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懂、透、赏

2021-07-11李桂荣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21年6期
关键词:范读小羊课文

李桂荣,濮阳市实验小学副校长,中小学正高级教师,中原名师、河南省首批中小学教师教育专家,多所高校国培授课教师,出版有教育专著《从阅读走向悦读——如何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与能力》。

阅读是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学生能够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增强内心体验,受到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而朗读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环节,能帮助学生体悟文本的核心思想,同时也是朗读者表达自己对文章思想内容、对作者理解程度的重要方式。因此,学会朗读十分重要。作为教师,我们要帮助学生提高朗读能力。

一、帮助和引导学生“读通”课文

“读通”是学生面对一篇新文章时要做的第一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及教学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引导学生读。在低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先范读,再让学生组内练读、展示读;在高年级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则侧重于学生自由读、组内读、展示读。让孩子“品着”读,把课文读正确、读顺畅,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比如,我教学《狼和小羊》一课是这样做的——

师: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闯关比赛,第一关要把文章读正确,读流利;第二关要读出语气,读出感情;第三关要分角色表演性地朗读。你们有信心吗?

1.借助拼音读故事

师:第一关闯关开始!请同学们借助拼音把课文读几遍,只有读正确、读通顺,方可通过这一关。

(学生练读,教师巡视)

师:大家读得都很认真。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小比赛,请同桌对读,互相做裁判,只要声音洪亮,语句正确又连贯,就可以过关啦。

(同桌对读)

师:真好!我们班同学都是第一关的胜利者,为自己鼓掌吧!

2.听录音朗读

师:在第二关要读出语气,读出感情。为了帮助同学们顺利过关,请同学们先听录音,注意听朗读的不同语气,然后配乐朗读课文。谁听得准、模仿得像,谁就能够最先闯关成功。(听录音)现在闯关开始。

3.模仿朗读

师:现在请同学们模仿老师,学习朗读课文。

(教师范读,学生自己朗读课文,教师巡视)

师:请同学们快速看课文,狼和小羊进行了几次对话?

生:三次。

(学生分别读出狼和小羊的三次对话内容)

师:谁来读一读狼和小羊的第二次对话?

(指名学生读,教师把对话内容贴在黑板上)

师:请大家先想想,这几次对话该怎么读,再按照自己的想法试着读,看谁读得好。

(学生读这三次对话)

师:我们先来看狼和小羊的第一次对话,谁来读?

(指名读,教师评价学生读的情况)

师:他读得真好!请大家学着他的语气再齊读一遍。

(学生齐读狼和小羊的第一次对话)

师:谁来读狼和小羊的第二次对话?

(指名读,教师评价学生读的情况)

师:你们读得那么好,老师也忍不住要试一试,现在请听老师读它们的第三次对话。

(教师读狼和小羊的第三次对话)

师:请同学们模仿老师朗读一下。

(学生模仿读)

师:对于这几次对话,大家读得都很棒!读出了狼的狡猾、凶恶,读出了小羊的善良、柔弱。

4.分角色朗读比赛

师:现在进行分角色朗读,闯关开始!请3人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一人扮演狼,一人扮演小羊,一人读叙述部分,读完再互换角色读。看哪个小组能读出语气、读出感情。哪个小组读得好,就是这一关的胜利者。

(小组活动,教师巡视)

师:刚才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哪一组愿意读给大家听?

(指名小组上台展示)

师:刚才这一组的同学读得很好,我们为他们鼓掌!接下来,我们分角色读课文。请全体同学起立,男生读狼说的话,女生读小羊说的话,老师读叙述部分,看看谁读得好。

(男女生分角色赛读)

师:我们班同学全部顺利闯过第三关!每个小组将会得到一个小奖品,为自己鼓掌吧!

