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声乐演唱中声音连贯的实现路径探析

2021-07-11姚颖骏

大观 2021年5期
关键词:声乐演唱

姚颖骏

摘 要:在声乐演唱中,会有很多技巧方面的要求,连贯就是其中的一种。对于一个歌者来说,演唱连贯是基本的要求,但这个基本的要求往往被大家忽略。一些人在演唱的时候只是单纯追求高音,忽略了声音的连贯,抑或是自认为唱得很连贯,实则并不连贯。声音连贯对于演唱非常重要,文章主要探讨了在声乐演唱中声音连贯的实现路径,以提升声乐演唱效果。

关键词:声音连贯;声乐演唱;音乐修养

连贯一词的意大利语为“Legato”,在美声唱法中,是运用非常广泛的一种声乐概念。那么到底何为连贯?为什么要连贯?从汉语角度来看这个词语,“连贯”指的是在书面表达中,语句间排列组合的规则,以及加强语言联系与衔接使句子更为通畅的方法。在音乐中,连贯的大意亦是如此,但是深入探究,会发现需要许多因素支撑才能达到连贯的效果,而非简单地连接在一起。

美声唱法要求在演唱音乐作品的时候声音要做到连贯,也就是说在演唱的时候要让自己的声音像一条圆滑的弧线,有顺畅圆润的线条感,而不是让演唱出来的声音听上去有棱角、有痕迹、有任何不通畅的地方。世界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吉诺·贝基教授曾经说过:“美声唱法要求声音连贯,像一条线似的,不能忽强忽弱,声音不能一股一股地冒出来。”因此,演唱家在演唱的时候必须让自己的声音均匀并且平稳地输出,保证气息充足平稳、音色优美统一,以此打动人心,而不是声音摇摇晃晃、忽强忽弱,有较多不规则的颤音。

仔细研究可以发现,声情并茂、感人至深且能够使人产生共鸣的声音具有共性,那就是声音顺滑流畅,音色优美动听,有极强的感染力,让人感觉荡气回肠,这样的声音能够给人以美的享受,使人产生情感的共鸣。要想声音连贯,并非易事,不是短时期内能够做到的,必须通过使用正确的方法并进行长时间的训练才能达到效果。为了实现演唱的连贯性,可以从增加知识储备量、保持稳定的气息、注意咬字、统一声区、掌握娴熟的声乐技巧以及正确使用泛音等方面提升演唱效果。

一、增加知识储备量,提升音乐修养

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应该重视理论学习,通过丰富的知识储备量来提高自身的音乐修养。在学习声乐时,有些人总是在一味地追求技巧性的东西,总觉得唱歌主要就是比谁的演唱技巧更高,比谁能唱出更高的高音和更低的低音,从而忽视了对歌曲创作背景和作者创作意图的学习和理解。这就会出现一种现象,有些演唱者的演唱技巧非常高,技术很强,任何有技术难度的作品都不在话下,可以轻松拿下,但是他们的演唱总是让人觉得非常空洞,没有感染力,打动不了听众。这是因为他们缺乏较高的音乐素养,对作品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准确,所以演唱的表现力不夠,深入不了听众的内心。音乐修养不高会导致音乐表现力不够,也对音乐作品表达的连贯性和流畅度产生直接的影响。音乐修养不高的人在演唱的时候,声音的连贯性和流畅度会受到影响,这样的表演往往不会受到广大听众的亲睐。演唱者只有具备较高的音乐修养,才能深入理解作品要表达的情感,从而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较高的音乐修养也能够使演唱者的声音更加连贯和流畅,如行云流水般畅通无阻,让人回味无穷。

二、保持稳定的气息

在歌唱中,气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歌唱的动力来源就是气息,稳定的气息可以保证歌唱的连惯性。歌唱时的呼吸方法可以分为胸式呼吸法、腹式呼吸法以及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其中,使用胸式呼吸法吸气太浅,用腹式呼吸法吸气太深,两种呼吸方法都不利于歌唱的流畅性,都会导致声音失去线条感,变得僵硬、干瘪、缺乏弹性、缺乏灵活性,使声音缺乏连贯性和流畅性。胸腹式联合呼吸法是声乐界大多数人认可和使用的,也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呼吸方法,是一种依靠胸腔、横膈膜和腹部肌肉控制气息的呼吸方法。在对这种方法掌握得当的情况下,可以自如地控制气息的强弱变化,使气息均匀。正确的呼吸方法是歌唱的基础,倘若呼吸方法不正确,那么演唱作品时就很难做到乐音与乐音之间或是乐句与乐句之间的自如、连贯,由此可见,稳定良好的气息对于歌曲演唱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注意演唱中的咬字

