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之家国情怀的培养及策略研究

2021-07-11宋学录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1年4期
关键词:历史学科家国情怀培养策略

宋学录

【内容摘要】家国情怀的培养对于国民素质的提升、民族凝聚力的增强等都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初中历史教材恰好是对中华民族发展史的一个简要介绍,其中蕴含了极为丰富的家国情怀培育素材,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是极为可行的。此外,家国情怀恰好是初中生应当具备的一项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进行家国情怀的培养能够有效促进其历史核心素养的发展。基于此,本文对其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历史学科 核心素养 家国情怀 培养策略

教师在历史教学之时应当注意引导初中生正视历史,同时还要注意引导其在学习历史文化的过程中不断增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文化自信心等,在此基础上对其家国情怀予以培养将会获得很好的效果。而家国情怀的形成有助于初中生增强民族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使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己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所应具有的担当,所应担负的责任,借此促使其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让自己在未来能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由此可见,培养初中生的家国情怀是极为必要的。

一、历史教学中培养初中生家国情怀应遵循的原则

历史教师想要在教学之时有效培养初中生的家国情怀,就要注意遵循一些相关的原则。第一,应遵循目标性原则。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之时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详细分析,挖掘其中所蕴含的家国情怀培养素材,并且制定具体的家国情怀培养目标,这样在教学之时才能有侧重、有取舍、有目的的选取恰当的方法来培养初中生的家国情怀。第二,应遵循客观性原则。教师应根据客观史实进行历史教学,在培养初中生的家国情怀时同样应当注意这一点,不能为了增加教学趣味性而不加辨别的采用一些不确定的野史资料,这样容易对初中生造成一定的误导,对其家国情怀的形成不利。第三,应遵循可行性原则。教师在培养初中生的家国情怀核心素养时应当确保相关的培养行为具有可行性,也就是要把握一个相对合适的尺度,否则极有可能出现“不及则事倍功半,过度则物极必反”的情形,这些都会影响到最后的培养效果。第四,应遵循趣味性原则。教师在历史教学之时应当尽量以诙谐的语言、丰富的手段、充沛的情感等来激活课堂氛围,增强初中生的求知探索欲望,从而为家国情怀的培育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二、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之家国情怀的培养策略

1.利用历史事件培养家国情怀

初中历史教材中记录了很多影响社会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历史事件,而历史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对这些历史事件进行阐释,并在此过程中引导初中生了解相关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和具体的发展过程,及其对当时的国家或社会发展造成何种影响等。很多历史事件中都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家国情怀元素,教师完全可以在讲解这些历史事件的过程中渗透家国情怀教育,通过激发初中生的思考和感悟来培养其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以《五四运动》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本课主要通过对五四运动这一著名历史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等的介绍,帮助初中生理解五四运动所蕴含的独特历史意义,在此过程中教师通过恰当的引导可以让初中生深切的感受五四运动中的青年学生所具有的崇高爱国精神,借此催生初中生的时代责任感,从而达到培养其家国情怀素养的目的。教师可以搜集一下五四运动时的一些历史资料,例如非常著名的《北京学界全体宣言》,在学习本课时可选择恰当的时机让初中生齐读此宣言,借此激发初中生探索当时时代背景的欲望,并且唤醒其沉于心底的澎湃的爱国热情,为家国情怀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契机和条件。

2.利用历史故事培育家国情怀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情感热烈、自我意识强烈,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叛逆心理,历史教师如果单纯以喊口号的方式向其灌输爱国思想、家国情怀观念等,并不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甚至有能让其对历史学习产生厌倦心理。因此,教师应当以更加潜移默化的方式来培养初中生的家国情怀,而营造历史情境、讲好历史故事显然就属于此类方法。历史故事中原本就包含着较为充沛的人生价值观、思想观、道德观等,教师如果能够科学合理的利用这些历史故事,那么必然能够有效培育初中生的家国情怀。

以《金与南宋的对峙》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本课介绍了一个非常著名的历史人物岳飞,教师可以为初中生提前布置学习任务,让其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查询历史资料,搜集有关岳飞的一些历史故事,上课时让初中生将自己搜集到的故事讲述给大家,还可以让其分享一下自己在了解这些历史故事时的感受。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初中生较为深刻地感受到岳飞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以及精忠报国的英雄行为。教师还可以引导初中生对岳飞和秦桧的人生价值观进行对比,借此加深初中生对岳飞的崇敬之情,并且引导初中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这对其家国情怀的形成也是极为有利的。

3.利用历史人物培养家国情怀

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诞生了无数著名的历史人物,教师完全可以将其作为榜样对初中生进行示范引领,这样不仅能够让历史课堂变得有温度、有人文意蕴,而且还能更好的培育初中生的家国情怀。在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某一历史人物的人生轨迹为引,帮助初中生去感知当时的时代发展和变化情况,这样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培养其家国情怀。当然,想要做到这一点,教师需要对相关历史的人生轨迹和时代背景有一个非常清晰的了解,有时还需要教師引入一些教材之外的历史资料来辅助教学。

