高发不良事件环节,因此对护理人员静脉输液技能需求性较高[1]。儿童因年龄较小、依从性较差、血管短细等特征,对静脉输液恐惧感更强烈,更易诱发护患纠纷。儿科护士作为静脉输液直接操作者,相较于医院其他科室,工作力度更大、安全隐患更高,工作压力更大[2]。因此,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自身对静脉输液知识、行为、态度(KAP)为提高优质护理服务的基础。KAP作为护理理论干预措施之一,以认知、动机为基础、推动行为转变为主的理论模式,可保障护理人员树立正向态度、掌握丰富知识[3]。此外,目前研究多为护理人员KAP水平现状调查,对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专科静脉输液KAP水平调查较少。因此,本研究选取我院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旨在探讨其静脉输液相关KAP水平的相关影响因素,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15名(2019年1月~2021年1月)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女性;年龄21~43岁,平均(32.69±5.10)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下8名,本科及以上7名;职称等级:护士9名,护师4名,主管护师2名。纳入标准:取得护士执业证书;从事儿科护士工作≥1年;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进修护士;实习护士。

1.2 方法 建立调查问卷小组,统计参加本次研究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一般资料(年龄、文化程度、职称、职务等),研究小组成员根据我院实际情况拟定KAP理论调查问卷,其中知识部分包括导管置入、维护方法、消毒面积、静脉输液常见并发症等8个条目;信念部分包括工作态度、对规章制度满意度等17个条目;行为部分包括静脉输液质量控制、操作时间、治疗学习等23个条目,每个条目1~5分,总分48~240分,分值越高,知信行行为水平越好。本次研究均为匿名调查,填写前研究小组成员向被调查者讲述此次调查意义,征得同意后,采用网络平台自动生成问卷调查二维码,被调查者扫码填写。

1.3 观察指标 ①KAP评分。②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静脉输液相关KAP水平单因素分析。③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静脉输液相关KAP水平多因素回归分析。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多重比较采用LSD-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通过Logistic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KAP评分 本研究中15名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KAP评分为(206.39±15.96)分。

2.2 单因素分析 15名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不同年龄KAP评分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根据不同工作年限、学历、职称等级、护士层级、儿科静脉输液专项培训KAP评分,存在明显差异(P<0.05),见附表1。

2.3 多因素回归分析通过Logistic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工作年限越高、学历越高、职称等级越高、护理层级越高、曾参加儿科静脉输液专项培训均为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静脉输液相关KAP水平的保护因素(P<0.05),见附表2。

附表2 多因素回归分析

3 讨论

儿童作为特殊群体,具有年龄小、依从性差等特点,生病时反复疼痛刺激,可诱发急性应激、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损伤等近期或远期严重后果。相关研究发现,患儿早期静脉输液中存在较多问题,且多数问题均与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知识掌握度、操作水平关系密切[4]。因此,如何提高静脉输液质量,预防输液风险事件发生,成为临床关注重点问题。

静脉输液作为专科护士必备的熟练操作技能,是医院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减少意外事件发生的必要条件,因此,有效加强静脉输液管理,对保障患儿安全具有重要意义[5]。本研究通过Logistic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工作年限越高、学历越高、职称等级越高、护理层级越高、曾参加儿科静脉输液专项培训均为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静脉输液相关KAP的保护因素(P<0.05)。可能因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工作年限、学历与静脉知输液知识掌握度关系密切,其工作年限越长、学历越高、其知识掌握度越高;儿科门诊输液室护士所接受理论知识及培训机会相对较少,而主管护士临床时间操作能力较强,理论知识掌握扎实,相关培训与学习机会较多,加之静脉输液相关知识掌握度较高,可提高KAP水平;不同层级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对静脉输液相关知识掌握度参差不齐,直接影响输液质量,且易存在较大安全隐患[6]。

针对上述相关影响因素,临床可制定相关干预措施,具体操作如下:①建立儿科静脉输液治疗专科小组,小组成员均经系统培训,且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对静脉相关知识掌握度良好,小组成员根据问卷调查情况及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层级,应针对不同层级护理人员,开展针对性培训,内容可重点讲述静脉输液治疗相关标准、流程、意外事件处理等,促使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可逐步掌握静脉输液质量标准,提高护理质量,达到规范化、专业性的目的;②实施老带新或协助具有丰富经验儿科护士协助穿刺等人员弹性调配机制,减少意外事故发生,确保医护人员患儿安全[7]。

综上所述,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静脉输液KAP相关影响因素较多,工作年限长、学历高、职称等级高等均为儿科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静脉输液相关KAP的保护因素,因此,临床可根据上述影响因素给予针对性干预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

猜你喜欢

职称层级儿科
我国儿科急诊医学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科室层级护理质量控制网的实施与探讨
军工企业不同层级知识管理研究实践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基于军事力量层级划分的军力对比评估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学术造假将被撤销职称并记入诚信档案
《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让学术造假撤销职称有法可依
职务职级并行后,科员可以努力到哪个层级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第二届编委会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