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散步”到“散心”

2021-07-11孙明霞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切入点散步

孙明霞

[摘   要]阅读鉴赏有太多切入角度,如何才能做出最为科学的引导,让学生自然进入阅读鉴赏情境之中,是语文教师需要直面的问题。阅读鉴赏不是纯粹的语言鉴赏学习,也不是教法和学法的集中交流,教师在具体组织时需要有观照意识,追求语文学科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融合,以使学生能够获得一定触动,并在自然感知体验中建立阅读认知。

[关键词]阅读鉴赏;《散步》;切入点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13-0022-02

莫怀戚的《散步》,是一篇普通的叙事散文,主要围绕一件小事展开论述,根本算不上有趣味。如果让学生自行阅读,一些学生可能会感觉索然无味,从而不能学有所获。作为教师,需要对学生的阅读心理有一定把握,以做出针对性设计,并利用阅读任务进行调度,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走向主动分析,让阅读鉴赏成为深化学生学科认知的重要途径。本文的题目是“散步”,教师以此展开引导,让学生的阅读思维由“散步”拓展到“散心”,以获得深刻的阅读认识,实现心灵的洗礼。

一、从散步说起,小角度切入

“以小见大”是《散步》最突出的写作特点,如果教师先将这个观点抛出,阅读鉴赏肯定是低效的,因为学生已经有了分析的依据。这样学生所进行的分析就是在“走形式”。因此,教师在引导学生展开鉴赏时,不妨先从一家人的散步说起,要求学生进行内容梳理,了解散步的地点、散步的时间、散步的人物、散步中发生事情,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等。学生对这些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对这篇散文便有了整体认知,为后面进入语言鉴赏学习做好准备。

学生的阅读思维本身是活跃的,关键要看教师如何进行针对性的激发。如果方法使用得当,便能够让学生的阅读思维活起来;如果方法使用不当,便会对学生的阅读思维形成桎梏。在阅读鉴赏这篇散文的过程中,教师要掌握更多主动权。当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后,教师便开始引导他们进行鉴赏,提出设计好的问题:“这篇散文的很多方面都能用‘小来形容,谁能够准确找出这些‘小方面呢?”学生对事情的始末有了一定了解,自然会进入到问题探究之中。课堂的交流气氛不断浓郁,学生的发现不断涌现:“散步是生活小事,说明作者选材的角度很‘小。”“散步中产生的分歧并不大,体现作者设计的切入点很‘小。”“产生分歧后的讨论并不激烈,最后奶奶迁就了孙子,大人们满足了小孩的愿望,说明……”“分歧解决后,他们一家人走上小路……”学生能够从很多角度展开思考,找出众多的“小”方面,不管学生探究到的结果是不是阅读鉴赏所需要的,但它们都能够体现学生思想认知的独特性。为了让学生有更深刻的理解,教师要求学生展开广泛阅读,如阅读教辅材料等,进一步探究这篇散文的“小”方面。

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关注点大多在情节和人物上,如果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精彩生动的人物刻画,便很难集中学生的目光。教师对学生的阅读心理有一定的了解,因此设计了有针对性的问题,以成功激活学生的阅读思维。这个教学设计之所以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关键在于其引导学生探究文章创作的“小”方面。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对这一方面的内容没有丝毫的认识,而教師的问题设计,让他们瞬间产生了好奇心,这样他们自然就要一探究竟了。这个普通的阅读任务,将阅读鉴赏教学点亮了,使学生获得了更多的学习体验。当学生的阅读思维被顺利激活后,教师的阅读鉴赏引导便能获得预期的效果。

二、从分歧引导,多方面分析

学生进入文本情境之后,自然会被相关情节吸引,如果教师能够跟进,帮助学生开阔学习视野,引导学生对文本情节内容进行深入赏析,便可以将阅读鉴赏推向新高度。文中有这样的内容:一家人其乐融融地散着步,当面对走大道还是小路的选择时,出现了意见分歧。奶奶要走大道,孙子想走小路。夫妻两个有些为难,左右权衡后决定走大道,但奶奶做出了让步,她迁就孙子,决定走小路。

如果就这样放过“出现分歧”这个细节,便不能对文本进行深入的鉴赏。教师围绕此展开阅读鉴赏设计:“一家四口人,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当出现意见分歧时,这四个人的心理是怎样的呢?”学生开始独立思考,对每一个人的想法进行推测和判断。之后,教师与学生进行互动对话,对学生的阅读情况进行了解。“作者是一个孝子,他爱孩子,但更知道‘百善孝为先的道理,自然要倾向于母亲了。”“妻子的立场和想法应该和作者一样。”“孩子的想法应该很简单,小路有意思,可以看到更多风景,所以想走小路。”“作者的母亲怕走不好走的小路会给大家带来麻烦,但看到孙子坚持,便迁就了他。”教师追问:“通过分析四个人的心理,你有什么新发现呢?”学生继续思考和讨论,并最终达成共识:一家四口人,除去孩子还小不懂事外,其他人都能够替他人着想。这是一个和美的家庭,在相处间呈现浓浓的亲情,让人十分羡慕。

