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美学视角下徽派传统民居建筑的砖雕艺术研究
——以安徽宏村为例
2021-07-12
(山东建筑大学,山东济南 250101)
宏村位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辖镇,凭借着粉墙黛瓦的建筑遗存,优美古雅的景色成为中国热门的旅游胜地。宏村背靠黄山,地形复杂,交通闭塞,因此也免受外界的干扰得以保留皖南特色的完整性。经过历史的积淀,宏村的徽派传统民居建筑散发这独有的文化魅力,而宏村的砖雕艺术在历史上占据了重要的艺术地位。
一、徽派砖雕的形成与发展
砖雕艺术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砖雕艺术指的是在建筑上的一种青砖的装饰纹样。与石雕相比,砖雕更加经济实用,操作也相对来说简单一些,因此能更多地被使用在民间的建筑当中。砖雕在民居建筑中多用在门楼,山墙,照壁等处,样式繁多,造型细腻精致,处处散发着主人的富丽奢华。砖雕主要流派有浓郁民族转世气息的北京砖雕;题材丰富,做工精良的天津砖雕;经久耐用,花色种类繁多的山西砖雕;工艺精细,造型优美的徽州砖雕、朴素典雅的苏派砖雕;纤细玲珑的广东砖雕;丰富多彩,素雅大方的临夏砖雕等。秦汉时期,砖雕艺术就表现出了杰出的艺术成就。汉代经济强盛,除了砖雕艺术还出现了画像石和画像砖等艺术来装饰宫殿。魏晋时期,砖雕艺术虽然有一定的突破,但是在表现形式上出现低迷的状态。既不像汉代画像砖一样表现题材多样,也不像后期明清时代工艺细腻精美。南北朝时期由于佛教的迅速发展,大量的砖雕艺术被应用在佛塔的装饰上。到了隋唐时期,砖雕艺术开始出现彩绘样式,技艺精湛,造型饱满,风格清新,有很强的立体感。唐代素有盛唐之称,经济繁荣,市民生活安居乐业,开始在铺地上花很多心思,大多以植物为主题。宋元时期,砖雕艺术转向精致生动发展,砖雕艺术被广泛应用在建筑设计中。宋代砖雕还出现了对称式的卷草纹,还会进行上色。明清时期的砖雕艺术达到了顶峰,明代手工艺极为发达,明式家具达到世界驰名,加上商业文化繁荣,科技的发展促进砖雕艺术的进步。明中期石雕和琉璃等艺术品开始在贵族中流行。砖雕才成为民间艺术盛行。民间艺术家把砖雕艺术与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创造了大量的具有民间传统文化的砖雕珍品,极大地促进了砖雕艺术的发展。到了清代,人们为了表示自己的富有,砖雕艺术就更加的烦琐世俗,还表达出一定的吉祥等寓意,增加了建筑的意蕴,还为砖雕艺术赋予了艺术的生命力。明清时期的商贸经济发达,徽商生意归乡后,为了显示自己的实力财力,开始在家乡花费大力人力财力建造房屋,因此就有了现在别具特色的徽派建筑,还在门窗窗户上门头大费周章打造精妙绝伦的雕刻艺术,就有了徽派建筑的三雕艺术。徽派石雕就技法上而言,一般有三种,分别是平雕、浅透雕、浮雕,在具体的表现方面很注重刀法,需要有较高的技艺水平。
《考工记》里记载:“天有时,地有气,才有美,工有巧。合此 四者,然后可以为良。”从设计美学上来看,这些雕刻艺术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砖雕艺术用很强的装饰功能,在建筑墙壁,地砖,屋檐下的砖雕艺术起着装饰作用。它还记录了历朝历代匠人杰出的雕刻工艺手法,承载着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砖雕技术是仅次于古代木雕技术的表现手法,木雕技术中流畅严谨,精巧精致的雕刻技艺在砖雕之中得到了延续。砖雕的图案来源于动植物纹样,还有些民间故事,神话传说等,砖雕艺术承载了明清时期的建筑文化内涵,砖雕艺术前期粗壮古朴的艺术风格发展到古雅精致的艺术造诣。
二、设计美学的概念
1.美学的概念
德国哲学家鲍姆加登在1750年首次提出美学概念,并称其为“Aesthetic”(感性学),也就是美学。柏拉图认为美是一种理念,中国的思想家认为美是自然。综上,美学可以是抽象的,也是现实的,它与审美人的心理生理相关,还和审美人的社会阅历,生活经历有着密切的联系。自然的美,人工的美,最重要的是要学会发现美,辨别美。
2.设计美学
设计美学是现代理论研究技术与艺术结合的一门学科,设计美学将美学的思想与设计理念结合,逐步发展完善形成一门新的学科。山东建筑大学艺术学院张惠青教授将设计美学分为本体论,功能论,审美论,技术论,文化论,风格论,符号论等七个方面阐述。关于设计美学的形,光,色,质都在我们的审美范畴之内。设计师要考虑的问题,地域文化的影响都会对我们的设计产生很大的影响,影响着我们的作品的审美逻辑。
三、砖雕艺术的形式美
1.对称与均衡
