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小说的主流化再造
——以电视剧《鬓边不是海棠红》为例

2021-07-12

大众文艺 2021年2期
关键词:网络小说戏曲

(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 430070)

2020年3月,由黄晓明、尹正联袂主演,改编自同名网络小说的民国传奇情感剧《鬓边不是海棠红》(以下简称《鬓边》)登录爱奇艺平台。

该剧一经播出,立即引起了广泛好评,收获了豆瓣8.1分的高分点评,荣获第26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2020)电视连续剧最佳中国电视剧、电视连续剧最佳编剧(改编)、电视连续剧最佳摄影、电视连续剧最佳美术四项提名,包揽横店影视节第七届“文荣奖”“最佳电视编剧”,“最佳美术指导”两项大奖,成为网络小说主流化再造的成功典范。分析《鬓边》的成功,从中窥出网络小说主流化再造的成功经验,对推动网络文化的大众审美与时代主旋律的协调发展,促进文化市场的繁荣都有一定借鉴意义。

一、《鬓边不是海棠红》是如何进行主流化再造

《鬓边》原著小说原是一部网络文学作品,其受众主要为年轻阅读群体,与其他主流受众尚有一定距离。要把《鬓边》成功改编为电视剧搬上荧幕,就必须立足于故事本身,做到既尊重作者意志,保留故事内涵,又能升华故事主旨,表现主流价值观。

1.故事性与时代性的交融

凡故事不能脱离时代背景,脱离时代的故事必定缺乏可供推敲的空间。在剧中,《鬓边》剧组尽可能多角度从细微之处去展现故事的时代背景,让观众对故事感同身受,身临其境。从服装道具的设计,到取景拍摄的布景,都具有独特的时代风貌。细节化的设计体现在人物身上:商细蕊戏前吃的肘子,和程凤台一起常去的西餐厅,都立足细微,刻画人物性格,反映民国时中西文化交织对日常大众生活的影响。

不同于以往改编剧本,《鬓边》并没有全方位完整还原故事的全貌,而是跳出故事框架,以多角度展现人物故事来吸引原著粉丝,用时代主流化视角,重新审视故事和人物。

在改编中,《鬓边》剧组注重故事内核创作和人物魅力彰显,特别是故事的主题性和人物行为逻辑的合理性。故事背景设定为民国时期的北平,围绕爱国商人程凤台和一代名伶商细蕊两人在动乱年代相知相交,爱家爱国的传奇故事,凸显了国家危亡中的个人取舍和大局义利。

通过故事情景的合理展现,《鬓边》剧组成功挖掘出了故事中人物的特点和魅力,创造了改编剧本的新范式。

忠于故事本身核心的脉络,摒弃其中的不足部分,取舍得当,这样的做法既能保留故事的精华部分,又能帮助观众加深对故事的理解。而故事性与时代性的水乳交融,也充实了故事的内涵,加深了观众对个性化人物印象,促进了《鬓边》网络化玩梗的需求,有效推动了流量化出圈。

2.人物塑造与人物关系重构

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提出了“扁形人物”和“圆形人物”两个概念,指出扁形人物注重人物某一性格特征的强调,按照一个简单的意念或者特征被创造出来;而圆形人物则有着一种新奇感,并以一种令人信服的感受使人感到意外。

《鬓边》人物成功塑造表现在圆形人物和扁形人物两种手法的结合运用,既塑造了北平城梨园人物群英荟萃的整体风貌,又完成了部分人物的个性化展现。

在扁形人物塑造方面,《鬓边》通过不同配角一些个性化的标签,短短几幕里就成功塑造出其人物形象。例如,剧中保留了上至军阀、官僚、商人,下至乞丐、戏子等原著小说人物形象,以不同人物的语言、穿衣打扮等将每个人物还原,贴合故事氛围。部分人物的塑造中,该剧又采用了圆形人物的塑造方法,将作者笔下的北平梨园中各种性情的戏子一一刻画。动乱时代被命运左右,不同的戏子又呈现出各自的性格和特色,有温和儒雅的宁九郎,性情刚烈的侯玉魁,也有小人嘴脸的四喜儿等,都有各自鲜活的一面,让人印象深刻。这些人物形象不是单薄的标签印象,更有圆形人物令人意外却依旧使人信服的行为逻辑。两种塑造手法的灵活运用,成功完成了影视化改编中人物塑造的重要命题。

