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5E教学模式的《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教学设计
2021-07-11刘冬梅何英姿
刘冬梅 何英姿
[摘 要]依据5E教学模式的吸引、探究、解释、迁移和评价五个环节进行《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一课的教学设计,阐述教学中每个环节的具体做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关键词]5E教学模式;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17-0089-02
5E教学模式是基于Robert Karplus的SCIS学习环(即探究、概念形成、概念应用三个阶段的三环式)发展而来的一种教学模式[1]。该模式是美国学者R.Bbyee 开发出的一种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包含吸引(Engagement)、探究(Exploration)、解释(Explanation)、迁移(Elaboration)、评价(Evaluation)五个环节[2]。5E教学模式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主动、合作学习[3]。本文采用5E教学模式对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2019年版)必修1《组成细胞的分子》一章中《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一课进行教学设计。
一、教学分析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人教版高中生物新教材(2019年版)必修1第二章第五节的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概述核酸由核苷酸聚合而成,是储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生物大分子[4]。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细胞的元素与化合物、无机物、糖类、蛋白质等知识,对“生物大分子”这一基本概念也已经有了较深刻的认识。为了能够让学生有效掌握这一节课的知识,教师可将这节课中的核酸知识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精心设计教学程序。
二、教学过程
环节一 吸引
“吸引”是5E教学模式的起始环节,为了使学生对学习课题感兴趣,自发主动地进行探究,5E教学模式一般强调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实现目标,且所创设的情境,应与现实生活相联系,与课程内容和教学任务相联系[5]。为达到吸引学生的目的,教师呈现近期热点新闻,以此导入本节课:2019年12月3日,身负7条人命潜逃23年的劳荣枝在厦门落网。劳某被抓后,拒绝承认自己是当年作案的劳荣枝,而使用假名进行掩护。警方通过DNA鉴定,证实此人就是女魔鬼劳荣枝,最终劳某承认了自己杀人的事实。教师继而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DNA能够鉴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
教师引入真实热点新闻,结合新闻内容提出问题,将社会生活与生物知识联系起来,吸引了学生,并促使学生在思考中产生困惑,唤醒学生学习状态,引起学生关注。
环节二 探究
“探究”是5E教学模式的中心环节,在探究环节中,学生是主体。教师让学生自主合作进行探究活动,给学生提供充分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教师仅作为引导者和促进者,适时地给予学生必要的指导。这样有助于学生自发地获取知识,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6]。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设定小组探究任务:①核酸有哪些种类?②不同核酸的主要分布如何?③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什么?④不同核酸的化学组成有何异同?⑤为什么每个人的DNA携带的遗传信息会有差别?在小组探究时,教师要注意进行观察、倾听,并在需要时对学生的探究进行适当的指导。
环节三 解释
学生对探究的结果进行解释,对知识形成初步的认识。教师再引导学生建构科学的概念,这是深化学生概念形成和知识建构的过程[7]。
探究过后,各小组派代表回答问题。
对于问题①,学生1:核酸包括脱氧核糖核酸(即DNA)和核糖核酸(即RNA)两类。
对于问题②,学生2:DNA的主要分布场所是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内也有少量的DNA,RNA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学生3(补充):这样说应该会更好,细胞核是真核细胞的DNA主要存在场所,线粒体、叶绿体内也含有少量的DNA,因为原核细胞是没有复杂的细胞器的。经过两位学生的解释和分析,其他学生对此问题有了更加完整的认知。
对于问题③,学生4:核苷酸是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酸是由核苷酸构成的长链。核苷酸又可以分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学生4对于问题③的阐释,获得了大家的认同。在学生4解释后,教师适时补充:核苷酸是根据五碳糖的不同进行分类的。