教师紧紧抓住这个小小的分歧,引导学生展开深度思考,从中发掘更多内容。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走进文本核心,对一些内容进行重点分析和感知。和睦的家庭有突出的特点。学生在阅读鉴赏文本时,需要深入情节,对每一个人物的心理展开揣摩分析,以触摸到文本主旨的脉络。作者要表达的主题是亲情,这在文本的每一个细节中都有鲜明的呈现,这也是教师发动学生展开阅读鉴赏时需要关注的要素。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行为,在阅读讨论中,可能会听到很多具有个性的见解,教师可以不对这些见解进行统一处理,也不强制学生建立共同认知,这是尊重学生阅读鉴赏成果的最理性做法,对全面激活学生的阅读鉴赏主动性,开阔学生的阅读鉴赏视野有重要促进作用。

三、从情感入手,全方位思考

《散步》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因此教师不仅应该引导学生对“小”的方面进行深度发掘,还应该让学生见识到这“大”的方面。这应该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学生阅读认知的构建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面对这篇叙事散文时,学生从刚开始的没有感觉,到形成一定的认同感,再到对这一家人表现出来的亲情产生了共鸣,这些都说明教师的阅读鉴赏方法指导获得了一定的成效。

在散文的结尾,作者留下了这样的话:“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个结尾太有深意了,学生很难对其进行深度理解。教师在这个环节进行了以下引导。首先,教师抛出“以小见大”这个结论,并要求学生找出这个“大”指的是哪个方面。有了前面的相关探究,学生自然能够顺利展开研究。教师不时给出一些提示,要求学生从更多角度展开思考。学生的阅读感知逐渐升华,对“大”的方面的理解也不断深化。“散步是小事,分歧是小事,而表达家庭和睦是大事,展示亲情无价是大事。”“作者借散步这件生活中的小事,表现亲人之间浓浓的亲情,以及孝德文化,这便是‘以小见大。”“生活中有太多的小事,而正是这些小事凝聚成了生活的大事,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就能够建立和谐的社会大环境。”“文章体现了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主题,这是‘大的方面。”……学生的见解真是五花八门,且细细想来,每一种解读都十分用心。也许学生的解读不够全面和科学,但他们的情感是饱满的,思维是清晰的。通过探究,很显然,学生明白了散步本身是家庭的小事,但通过它能拓展联系到亲情、孝德文化、和谐社会等上,作者通过这一联系,有效深化了主题。学生能够站在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并获得个性化的见解,这才是最有价值的探究学习。

学生的阅读视界有一定的限制。如何进行深度发掘,让学生激活思维,走进更广阔的世界,是教师最需要考虑的问题。阅读鉴赏呼唤拓展延伸,但一些教师的认知有限,不能给学生提供更多思想启迪,使学生难以获得突破。在这篇散文的解读和鉴赏过程中,教师抓住一个点不放,围绕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进行有效拓展,以引导学生充分解放自己的思想,展开更多关联性思考。这样不仅能够深化学生的理解,还能够锻炼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及阅读综合素养。阅读鉴赏并没有固定的模式,教師的教学引导也不应受到过多限制。如何找到学生的关注点,展开针对性激发,让学生顺利激活阅读思维,成了教师需要重点研究的课题。

《散步》的经典是毋庸置疑的。学生由开始的不感兴趣,到最后的深深被吸引,甚至产生心灵触动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教师的合理引导和科学组织。教师要求学生在初读基础上找出文本中能用“小”来形容的方面,成功激活了学生的探索思维。在学生顺利找到能用“小”来形容的方面以后,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文中分歧,进而了解作者通过散步这件小事展现了亲情大主题。教师这样做确保了整个阅读过程的完整性,也让学生的阅读情感得以深化。学生的阅读鉴赏经历文本的内容探索、情感解析,最终顺利完成,这是教师指导的结果。

[   参   考   文   献   ]

[1]  司惠霞.经典美文鉴赏与语文写作能力培养的融合探讨[J].成才之路,2020(34):46-47.

[2]  刘翠红.在阅读教学中提升学生审美鉴赏能力的有效途径[J].中学语文,2020(33):34-35.

[3]  吴岳岚.注重研磨细节,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初中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基本策略[J].语文教学之友,2020(10):27-28.

(责任编辑   王嵩嵩)

猜你喜欢

切入点散步
牵一发而动全身
散步
小赛去散步
小豆豆去散步
找寻“切入点”,巧解“数学题”
例举高中数学解题切入点的找寻
如何选好话题作文的切入点
最美妙的散步
选好切入点新闻报道才有鲜活性
真正的遛狗/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