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顺应论视角下《没有秋虫的地方》中修辞效果的传译

2021-07-12

大众文艺 2021年2期
关键词:秋虫译文译者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浙江宁波 315300)

一、引言

散文具有“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逐字翻译会显得文本晦涩生硬,翻译腔浓重,让人难以理解,更不用说传达出文字背后的内涵。但以顺应论为理论依据,能让译者在内外部因素的双重驱动下,不断对语言和结构进行调整,从一系列不定的可能性中选择出较为合适的语言结构和策略,才能在目的语中高度还原出散文的“形散”和“神美”,并传达出作者想要表达的内涵。

二、理论框架

比利时国际语用协会秘书长维索尔伦是提出顺应论的第一人,该理论指出人们运用语言时,会先考虑源语和目的语中内外部的各种因素,再在不同意识程度下做出相应的语言选择,从而达到交际的目的,其包含以下四个方面:语境顺应(语言的选择和使用过程中要考虑的内外部因素)、结构客体顺应(须涉及各语言层次及其语言结构原则)、动态顺应(语言选择和使用过程中不断作出调整和变化)和顺应中的意识凸显(译者对语言选择的意识程度关系到读者对文本的接受和理解程度)。李捷,何自然和霍永寿(2011)表示语用学是“联系语言现象在诸种活动形式中的使用,从认知、社会和文化入手对语言现象的综合性观照”,顺应论作为语用学的分支,由此奠定了该理论来源和理论视角。

三、研究现状

翻译是一种跨语言交际行为,为了使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意图,王建国(2005)认为会采用动态顺应。维索尔伦(1999)认为传统语用学缺乏有机联系,顺应论指导译者将源语转化成目的语,因其具有“变异性、协商性、顺应性”。廖晶、施红梅(2005)认为更重要的是译本的接受程度,因为译者和读者借助于文本中的语境,立足于物理层面、心理层面、精神层面,最后才能达到跨语言交际这一目的。

李文秀(2017)认为修辞效果的传译可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如直译、意译。直译同时忠实原文和译文,直译即文意相对,意译要求译者在完全理解源语的基础上,用更为合适的措辞进行翻译。而谭卫国(2003)还提出了活译法,将直译意译相结合。在顺应论的指导下,以上述翻译策略和方法为指导,译者不断对语言和结构进行调整,不仅能完成散文中修辞效果的传译,还能保留并传达出散文背后的中心思想和深刻内涵。

四、译例分析

《没有秋虫的地方》是叶圣陶先生早期写的一篇散文,借景抒情。文章中运用到了大量的修辞,比喻、拟人、对比、排比等,一方面描绘了记忆中秋虫鸣曲的场景,与现实中无秋虫无鸣曲的寂静秋天形成了鲜明对比,凸显出作者内心的寂寥之情,另一方面讴歌了“秋虫绝响”,表达出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引起了读者的深刻反思和共鸣。文章行文如诗,倾谈他心中“心如槁木不如工愁善感”的人生哲理。

例一 比喻

原文:井底似的庭院……

译文:The courtyard is as still as the bottom of a well...

治疗后2个月,釉质脱矿、牙周组织破坏、牙根吸收、黏膜溃疡、牙齿松动、牙髓反应的发生率两组间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641,P<0.05)(表3)。附典型病例临床照片(图1~2)。

原文中“庭院”是本体,“井底”是喻体,描绘出了庭院的枯燥无趣,作者好像井底之蛙,被囿于一方狭窄的天地。在译文中本体和喻体并未改变,译者采取了贴近原文的翻译方法。译者翻译时,在语言选择和语言层次方面极大程度顺应了原文,即满足了顺应论中的语境顺应和结构客体顺应。原文的喻词为“似”,是暗喻喻词,而译者在英文语境中作出了灵活的调整,译成了“as...as”,直白地将暗喻转为明喻,不似源语那般低调含蓄,符合目的语读者的认知习惯,即满足了顺应论中的动态顺应和顺应中的意识凸显性。“still”表示寂静的,是作者的增译内容,更为直白地描绘出庭院生活的枯燥乏味,突出作者的无聊之感。

例二 拟人

原文:秋虫早已避去唯恐不速了。

译文:Insects have long been keeping clear of a place like this.