对于问题④,学生5:DNA与RNA是两类不同的核酸,DNA的化学组成是A、G、C、T,脱氧核糖和磷酸,RNA的化学组成是A、G、C、U,核糖和磷酸,从中我们可以看出DNA和RNA的区别在于化学组成中核糖和含氮碱基的不同,相同的地方是它们都含有磷酸以及A、G、C。在学生解释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规范表述:表述时最好说明四种含氮碱基分别是什么,因为比如A只是腺嘌呤的简写,而將组成DNA和RNA的四种含氮碱基的中文名称具体说出来会更加规范化。DNA和RNA的不同在于化学组成中核糖和部分含氮碱基的不同,相同的地方是都含有磷酸以及都由四种含氮碱基组成。
对于问题⑤,学生6:是因为核糖核苷酸数量丰富。学生7:是因为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长链有很多排列顺序。学生8:因为不同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方式有差异。教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进而总结:组成DNA的脱氧核苷酸虽然只有四种,但是当其数量巨大,在连成长链时,排列顺序是极其多样的,它的信息容量自然就非常丰富,因而每个人的DNA携带的遗传信息是有差异的,前面提及的DNA可以鉴定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就是运用了这个原理。
通过交流讨论以及教师的指导,学生对有关问题的解释达成共识,达到了共同学习的目的。
环节四 迁移
本环节鼓励学生将理论迁移到实际生活中,解决新情境中的新问题[8]。教师设计新情境: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营养保健食品关注度越来越高。一些厂家在核酸保健品的广告中用到诸如此类的宣传语:基因是核酸片段;补充某些特定的核酸,可以增强基因的修复能力。你能否指出广告语中的逻辑漏洞。学生认真思考、讨论并回答。教师从生活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将学习经验迁移至社会生活中,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环节五 评价
通过前面四个环节的教学,学生深入理解了本节内容。教师可布置练习,观察学生如何应用新学的知识,并进行综合评价,这样既可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也有助于教师改进教学[9]。
随堂习题如下:
1.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判断下列有关核酸的组成和分布的表述是否正确。
(1)核苷酸是DNA和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
(2)核酸是生物的遗传物质,只存在于细胞核。
(3)脱氧核苷酸是DNA的构成单体。
2.组成DNA的五碳糖是()。
A.核糖 B.麦芽糖 C.葡萄糖 D.脱氧核糖
3.下列物质中,非核苷酸成分的是()。
A.核糖B. 磷酸 C.甘油D.碱基
4.豌豆叶肉细胞中的核酸的碱基种类有()。
A.1种 B.4种 C.5种 D.8种
在“评价”环节,通过随堂习题,及时反馈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总之,5E学模式的吸引、探究、解释、迁移和评价环节,不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而且符合现阶段提倡的新课程改革理念[10]。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优化5E教学方式。此外,目前在5E教学模式的基础上又延伸出7E教学模式,即激发、参与、探究、解释、精致、评价、延伸七个环节,更能使教师不再忽略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基本的需求[11]。但是无论5E模式还是7E模式,如何使其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还需要在教学中不断进行实践。
[ 参 考 文 献 ]
[1] BYBEE R W,TAYLOR J A,GARDNER A,et al.The BSCS 5E intructional model:origins and effectiveness[EB/OL].(2010-6-12)[2020-8-24].https://www.researchgate.net/publication/242363914_The_BSCS_5E_Instructional_Model_
Origins_Effectiveness_and_Applications.
[2] BYBEE R W.Learning science and the science of learning[M].Arlington,VA:STA Press,2002.
[3] 邓秋萍,刘恩山.运用5E教学模式进行“拒绝饮酒”的教学设计[J].生物学通报,2011(1):28-30.
[4]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5] 吴成军,张敏.美国生物学“5E”教学模式的内涵、实例及其本质特征[J].课程·教材·教法,2010(6):108-112.
[6] 李德伟.以“细胞的能量‘货币ATP”为例,构建高效5E课堂[J].生物学教学,2019(11):34-36.
[7] 谢燕芳,胡刚,张忠华.5E教学模式在伴性遗传中的运用[J].中学生物教学,2019(Z1):66-68.
[8] 李珊珊. 运用5E教學模式开展“血糖调节”一节的教学[J].生物学教学,2019(10):34-35.
[9] 高品.基于“5E教学模式”的初中生物概念教学实践:以“传染病的预防”一课为例[J]. 中学生物学,2019(9):15-17.
[10] 卜丽君,陈学梅,舒琥.5E教学模式下“躯体的运动”教学设计[J].中学生物教学,2019(8):65-66.
[11]EISENKRAFT A.Expanding the 5E model[J].Science teacher,2003(9):56-59.
(责任编辑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