其次,人物关系的合理化重构,有助电视剧更好通过故事情节,集中力量展现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构建符合大众审美的故事内容。该剧选取主要人物进行多维度刻画,并围绕主要人物,合理构架人物脉络网。不同于《镇魂》《陈情令》等网络小说改编时保留原著小说中主角之间人物关系的展现方式,《鬓边》几乎摒弃了主角程、商二人原有关系,扩大了程凤台与妻子的异性故事线,将主角之间的感情超脱为乱世相逢的知己之情,因戏相知,志同道合。也与其他网络小说改编时面临的窘境不同,剧中商细蕊敬重程凤台的坚定,程凤台则珍重商细蕊对戏曲的痴情;程、商骨子里的刚强不屈,成为两人内心共通的部分。两人相交,是一种精神上的互补和相知。丰富的时代背景,将这种知己之情表现得更加充盈。

对于次要人物的重构,《鬓边》则更注重故事的联系性,如剧中补充了络子岭的土匪群像刻画,丰富古大犁的人物性情。补充陈纫香这一人物,以陈、商两人的互动情节更好展现两人不同的戏曲观念,补充程凤台修筑留仙洞隧道的过程,展示了样式雷为代表的传统手艺人在家国面前的坚持,进一步深化了程凤台爱国商人的形象。

二、《鬓边不是海棠红》的再造好在哪里

《鬓边》剧组通过在情节上展现出时代性和故事性的结合,合理塑造人物和人物关系,帮助该剧巧妙完成了主流化的再造。

1.叙事:戏里戏外人生起落

《鬓边》讲述了民国北平梨园故事,以戏曲题材为主线,把京剧昆曲等名段化为情节起伏的段落,多数戏曲内容都与情节相关,两厢映照,表现主要人物的人生起落,命运际遇,具有象征性和代表性。

作为戏子,商细蕊台词在表情达意中经常出现戏曲故事,选择曲目表演时,也暗含自己态度。例如,他选择一出《救风尘》,陈述对师姐的不满,暗指师姐不守信用;和俞青一起演绎的《潜龙记》,则暗示对刘汉云之流的不满与怨愤;面对日本人的威逼,他唱了《战金山》,表达自己与程凤台一同抗日的决心与毅力。

在主角之间人物关系的推进中,戏曲的曲目也起到了暗线的作用。程、商二人相遇之初,一出杨贵妃,商细蕊演绎出那份痴绝的态度,深深打动了程凤台。缘起一段因缘际会,商细蕊又用《小凤仙》中蔡锷将军和小凤仙的这种相知相遇之情,酬答了程凤台一片知己之情,情真意切,戏里戏外精妙融合。

在表现次要人物命运中,戏曲的作用也十分显著。陈纫香从小被舅舅抚养长大,因自己的天分和努力,成为戏班里的台柱。不同于商细蕊的爱戏成痴,陈纫香只把唱戏当作职业,而把爱情作为追求。在被迫和女友分手后,他登台唱了尤三姐。戏中尤三姐为爱痴狂,到死方休,戏外陈纫香为情而死,最终也在演出时拔剑自刎,因情而终。戏里戏外,戏曲情节与人物遭遇相互映照,突出了该剧“戏如人生”的潜在内涵。

2.价值观:主流正能量传播

《鬓边》还把视野投向了更为广阔的文化传承上,增添了作品的深度。该剧依托传统戏曲文化,以故事化的手法,艺术化地展示给大众,反哺传统戏曲文化,收获年轻一代对于戏曲的兴趣,为其他传统文化的传承做示范作用。

