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

2021-07-11王琴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因式分解同课异构有效性

王琴

[摘 要]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是当前课改的主要任务.同课异构对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剖析同课异构下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能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关键词]同课异构;因式分解;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33.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17-0029-02

从教学设计到授课,再到评课,分析不同教师从不同着眼点进行课堂教学的差异性,有助于教师设计出符合学情的最佳教学方案,有利于教师专业化成长.

下面两案例均为苏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九章《因式分解(一)》中的“提公因式法”.“因式分解”是本章的重点,也是重要的计算方法,它适用于方程的降幂,对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大有好处.

一、两节课摘录

(一)课例1

1. 从经验出发,式子计算

练习(1):计算[x(x-1)],[(x+2y)2] .

很快学生得到[x(x-1)=x2–x], ([x+2y)2=x2+ 4xy+y2] .

练习(2):将多项式转化为乘积的形式[x2-x=x(x-1)] ,[x2+4xy+y2=(x+2y)2].

思考问题:练习(1)中等式左边是什么形式?练习(2)中等式右边是什么形式?

设计意图:让绝大多数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内在动力.学生计算并无大碍,但教师的重点是让学生观察等式左右两边的特点.

2.数式类比,明晰概念

生:练习(1)左边是乘积形式,练习(2)右边是也是乘积形式.

教师创设情境,学生利用已有知识进行正迁移,得出“把几个和或差构成的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教师强调“和或差”“ 化成”“ 乘积”,再给出“因式分解”的定义.

3.巩固练习

判断下列从左到右的变形是否为因式分解.

[mn+md=m(n+d)], [x2 -9=(x-3)(x+3)],

[2x3-4x2-3=2x2(x-2)-3].

同桌可以进行讨论.

4.渐进式提问,解决问题

问题1:观察多项式[an+ad+ak]有什么特点? 根据公共的因式a,提出公因式概念.

问题2:各组公因式是如何确定的?2a和4b,ax和ay,[3x2y3]和[9x3y2].

问题3: 如何确定公因式?教师显示提取公因式的方法:①数字部分,取最大公约数;②字母部分,取相同字母,相同字母的最低次数.

5.巩固提高

教师呈现练习,找出各组整式的公因式,要求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同桌交流,寻找提取公因式的易错点和易漏点.

6.创新练习

计算:[6×35 -7×35+35].(多数学生用提公因式法很快求出结果,但个别学生仍直接计算)

7. 总结(略)

(二)课例2

1.以图引入

从学生生活入手,大长方形边长为[m+n+k](如图1),请用关系式分别表示图形的面积.

学生根据已有知識,简单解决大长方形面积: [(m+n+k)a=ma+na+ka].  再出示图2, 三块面积一共多少? 学生利用图形面积计算的方法,很快列出[ma+na+ka=a(m+n+k)].

通过该环节的设计,学生初步认识到,整式乘积通过整式乘法转换成多项式的形式,由多项式形式因式分解变换成整式乘积的形式.引出新课.

2.概念讲述

如果一个多项式的各项中含有公因式,就可以把该公因式提取出来,作为多项式的一个因式,提取公因式后的式子放在括号里,作为另一个因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作“提取公因式法”.上述面积计算中a 就是计算三块面积都相同的部分,是公因式.

3.探究

探究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各式的共同特点.

[mx+my+md],[2x-4y],[3a(a+b)-2b(a+b)].

探究后,学生初步找到多项式的“共同点”,初步得出“提公因式”的概念.

探究2:找出以下式子的公因式: [3x-6y], [6bx-8by],[3d2 (a+b)+2n(a+b)] .

小组合作探究后,学生总结提取公因式的定义和方法.

4.巩固

①分解因式[6a2bx+9b2y-3abz];

②若[x2+mxy+4y2=(x+2y)2],则[m=]?

5.总结(略)

二、两课例教学体会

(一)两课例优点

两课例中教师都能围绕教学目标展开教学,在螺旋式的教学过程中自然地突破难点和重点.课例1较突出教材地位,教师利用已有知识引入新知识,循序渐进地在课中由类比、探究、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引出“公因式”的概念,掌握提取公因式的方法,理解提取步骤,运用数学思想去解决问题,最后形成知识体系.课例2,教师以图形面积计算引入,根据面积计算代数式,引入“因式分解”的概念.学生通过探究活动,逐步掌握提取公因式的方法,再通过多样探究巩固提公因式法.课上教师作为引导者和指导者,启发学生不断观察和思考,较好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教师最后做小结,帮助学生完成本课知识的整体构建.

(二)两课例教学欠缺之处

课例1属于常规教学,教师讲得比较多,学生交流探讨相对较少,只是同桌进行交流合作,教师归纳提取公因式一步到位,没有给学生更多时间去讨论.课例2是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引入新课后,通过系列探究,逐步引导学生学习.但是分组中个别学生并没有进入真正的问题探究学习中,而是“人云亦云”.

三、两点启示

(一)教学内容要有内涵

教师在课堂上不仅是传授数学知识,让学生学习数字、符号、公式等知识,而且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中的思想、思维、方法和情感,教师要在分组上下功夫,要在教学中把教材内容蕴含的教学价值转化为有效的教学过程,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教学过程要有内涵

史宁中教授说:要注重“过程”中的教学.数学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进行观察,大胆地猜想,规范地操作,认真地判断之后再推理和验证的课堂活动,凸显数学的内涵,让学生真正形成方法和经验,感悟思想价值,提升思维品质.

人们常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同课异构教学就是避免所有教师都按照同一教案进行“一刀切”授课,对教师实现有效教学,促进教师去学习、思考、探究,对教师专业化成长都大有裨益.

[   参   考   文   献   ]

[1]  成国土.同课异构,构建以人为本的生态课堂:观摩2010年绍兴市初中数学优质课有感[J].数学教学通讯,2011(27):25-27.

(责任编辑 黄桂坚)

猜你喜欢

因式分解同课异构有效性
浅谈数论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