《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中国古代建筑讲究天圆地方,中轴对称,这就是中国古典建筑的对称与均衡之美。在砖雕艺术中,砖雕的图案设计也和建筑审美一样追求对称均衡的形式来表达艺术的和谐。对称会产生视觉上的舒适感,能够平衡构图,丰富图像表达的内容。在平面构成中,对称的图案给人以简单,直观的美感,是一种一览众山小的视觉体验。这种体验被完美地体现在砖雕艺术中,用于装饰徽派建筑的门楼,素雅大方。同时有些屋檐上造型优美的砖雕,那弯曲扬起的部分 还可以起到避雷的作用。
2.节奏与韵律
节奏一般指的音乐重复的音调,在艺术设计中,通常指同样的图案经过一定的排列组合所形成的新的有规律的图案样式。在宏村的徽州砖雕也呈现出节奏与韵律之美,一块砖雕艺术品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除了在砖雕的底面做了排列整齐的圆形图案装饰,还会在上面雕刻动物植物纹样来丰富场景。这些场景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完整的砖雕艺术。
3.多样与统一
多样与统一在艺术设计中也极为重要,在丰富的内容,多样的变化中还存在着统一的联系,是形式美的最高法则。徽州的砖雕艺术,有模仿植物藤蔓样式装饰花窗,还有模拟简单的几何图案来呈现窗子的样式。这些生机勃勃的雕饰都呈现在一张窗子的框架内,运用一样的材料,同样的色彩,不同的组合形式来表达砖雕艺术的装饰手法。在这些多种多样的组合模式中,也成就了砖雕艺术的多样与统一之美。
4.比例与尺度
尺度和比例的概念很相近,用来表达物体的大小和要呈现的一种视觉关系。在设计中,也会强调人机工程学。尺度关系和人的感受有很大的关系,我们拿人体作为衡量比例协调的一个重要指标。中国画讲究构图,多采用散点透视。在山水画的表现上追求气势磅礴的空间关系,通过平面的方式来表现空间的关系,比例和尺度还会和距离有一定的关系。当我们离一个物体很近或者很远时,视觉和心理所呈现的感觉是不一样的。因此,设计中的比例和尺度应该符合人体的基本要求,使得这些空间中的物品协调。徽州建筑的砖雕艺术,它会随着门楼的形式来改变砖雕图案的比例和尺度,图案的间距,图像的上下左右排列布局,无不衬托着古人的智慧。
5.象征与联想
我们一般通过一个画面或者物体联想到另一个概念来模拟人的行为思想,这就是象征的手法。一般象征指的是约定俗成的象征事物。联想就是通过一件事物,根据每个人不同的经历,会想到和自己相关的另一个事物。在华夏文明的五千年中,汉代墓室就发现了《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表现墓主人祈愿死后成龙飞天的虚妄之乡。在中国的文化里,这些美好的愿望,寄托着我们的希望。雕刻仙鹤,龙凤等图案预示吉祥。松,竹,梅等来预示高尚的品格,牡丹表示富贵等。这些雕刻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望。
四、砖雕艺术的审美论
1.砖雕艺术本体论与功能论
以砖为原材料的雕饰艺术是砖雕,它模仿石雕,却远比石雕更经济和易雕刻,而且具有石雕坚硬、耐磨、防腐等特性。砖雕艺术是一种特别的装饰手段,开始主要用于寺塔、房屋建筑等墙面的装饰,战国时出现花砖,唐宋时期开始兴盛,在明清时期更多表现形式开始流行。砖雕艺术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还有装饰功能。还代表着文化的传承,工艺的继承,中国文化的一种发扬形式。后期也出现了一些仿古砖雕。仿古砖雕需要由设计师设计图形,专人建模雕刻,然后才成型被用于批量生产。仿古砖雕运用现代的技术手法解决了古代砖雕易碎,不能批量生产等问题,节约大量人力物力资源,是现代技术和传统工艺的完美结合。更好地传承中国徽派建筑的砖雕艺术。
2.砖雕艺术符号论与文化论
因为民族和文化的不同,砖雕艺术根据地区的不同也有很大的差异性。江南民居砖雕精致雅丽,北方砖雕纹饰粗犷,岭南民居砖雕艺术具有民俗风趣。在民居砖雕艺术中,当属徽派的砖雕艺术发展最完善。徽派砖雕艺术的创作手法、装饰纹样纹和文化背景表现出徽派民居的独特风貌。砖雕源自古典建筑中的砖瓦作,西周就已经出现砖瓦的烧作工艺。战国时,开始使用青砖来建造房屋和城墙。到了两汉时期开始修筑墓室,用砖石装饰墙面。南北朝时期砖雕艺术运用在了佛塔建筑之上。而清代中期以来,砖雕艺术开始出现衰落,各种高繁复的花样,精致的仿木雕饰大量出现,已经超出了砖雕艺术本来装饰的目的,束缚了砖雕艺术的创造力的发展趋势,因此,在清代中期走向衰落。但是,这些装饰艺术很好的保存了下来,保存了那个时代的符号和记忆,在新的时代发光发热。
五、结语
砖雕艺术是我国古代民间艺术的杰出代表,表现出我国艺术的绚丽多彩。不仅记录了古代艺术匠人杰出的艺术成就,还承载了从一个时代到另一个时代的记忆。当我们看到这精妙绝伦的装饰艺术品时,也会看到那个时代的缩影。文化的传承除了言传身教和书本上的教育,还有这些文化的艺术品的存在经过岁月的洗礼在时光里留下灿烂的光彩。如何保护好我们的文化,继承与发展我们民族的精神内涵,是当代社会我们要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