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构图艺术阐述
2021-07-12
(吉林艺术学院 设计学院,吉林长春 130021)
中国山水画具有独特的意蕴和特色,其追求自然之美,但并不是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绘,而是借助构图对山水、思想进行巧妙地融合,既能够突出山水景物的意境,同时也可以表达创作者的情感和思想。在整个山水画创作中,构图是不可缺少的艺术形式,它影响绘画作品的整体格局,也反映着山水画的意境、思想主题,构图的效果往往会决定一幅山水作品的成败。所以,中国山水画创作者必须要学习多种类型的构图艺术,以不断地整合创新,使其能够在创作过程中灵活表现。
一、中国山水画运用构图艺术的价值
构图的艺术性价值在中国山水画中不言而喻,在含义上构图是对画面中的各个艺术形象进行组织,使其更加协调、统一。对于绘画者而言,构图则是对思想感情的一种组织,借助绘画手法来表现。中国山水画中的构图往往会反映画作的艺术价值,好的构图除了深刻表现山水景物的姿态、意境,还会深刻凸显情绪思想,使得观赏者从中产生共鸣,更加喜爱自然景物。因为中国山水画中的构图有多种类型,这决定了不同的构图往往会表现出不一样的情趣和意境。也正因此,历代的中国山花画家,都颇为重视构图技巧的应用,对于绘画中景物的形象展现,特别看重位置的排布,即要围绕立意等要素有意识地安排,以此注入美学精神,提高山水画的空灵、唯美之感。
二、中国山水画构图艺术的表现特征
(一)立意和取舍
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中,立意属于核心部分,是创作者整体的创作思路。“意”相当于思想,即形成完整的创造理论,整个山水画的表现中,意境尤为突出,形式美显然要低于意境美。画家所在山水画中构建的意境往往会决定成败,也是产生吸引力的关键因素。同时,立意的表现拥有很强的主观色彩,这和创作者自身的审美观念、所处的时代等要素相关。即使同一类的山水景物,主体在不一样的体验和感悟下会生成差异化的立意,自然山水画的表现形式就会存在区别。而且创作者在绘画技巧和能力上不同,借助作品的构图即可理解作者传达的思想。
从绘画本身来说,其是主客观统一的艺术表现形式,除了表现景物,同时可以反映绘画者的审美感悟。中国山水画在意境表现上特别强调借物言志,绘画中的山水并不拘泥于全部呈现,而是取舍有主,化繁就简,以此来烘托出绘画者的立意。在这之中,对于取舍这一构图艺术,是指去粗取精,将主旨作为依据来“取”景物,而“舍”则是不浪费笔墨和空间,“取舍”的创作过程即是加工的绘画活动,最终使自然和人实现“天人合一”的艺术境界,在巧妙的取舍间,则可以让创作者通过作品展现山水景物的意境。
(二)取势与开合
取势作为中国山水画重要的构图艺术之一,会提升画作的艺术欣赏效果,让观者拥有良好的审美体验。这一构图技巧是合理布置绘画中景物的状态,即整体景物姿态的构建。“势”在含义上指景物的姿态,就整体自然界景物来说,多类型的姿态往往会获得不一样的主观感受,山峰有平缓,也有险峻,可以是群山聚集,也会是孤峰独立,从而产生了差异的视觉冲击。而水流则有婉转、奔流、壮阔、平静等姿态,这反映在山水画中,即在构图中会形成作品的走势,不同的取势则会带来差异的主观感受。
中国山水画所应用的取势构图艺术中,“开合”是不可缺少的要点,“开”是分布景物,对作品整体的意境形成铺设,营造完整的画作势态;而“合”则属于聚集,使得事物在构图中展现出凝合意蕴。通常中国山水画中对于开合的把控会反映出创作者艺术水平的高低,优秀的山水画往往会通过巧妙的开合体现景物的意境,或宁静、或磅礴,都凝练在整体的画作中,使其具有很强的艺术吸引力。
(三)呼应和虚实
呼应在中国山水画构图中,属于形式之美,反映在画中景物彼此呼应,比如花草、山水等,其中构画过程中的呼应技巧可以是左右配合,也可以是前后搭配,最终则要确保整个画幅的协调和完整,避免出现景物突兀之感。在欣赏山水画时,呼应可以说是构图艺术的精妙之处,很多画幅都会体现呼应之美,以此让作品中的山水景物相得益彰、和谐唯美。水墨是中国山水画的特色,这决定了虚实构图艺术的重要性,以墨色虚实变化则可以生动地反映山水景物的朦胧与神秘。而且水墨呈现下黑白之间流畅转化,能够深刻地展现中国画在色彩使用上的个性造诣。水墨浓淡不一,在作品中会形成无形和有形、深和浅的对比,观者会感受到层次不同、色彩流动的构图之美。通常虚实构图艺术,要求创作者能够把握山水景物的特色,借助水墨的浓淡变化来呈现虚实相生的微妙关系,使其展现中国山水画的独特韵味。