除了激发大众对于传统戏曲文化的兴趣,《鬓边》展现的北平梨园群像也体现了一代戏曲人不畏强暴,对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热忱,正是戏曲文化的精神内核所在。

《鬓边》把握时代背景的主题,开篇即抓住1933年北平城的特点,勾勒出各方势力交织,政局混乱,世道动荡的局面。以程凤台为代表的爱国商人,不与汉奸势力妥协,暗中筹集辎重,支援抗日前线,充分演绎出国人在面对国难应有的担当。商细蕊则代表梨园行内不畏强权,坚守个人操守,传承传统戏曲文化的艺人。更有俞青,身为官宦小姐出身,投身戏曲,在面临国难之时,毅然提笔写文,反对侵略和帝国主义。多重人物特点与时代背景的交融,都烘托出时代背景下值得提倡的主流价值观念,具有正能量的导向作用。

《鬓边》传承了戏曲文化的内容和精神,把握了主流化的价值观,相较于同期其他的网络小说改编剧,具有更深层的价值体现。

三、如何看待网络小说主流化再造的现实性

网络小说原本是大众文学的边缘领域,但随大众接受度的提高,一些网络小说IP的成功开发,对小众群体的网络小说带来了流量变现的机遇,创造了主流化的可能性。

一方面,要重视网络小说主流化再造机遇背后的价值。据统计,2019年剧集市场共计上线377部,其中IP剧占比32.9%,年热度TOP10中八成为IP剧。随着IP改编产业化的发展,剧集质量和水平都有较大提升,佳作频出;其创造的价值和流量,成为文化产业的重要产值。《鬓边》的改编,一改网络小说改编的粗制滥造特点,以故事和制作双优质打动观众,把网络小说IP改编创作水平拔高了一个层次,让大众看到了网络小说主流化正剧化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网络小说主流化再造的困境。网络小说主流化再造对编剧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目前,我国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电视剧分级制度,仍有一些网络小说比较难搬上荧幕。如缺乏合理的改编剧本,不仅损害原IP的读者群体兴趣,也会降低剧集质量,成为烂剧。当前许多利用IP流量造势,获取经济利益而缺乏价值的IP化改编,也会损害整体IP改编的口碑和信誉,从而阻碍网络小说IP整体主流化的再造。唯以内容为王,形成网络小说主流化再造的良性循环,才能更大程度提高网络小说主流化再造并被认可的可能性。

针对《鬓边》而言,一系列主流化改编符合了主流观众的审美要求,透露剧组想谋求更大主流市场的信心,值得肯定。但随着原有人物关系的改编,无法满足许多原著粉,也会阻碍该剧在圈内传播,失去庞大的原著粉观众。对主流观众来说,当知晓是一部网络小说改编剧时,会先入为主地降低关注。虽然剧组已经在尽可能地剥离原有人物关系,也往往难以达到想要的效果。《鬓边》通过主流化的审美、精美的制作看似出圈,但却没有像《镇魂》《陈情令》一样爆火,也体现了网络小说改编主流化改造面临的困境,原著还原和“主流化”犹如鱼和熊掌,难以兼得。

因此,对于网络小说的主流化再造,应当持有更加客观理性的心态,要对小说改编方式具体分析,要看到客观存在的矛盾与问题,寻求合理的解决角度与解决方案。也要把握时代主旋律,将时代流行融入主旋律的倡导之中,提升主旋律的吸引力和创造力,更好服务大众文艺建设。

猜你喜欢

网络小说戏曲
《戏曲研究》稿约
戏曲从哪里来
《广西戏曲》
大学生网络小说成瘾的干预策略浅析
我国网络小说改编为影视产品的利弊分析
用一生诠释对戏曲的爱
当网络小说逆袭之后……
歌剧要向戏曲学习
小剧场戏曲刍议
50 SHADES OF ONLINE L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