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问题研究

2021-07-11左爱荣

今日财富 2021年17期
关键词:财政资金会计制度财务人员

左爱荣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及财政资金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要求,行政事业单位对会计核算工作越来越重视。但在实际工作中,单位会计核算存在着种种问题需要改进,如财务人员缺乏专业胜任能力、会计核算质量低下、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往来款管理不到位、内部控制制度薄弱、缺乏会计内部监督等。本文针对现阶段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系列改进措施,以期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更加规范。

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工作,可以提升会计核算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保证国有资源有效利用,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舞弊腐败现象发生,提升政府公信力。2019年政府会计制度实施以来,统一了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口径,新政府会计制度双基础双体系运行特点,给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带来巨大变动,也给财务工作者带来巨大挑战。

一、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重要意义

(一)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保证资金安全

規范、有效的会计核算是管好和用好财政资金的基础。行政事业单位完善会计核算工作,能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保证财政资金公开、公平、高效、廉洁的运行。同时会计核算也是把控好财政资金的第一道防线,可以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腐败舞弊行为的发生,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

(二)为财政部门及行政事业单位做出正确决策提供保障

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时,要求所有经济业务按支出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进行客观反映,充分体现了各项经济业务活动的性质、结构、规模,增强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预算单位同时编制财务报告和预算报告,为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信息报告,便于财政部门及行政事业单位做出正确决策,促进各项事业的健康、高效发展。

二、行政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财务人员缺乏专业胜任能力,会计核算质量低下

一些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人员受传统会计制度的影响不能准确区分财务管理概念和预算管理概念,简单的认为财务管理就是预算管理,造成预算执行效率低下,预算执行时负荷压力大,给单位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阻碍了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政府会计制度双基础、双体系的运行特点,给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带来巨大变动,新制度要求财务会计执行权责发生制,预算会计执行收付实现制。权责发生制相比于收付实现制操作更加复杂,主要体现在收入、费用的确认期间、固定资产的核算、债权债务的核算等等,这些变化对财务人员提出了全新的挑战。一些单位财务人员会计核算水平有限,不能准确区分两种核算制度的区别,往来款核算出现虚增虚减、固定资产不提折旧造成账实不符,这些差错都会造成会计核算信息失真。政府会计制度下财务报告包括预算报告和财务报告两部分,编制难度增大,一些单位的财务人员不具备相应的业务能力,不能为报表使用者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信息报告,影响财政部门及行政事业单位做出正确决策。

(二)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

行政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管理普通存在着账目管理混乱,疏于监管,流于形式的情况。固定资产账目只设置总账,未设置明细账和台账,有些固定资产只要一入账,至“死”无人问津。部分单位从固定资产入账就不规范,对固定的范畴、概念模糊不清,不清楚哪些该计入哪些不该计入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入账后,后续管理滞后,部分已淘汰或已处理更新的固定虽然已拍卖或报废,但账面上未反映,从而导致国有资产的流失,单位账目上虚增固定资产,账实不符。虽然国家为摸清家底,避免国有资产流失,真正做到账实相符,开展了国有资产清查活动,但部分单位的执行人不能真正领会目的,流于形式,或由于人员配置不足、部门间分工不明确及审计压力小等原因,未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盘点,不能及时发现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往来款管理不到位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疏于对单位往来款的管理,往来款存在着一些违规问题和管理漏洞,如往来款缺乏管理形成呆账、清理不及时长期挂账、核算不规范账实不符、违规使用往来科目等。单位在开展往来款管理时,未建立与之配套的往来款内部控制制度,单位自上至下对往来款的管理松懈,单位领导未把往来款当成重要的工作来抓,往来款经办人员缺乏专业知识,人员变动交接不清造成往来款核算不规范。部分单位将长期不能支付或不能收回的资金挂在账上,久而久之加上会计人员、单位领导更换较频繁,造成部分往来款成为呆账,死账。一些单位由于政府机构改革由多个单位合并成一个单位,原单位以前的往来款没及时清理直接合并到新设单位,会计人员的处理方法多是简单的继续挂账。还有一些单位利用往来款来隐瞒收支,专项经费不做收入,专项支出不做支出,都直接列入往来款进行核算,违背“收支两条线”相关规定。