三、中国山水画构图艺术的表现方式
(一)掌握具体的构图形式并加以创新
要灵活在中国山水画中表现构图艺术,则要掌握基础的构图形式,然后在创作中可以单用,也可以组合,积极创新构图形式来不断地呈现具有吸引力的绘画作品。通常借助文字、字母、几何形,会简约地反映绘画构图的基本形式,也会产生一定的启发意义。比如“之”字形式的构图,体现出景物的曲折,以在画作中表现出山水景物曲径通幽、朦胧神秘之感,而垂直线的构图则是景物在画作的底边垂直,营造出矗立云霄之势,观者可以有崇高、肃穆的体验。另外,一些山水画的构图以水平线为主要形式,景物多横向展开,这种构图中表现的景物多有静谧、开阔的感悟。关于中国山水画的基础构图形式有多种,在具体艺术表现中,创作者要明确主题和思想,除了单个使用,也可以组合利用构图形式,从而达到生动、和谐的效果。古人在中国山水画中创作了很多的构图形式,随着发展,也有一些新的构图技巧出现,但创作者需要在一定审美原则下自主推敲,创新构图形式,不能生硬地在画作中直接体现构图形式,以致丧失中国画的意境之美。
(二)按照一定的步骤处理构图
构图艺术在中国山水画的展现并不是随意而为,需要在一定的步骤指引下完成。首先创作者要明确立意,以此为依据在画幅中对景物的位置进行确定,中国画中要遵守相应的绘画规则,画幅确定时,借助几何形或者线来概括式地分割出相应的画面,要大体上能够容纳所要表现的景物,整个过程并不要求直接地画出景物的实际形象。但要注意的是,创作者所形成的基础画作结构,可以和中国画统一变化的构图法则相符合,为了达到满意的效果,可以做出修改。其次,结合立意、概括确立的位置,呈现出景物基本的形象。这关系到实际的画法,要求能够将创作者脑海中想象和理解的形象、与立意相符合的素材整合,从而大体表现形象。其中要特别强调疏密、轻重、浓淡等体现画作意境的对比要素,以使得中国画的构图可以协调统一,变化层次鲜明。最后,则要完成构图的艺术加工过程,这既要保证立意凸显,同时也要使构图更加形象。创作者要结合自身的经验取舍景物形象,对某些部分可以加强、也可以减弱,最终使画幅中的景物姿态以及形象生动、意境十足,能够带给观者良好的体验。
(三)巧妙运用重要构图技巧
中国山水画在创作中有很多特殊性的构图技巧,对于思想、意境的表现尤为重要。所以,创作者要能够把握一些构图技巧的作用和方法,以此在绘画中灵活使用。在这之中,透视技法深受喜爱,其可以通过“近实远虚”“近大远小”的方式表现画作中景物的特征。在山水画发源早期,透视并没有存在,整个作品不具备空间感,山水的远近、上下等不同的维度在观赏中很难有所领会。到了宋代,山水画则逐步走向成熟,透视的构图技巧应用在其中,山水景物重峦叠嶂、曲曲折折等特色更加鲜明地展现了出来,让观者从山水画中领略到了各色景物的多种姿态。可见透视这一构图技巧具有很强的艺术应用价值,在很大程度提高了山水画的灵动和意蕴,构图上层次的变化、虚实远近的处理,不仅可以深刻展现景物的特征,也会让情感的变化巧妙体现出来。特别是一些画幅很长的山花画,创作中以透视为构图技巧,山峰的错落、高低、远近、重叠等形态都可以生动地展现,使得空间有效延展,作品层次感强烈,更能够增加氛围气息。其中关于透视构图艺术,则包含了三元法透视、三叠两段布局法等形式,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展现景物的风姿和寓意,以此来增强中国山水画的艺术美感。
四、结语
构图在绘画中是对艺术形象的组织和协调,中国山水画中,构图艺术具有鲜明特征,其往往会提高画作的艺术价值和成就。这之中包含了立意、取舍、取势、开合、呼应以及虚实等构图技巧,在绘画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灵活应用则形成了完整的山水画作品。具体绘画时,创作者需要把握各个构图技巧的特征和应用方法,结合相应的步骤来处理构图,特别要关注一些特殊构图技巧的使用,以此保证山水作品的和谐与意境,使得主题思想能够深刻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