原文运用了拟人这一修辞,赋予秋虫以人的心态和行为能力,描绘出秋虫主动远离枯燥乏味的生活,“唯恐不速”这个四字结构表达了其迫切程度。没有感情的昆虫尚且远离,更何况是感情丰沛的作者,作者借秋虫表达内心对无趣生活的不满。译者采用了归化,使译文更靠近目的语读者,大大提高了读者的理解程度,即满足了顺应论中的意识凸显性。且译者灵活运用现在完成进行时态,作者借秋虫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敬而远之的态度,译文基本复制了这一感情色彩,即满足了顺应论中的语境顺应。译文加入了“long”更是加重了语气,将“避去”译成“keep clear”,比keep away程度更深,有种生怕再与这枯燥生活有沾染的情感色彩,上述都是翻译过程中的调整和变化,即满足了顺应论中的动态顺应。

例三 对比

原文:所以心如槁木不如工愁多感,迷蒙的醒不如热烈的梦,一口苦水胜于一盏白汤,一场痛哭胜于哀乐两忘。

译文:...being sentimental is better than apathetic, having a warm dream is better than becoming a living corpse, drinking a bitter cup is better than a cup of insipid water, having a good cry is better than being insensitive to both sorrow and happiness.

原文用了四组对比,是全文中典型的排比句和抒发情感的亮点之处,句式工整,描绘出作者对生活乃至人生的感慨,哪怕眼前的现实给自己带来了伤感,但总好过对这一切变得麻木。译者用四个“is better than”将内容紧凑联系到一起,第一组对比采用了归化,把“心如槁木”和“工愁多感”这两个四字结构译成“apathetic”(无动于衷的)和“sentimental”(多愁善感的),不追求对成语的逐字翻译,取其意象并立足于读者的接受程度进行翻译,即满足了动态顺应和顺应中的意识凸显性;第二组对比为偏正结构,采用了意译,译成动名词组合,将“迷蒙的醒”译成“a living corpse”,意为行尸走肉,更进一步描绘出了“迷蒙的醒”着的世人的精神状态,在语境上依旧顺应原文,即满足了语境顺应和动态顺应;第三组和第四组的译文在处理上高度相似,采用了归化,将原文的量词+名词处理成主表结构,句式工整对仗,思维上更为靠近读者,即满足了动态顺应和顺应中的意识凸显性。

例四 排比

原文:它们高、低、宏、细、疾、徐、作、歇……

译文:Their performance, with a voice high or low,sonorous or piping, quick or slow, sustained or suspended...

原文中四对成对比关系的词汇构成了排比,用简单的八个字,描绘出了秋虫合鸣的热闹景象,充满了动态感和画面感。译文采用了直译,也用了四对互相对比的词汇,完全顺应作者的视角和写作手法,在语境和句法层面上极大程度顺应原文,即满足了顺应论中语境顺应和结构客体顺应。且在描绘出原文画面感的同时,还原了散文的形散神聚,还能向读者传达出画面的神韵和文字带来的活力,译者在语言选择过程中不断调整,即满足了顺应论中的动态顺应。作者用词考究,“疾、徐”有古文的神韵,译者并未逐字翻译,而是直白地译成“quick or slow”,更能为读者所接受,即满足顺应论中的意识凸显性。最后一组词汇,译文采用了两个sus开头的单词,在满足结构美、意境美的同时满足了音韵美。

不论译者采取了何种翻译方法或策略,都不能离开顺应论中的某一项或多项内容的指导,翻译出的文本也不是译者随心所欲的结果。译者从读者认知环境、译本时代背景、翻译的交际目的等多方面综合考虑,在翻译过程中遵循顺应论的语境顺应、结构客体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中的意识凸显性,最后才能完成修辞效果的传译,而不论何种翻译策略,都是其动态顺应过程的结果。

五、结语

本文以张培基译文为例,对《没有秋虫的地方》一文中修辞效果的传译进行了分析,借其中的四种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对比、排比)的处理,分析在内外部因素的驱动下,顺应论是如何在其中得到体现和运用。以顺应论角度分析,译者忠实于原文,在内外部因素的双重驱动下,能在译文中传达出同样的中心思想和感情色彩,并未破坏散文的形散神聚这一特点,能为其他译者在处理相同问题时提供借鉴和指导。

猜你喜欢

秋虫译文译者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流淌的秋虫清音
向日葵
细观察,巧立意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弟子规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山中失眠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