以《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这一课的教学为例,教师就可以利用张骞的人生轨迹作引,帮助初中生感知汉朝的发展情况以及丝绸之路是如何形成的。同时通过让初中生分析张骞首次出使西域历时十三年,两度被匈奴所擒却始终能够“持汉节不失”,借此帮助初中生感悟张骞无论在何种艰难困苦的情况下始终不忘“国家使命”的爱国精神。在教学本课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让初中生试着分析一下张骞被匈奴扣留时的心理活动,探讨一下支撑其被困十年却始终初心不改的信念为何,借此让初中生认识到正是国家使命感的支撑,让张骞克服了出使西域中的重重艰险。教师还可以启发初中生思考,生长在和平年代的我们又承担着什么样的国家使命,通过这种方式来催生初中生的使命感、担当感,从而有效培育初中生的家国情怀。

4.利用历史资源培育家国情怀

历史遗留下来的不仅是文字资料、图片资料等,更有一些历史遗址、遗迹等,而且很多地区都建有专门的历史博物馆,其中包含了极为丰富的历史资源。教师在进行历史教学之时,可以利用这些形象生动的历史资源将抽象的历史知识以较为形象化的方式呈现给初中生。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历史教学的生动性,而且还能更好的激发其对相关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并且在更加真实、生动的历史场景中培育初中生的家国情怀。

以《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这一单元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提前了解一下本地都有哪些抗日战争的相关遗址,或者是去本地的历史博物馆、抗日战争纪念馆等处搜集相关的历史资料,然后与教材中的内容相互映照,看一下是否能够将其融入到本单元教学当中,或者是作为本单元教学内容的补充。为了增强初中生的学习感受,教师可以选择一个恰当的时间,带领初中生去这些地方参观学习,利用现场的实物资料来引导初中生感受军民百姓在党的领导下不畏艰难、不怕牺牲,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崇高精神,进而唤起其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情,并且催生其家国情怀。

5.组织主题活动培育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的培育绝非朝夕之功,除了在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培育初中生的家国情怀外,教师还可以利用课余时间组织一些主题活动,这样也能有效培养初中生的家国情怀。当然,组织主题活动时最好能够与课内教学内容相结合,这样既能利用主题活动深化其对课内教学内容的理解,又能借助主题活动之机来有效培育其家国情怀。此外,教师组织的主题活动最好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思想性,这样能够激发初中生的参与主动性,从而获得更好的家国情怀培育效果。

以《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一课的教学为例,在教学完本课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初中生开展一个以“生活变化”为主题的调查研究活动,让初中生选择一个或者是几个视角对近几十年的生活变化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例如,从衣食住行这几个与日常生活关系最大的角度入手,对其在近几十年中的变化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具体可以通过网络、图书馆等途径搜集一些文史资料,也可以向家中长辈咨询,从他们口中来感知这些变化,还可以将自己的一些感受放入其中。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让初中生更加真切地感受到,我們的生活在党的领导下正在越变越好,借此能够很好地培养初中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从而达到培育其家国情怀的目的。

6.利用信息技术培育家国情怀

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育教学活动中最常使用的一种技术,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能够帮助教师营造更加生动逼真的历史情境,借此能够唤醒初中生沉于内心的情感,从而达到有效培育其家国情怀的目的。

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课的教学为例,初中历史教师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开国大典”的壮丽恢宏场景营造出来,通过这种震撼人心的方式让初中生感受到祖国人民对于新中国成立的渴盼和期望。教师还可以借此机会唤醒初中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从而有效培养其家国情怀。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初中生观看一些历史影视片段,借助其中真实的场景、浓烈的情绪来催生初中生的家国情怀。

总之,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培育初中生的家国情怀核心素养,要求教师遵循一定的原则。而且教师还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历史事件、人物、故事、资源等来培育初中生的家国情怀。当然,教师在实践教学的过程中还应不断探索更多有效的家国情怀培育方法,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将其合理应用到历史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这种方式来促进初中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潘建新.谈高中历史家国情怀教育的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20(19):74-75.

[2]杨文姿.历史核心素养中家国情怀的内涵及其教育原则[J].林区教学,2019(9):88-90.

[3]刘松.主体自由、民族和睦、文明提升:家国情怀的历史衡量三维标准探析[J].山东社会科学,2019(5):89-95.

[4]朱晓燕.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以“人生的选择——中山先生的家国情怀”一课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6):59-60.

[5]周刘波.家国情怀:历史教育的价值旨归及其实现路径[J].教学与管理,2017(28):70-72.

(作者单位:甘肃省酒泉市瓜州县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历史学科家国情怀培养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初中历史学科有效教学的研究
新形势下探究教学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新课程高考对学科思维素养的创新考查
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及培养途径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