美声唱法非常注重咬字,强调字头必须咬准,但又不能咬死,当字头咬住后,自然及时地过渡到字腹。美声唱法的音质主要表现为明亮、丰满、抒情,能使人产生共鸣。歌唱的起音非常关键,在唱第一个音的时候一定要轻柔、准确,同时还要轻巧自如。在演唱的时候声音要“竖起来”,在歌唱时腔体就像是一个圆柱体的通道,不能因为咬字影响了通道的通畅。由于语言的特性,意大利语通常以元音字母为主,这样演唱起来就容易做到统一的咬字、统一的状态、统一的音色。但是我们的汉语是由声母和韵母组成,汉语中还有归韵,保持吐字清晰的同时要兼顾声音的连贯。部分演唱者很多时候总是顾此失彼,照顾到了声音,就会影响咬字,照顾到了咬字,就会影响发声,不能很好地将二者完美结合。再加上中国作品的咬字本身就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演唱者不能很好地处理咬字和发声的关系,那么就会出现演唱出来的作品连贯性不好、声音不统一、咬字不自然等诸多问题。因此,在演唱时不仅要注意声音的控制,同时还要注意歌唱时的咬字,只有这样才能使演唱的作品音色统一,声音连贯流畅、有线条感。

四、声区要统一

演唱的作品若声区不统一,就很难做到声音的连贯、流畅。学习过声乐的人都知道,在学习声乐的初期,会出现真假声转换不自然的情况,这就是声区不统一的明显表现之一。一些演唱者的声音在低声区会呈现出大白声,到了中声区或者高声区就突然变成撒气漏风的声音,失去了支撑。无论是大白声还是撒气漏风的声音,都不是演唱需要的好的声音,更不是连贯的声音。在中、高、低三个声区来回转换时,如果演唱者的方法有问题,就会出现音量忽强忽弱、音色不统一、声音变虚没有力量、声音变紧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会破坏声音的连贯性。由此可见,声区的统一在声乐演唱中至关重要,统一的声区是声乐演唱连贯、流畅的重要保证。综上所述,声音连贯、自如的重要前提之一就是演唱时声区要统一。

五、掌握娴熟的声乐技巧

声乐演唱不能单纯追求技巧,仅仅追求声乐技巧而缺乏好的音乐修养,即使技巧再好唱出来的声音也是空洞且缺乏表现力和感染力的。但是,娴熟的声乐技巧是声乐演唱的基础,在演唱者具备良好的音乐修养的前提下,技巧可以为演唱锦上添花,没有技巧肯定无法展现完整的声乐演唱。本文一直强调的连贯,就是一个非常有难度的声乐技巧,如果掌握不了或掌握不好这个技巧,自然很难做到演唱时声音的连贯和统一。由此可见,技术技巧对于演唱的连贯与否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技术技巧建立在良好的音乐修养基础之上,二者缺一不可,相互影响,所以不能单方面地追求某一个点,而应该兼顾。

六、正确运用泛音

歌唱中的泛音对作品连贯性会产生影响。这一观点来自我国男中音歌唱家、声乐理论家田玉斌的《美声歌唱艺术新说》。他强调泛音要自然,不能刻意地做出来的,而是技术到了一定程度自然而然形成的。在这本书中,田玉斌也对颤音进行了一个详细的讲述与分析。

在歌唱的时候,声音不能过分地抖动,抖动的频率太高,听上去就会很不舒服。当然了,声音也不能过于缓慢地抖动,这样会导致声音振动的幅度过大,声音听起来摇摇晃晃,既不好听也不自然。演唱者应该尽量避免这种错误的使用泛音的方式,应使用正确的方法去演唱作品,给人以美的享受。那么到底什么样的泛音才是对的呢?田玉斌认为,单纯地依靠震动的频率来判断泛音是否正常其实是不够准确的,正确的判断标准应该是声音是否悦耳,凡是听上去舒服、自然、悦耳的聲音,泛音肯定是正常的。

综上所述,连贯对于声乐演唱的影响不容忽视。连贯的演唱可以使音乐有极强的线条感,呈现出的声音自然、流畅、优美、舒服,给人以美的享受,深受广大听众的喜爱。要想实现演唱的连贯性,演唱者要增加知识储备量,保持稳定的气息,注意咬字,统一声区,还要掌握娴熟的声乐技巧以及正确的泛音运用方法,从这几个方面入手去提升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重视每一个能影响到声乐演唱的因素。只有这样,演唱者才能演唱出更具感染力和更具影响力的作品。

参考文献:

[1]田玉斌.美声歌唱艺术新说[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15.

[2]丁凯.声乐教程[M].2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

作者单位:

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声乐演唱
谈歌唱的形象思维
心理状态对声乐演唱的影响
浅谈钢琴艺术指导在声乐演唱中的合作与艺术指导性
关于声乐演唱中弱音技巧训练与运用的有效思考
浅论声乐演唱中的审美体现
声乐演唱中紧张的心理现象分析
声乐演唱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探析
声乐演唱中的跨界现象分析
浅谈声乐教师如何提高学生的乐感
浅谈声乐演唱中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