二、帮助和引导学生“读懂”课文

语文教育专家张田若先生这样说:阅读教学,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读懂的过程,就是阅读能力形成的过程,就是语感形成的过程、语言积累的过程。朗读的目的是正确理解、深刻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帮助学生读懂课文的常用方法如下。

一是变换提问角度引领学生去读。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某些问题,可以变换思路。在阅读《穷人》一课的时候,我发现,对“桑娜家温暖而舒适,说明了什么”这一问题,不少学生错误地认为桑娜家并不穷。这时,教师就需要及时变换角度问学生:“她家是怎样的温暖而舒适,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时,学生立刻就体会到了桑娜的勤劳能干与善良贤惠。

二是抓关键词引领学生去读。一位教师曾在《慈母情深》的“默读课文,感悟理解”环节中,以“震耳欲聋”一词为引领,让学生找出描写环境嘈杂的句子反复品读,从而体会环境描写对人物的衬托作用。

三是以活动的形式引导学生在读中运用、巩固知识。如“大显身手擂台赛”等,不管采用哪一种活动,目的都是使学生能够很好地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思想。

三、帮助和引导学生“读透”课文

巧妙引导学生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课文,引发学生情感共鸣。有些课文内容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只需启发学生把已有的经历转移到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中,便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比如,《她是我的朋友》一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想一想:自己是如何和朋友相处的;朋友遇到了困难,自己是如何想的。带着这样的想法再读课文,学生就能很快把握课文的情感基调,从而读出课文中所蕴含的情感。

启发学生合理想象,利用范读激发情感。大多数课文都蕴含着真善美,若能进行合理想象,反复朗诵,就能品出文中情,悟出文外味。小学生善于模仿,也爱模仿老师的动作、表情甚至说话的语气。教师的示范朗读,往往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此时的范读,与学生首次看到文本时教师的范读是不一样的。这个范读过程要表露出教师对文章的深刻领悟,随著教师深情的范读,课文中那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操,就会像清清溪水一样流入学生的心田,润物于无声。例如,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教师在引导学生想象的同时,为学生播放一段人们在十里长街等灵车、望灵车、送灵车的视频,并配上教师的范读“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再引导学生朗读,会有扣人心弦的效果。

提醒学生把自己当作课文里的人物,用心体会情感。引导学生像课文的主人公那样思考、感受,就容易体会出课文所表达的真实情感。如教学《秋天的怀念》一课,我提醒学生把自己当成双腿瘫痪的儿子,体会自己对母亲的一片深情;或把自己当成重病缠身的母亲,想想应该怎样体贴、照顾双腿瘫痪的儿子,怎样鼓励儿子好好活下去。学生体会到了人物的心情,再去朗读,就能把人物的感情表达得淋漓尽致了。

四、帮助和引导学生“赏读”课文

赏读,即评赏阅读,是对文章精心细致地阅读、评价、鉴赏,多角度欣赏课文,披文入情,感悟妙处。这是在读通、读懂、读透基础之上的高层次品读,也是阅读中的重要一环。我常采用以下几种赏读方法。

一是从题目入手进行赏读。如《生命 生命》一课,教师可以让学生将这篇课文的题目与学过的课文题目比较,说说发现了什么(“生命”反复出现两次),作者为什么要用两个“生命”做题目。通过品读、思考、感悟,学生就会知道作者在提醒我们生命宝贵、生命短暂,要热爱生命、珍惜生命。

二是从特殊的标点入手进行赏读。如《“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第4自然段的几句话:“七点。七点一刻。七点半。父亲还没有来。我实在等不及了。”连续用了五个句号,写出了小作者认为自己的诗写得好,想早点见到父亲,得到夸奖;写出了小作者焦急、迫不及待的心情;写出了小作者等待的时间十分漫长;等等。

三是抓关键词赏读。如《慈母情深》一文中含有四个“立刻”的句子:“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了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从迅速而连贯的动作可以看出母亲的辛苦,以排比句呈现,将母亲为了家庭不知疲倦地劳作表现得淋漓尽致。

四是从句段上赏读。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父亲面对大家的劝告,分别说了三句话:“谁愿意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你是不是来帮助我?”这三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写出了父亲急切的心情及对孩子深深的爱。

总之,朗读能让人感知课文中的人、事、物,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让语言文字在学生心中活起来。我们通过读通、读懂、读透、赏读这四重境界的梯次攀升的训练,引导学生读进去、读出来,真阅读、会阅读,使学生的朗读能力得到提升,并培养他们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有效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

(责 编 再 澜)

猜你喜欢

范读小羊课文
毛茸茸的小羊
浅谈教师范读的“放”与“收”
小羊不吃菜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漫谈范读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回归本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