(四)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缺乏内部监督

实际工作中,一些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意识淡薄,未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的要求建立、健全财务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一些单位简单认为财经规章制度就是内控制度,内控内容仅限于财政拨款的收支范围、费用的报销流程。还有一些单位虽然建立了相应的内控制度,但编制不规范,对业务流程的控制松散,缺乏统一的标准和依据。基层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由于规模不大,没有自设内部审计监察部门,也没有结合本单位自身的业务特点建立会计监督机制,致使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缺乏有效监管,无法开展会计监督工作。

三、完善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对策

(一)引进和培养财务专业人才,提升会计核算质量

在新政府会计制度推行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更要引进和培养德才兼备、专业能力强、责任意识强、坚持原则的人才充实到财会队伍。在人才培养方面,单位要多方面给予支持,为财务人员提供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财务人员要充分利用外出学习、培训的机会,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及职业道德建设,平时也要充分利用好网络学习平台,努力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财务人员要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敢于管理,做好服务,积极学习并掌握最新财经政策,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意识,虚心受教,共同进步,全面提升会计核算质量。行政事业单位要加强绩效管理,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激发财务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如与年终考核结果挂钩,评选会计先进工作者,提高绩效工资占比等,从而提升会计人员的成就感、荣誉感,提高学习热情。

(二)规范固定资产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要切实履行好固定资产监管职责,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管理要求进一步细化,对固定资产的验收、入账、移交、保管、清点、处置等重点环节明确操作规程,确保管理规范、流程清晰、责任可查。行政事业单位要按政府会计制度要求设置固定资产账薄,对其增减变动及时进行会计处理,同时加强对固定资产卡片的管理,所有固定资产必须登记在册、登记到人、一物一卡。行政事业单位要重点加强对固定资产的后续管理。首先,要做到规范使用固定资产,严格落实固定资产内部领用、离岗归还制度,领用人要做到合理使用、爱护、保管好固定资产,一旦发现损坏要及时报修,确保固定资产高效利用、安全完整,避免公物私用、闲置浪费。其次,要定期对固定资产进行清查盘点,与固定资产卡片进行核对,对盘盈、盘亏情况要及时查明原因,规范处理,确保账实相符。最后,要规范处置固定资产,严格按权限履行报批程序,在规定的权限内对固定资产及时处置,处置时要做到公开、公正、公平。

(三)加強单位往来款管理

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往来款内部控制制度及监督体系,加强对往来资金的监管。对债权、债务实行责任追究制,规范各岗位人员的工作行为,加强对往来款的催收和清理。对长期挂账的要设立专门清理小组,全面排查,摸清往来款的“底细”,有针对性的进行债权债务清理,对应核销的要按照规定程序及时处理。规范往来款会计核算基础工作,加强对财务人员的再教育,增强财务人员责任意识和法制观念,规范设置使用往来款会计科目,杜绝在往来款科目列收列支。财政、审计部门也要加强对往来款的监管力度,把往来款清理情况列为领导干部离任审计的重点审计项目,对在往来款列收列支、挪用专项资金等违法违纪行为要严肃处理。

(四)加强内控建设,完善会计监督检查

做好内部控制工作,必须提高对会计内控工作的认识,尤其是单位的负责人要充分认识到会计内控工作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提高会计核算内控意识,负责本单位内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和有效实施。行政事业单位要积极梳理各项经济业务活动的业务流程,确定各个业务环节,分别从单位层面和经济业务层面进行分析评估来确定风险点,针对各风险点选择风险应对措施,建立健全包括预算、收入、政府采购、资产、项目、合同在内的各项内部管理制度,并督促相关工作人员严格执行。单位应当设置独立的内部控制职能部门负责组织协调内控工作,并充分发挥财务、内审、纪检监察、政府采购、资产管理等各部门在内控中的作用。行政事业单位要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在会计监督中的职责权限,规定会计监督的程序和要求,对本单位的会计核算进行内部监督检查和自我评价。

四、结语

新《政府会计制度》的实施,使行政事业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更加规范,但也更加复杂。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大力培养德才兼备的财务人员,建立完善的会计核算制度,规范会计核算工作,加强财务监督检查,保证财政资金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全面提升财务管理水平,促进新时代下行政事业单位改革与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单位:雄县农业农村局)

猜你喜欢

财政资金会计制度财务人员
集团化企业财务人员外派必要性及建议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地方财政资金管理现状分析
政府会计制度与地勘单位会计制度衔接的若干思考
心理契约在企业财务人员职业生涯规划中的具体运用探讨
重庆新增财政资金撬动研发投入
新形势下加强财务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思考
浅议财政资金绩效管理的完善措施
好老板
关于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