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P/PA、LDH预测儿童细菌性脑膜炎预后的效能分析
2021-07-10梁森全莫庆仪梁桂明黄晓雯葛晓宁
梁森全 莫庆仪 梁桂明 黄晓雯 葛晓宁
作者单位: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博爱医院儿科,广东,中山528400
细菌性脑膜炎(Bacterial meningitis,BM)是细菌感染所致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而儿童群体因各项生理机能发育尚未成熟,成为此疾病的多发、常见群体[1]。数据显示,发达国家儿童BM 病死率约5%,病残率约15%,而发展中国家病死率达15%,病残率超过25%[2]。目前儿童BM 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案,因此,有效诊断、尽早识别预后是积极完善治疗方案,降低病死、病残风险的重要环节。C 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肝细胞所合成急性时相反应蛋白,其在感染性疾病诊断、病情转归评价中有重要价值;前白蛋白(Prealbumin,PA)是肝细胞生成的快速转运蛋白之一,是一种非特异性防御物质,可在清除有害物质时被消耗,而CRP/PA 更能客观反映机体炎症反应[3];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是葡萄糖酵解过程重要酶,广泛分布在体液及各组织内,且感染时细胞内LDH 可大量释放至细胞外,为临床评价病情特征提供参考[4]。本研究首次探讨CRP/PA、LDH 在儿童BM 预后中的预测价值,为临床完善相关诊疗机制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6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中山博爱医院收治的135 例BM 患儿,根据预后效果不同分为病死组(n=16)、生存组(n=119)。纳入标准:符合《儿童社区获得性细菌性脑膜炎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BM 诊断标准[5];均明确感冒、发热史,伴不同程度头痛、呕吐、抽搐、意识障碍等典型症状;年龄1 d~10 岁;首次确诊,且入组前无相关治疗史;无凝血系统疾病;家属知情同意。排除标准:伴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肿瘤疾病、血液系统疾病者;有结核感染类疾病者;存在真菌、病毒等感染者;合并其他部位感染者。本实验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①治疗方法:135 例BM 患儿均予以对症支持治疗及病因治疗,包括保证休息、补充营养、维持水及电解质稳定、预防呕吐误吸、预防惊厥咬舌、物理降温、吸氧治疗等,同时予以抗感染治疗,其中58 例予以利奈唑胺(Fresenivs Kabi Norge As,Norway,生产批号:19J31U33)联合美平(住友制药有限公司,Sumitomo Dainippon Pharma Co,Ltd,生产批号:2395C)或头孢曲松(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号:SH6065)治疗,利奈唑胺,10 mg/(kg·次),q8h,静滴;美平,40 mg/(kg·次),q8h,静滴;头孢曲松,100 mg/(kg·次),qd,静滴;其中77例采取万古霉素(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生产批号:113190815)联合美平或头孢曲松治疗,美平或头孢曲松用法用量同上,万古霉素,1 万U/(kg·次),q6h,静滴。治疗效果判定:根据1 个月内治疗情况分生存、病死。②生化指标检测方法:治疗前采用非抗凝真空管采集股静脉血2 mL,离心(半径10 cm,转速3 500 r/min,时间15 min),采集上层血清,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乳酸法检测试剂盒测LDH 水平;广州科方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免疫比浊法试剂盒测CRP、PA 水平,计算CRP/PA 值。
病情程度判定标准[6]:轻度、中度、重度。
1.3 观察指标
①统计135 例BM 患儿1 个月内治疗情况,分组对比不同治疗情况患儿一般资料、治疗方案。②两组CRP/PA、LDH 比较。③分析CRP/PA、LDH与病情程度相关性。④Logistic 回归方程分析预后影响因素。⑤CRP/PA、LDH 预测预后的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2.0 处理数据,计数资料n(%)描述,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Bartlett方差齐性检验与Kolmogorov⁃Smirnov 正态性检验,均确认具备方差齐性且近似服从正态布,以()描述,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Spearman、Logistic 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变量间关系;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预测儿童BM 预后的价值。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年龄、性别、体质量、治疗方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情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n(%),(±s)]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between 2 groups[n(%),(±s)]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n(%),(±s)]Table 1 Comparison of general information between 2 groups[n(%),(±s)]
资料年龄(岁)性别体质量(kg)病情程度男女轻度t/χ2值0.141 0.141 0.881 P 值0.708 0.708 0.380中度重度利奈唑胺万古霉素美罗培南头孢曲松病死组(n=16)4.76±1.47 7(43.75)9(56.25)16.94±4.92 0(0.00)5(31.25)11(68.75)7(43.75)9(56.25)11(68.75)13(81.25)生存组(n=119)5.33±1.89 58(48.74)61(51.26)18.15±5.19 11(9.24)72(60.50)36(30.25)51(42.86)68(57.14)87(73.11)100(84.03)2.692 0.007治疗方案0.005 0.005 0.005 0.006 0.946 0.946 0.945 0.938
2.2 两组CRP/PA、LDH 比较
病死组CRP/PA、LDH 高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CRP/PA、LDH 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CRP/PA,LDH between 2 groups(±s)
表2 两组CRP/PA、LDH 比较(±s)Table 2 Comparison of CRP/PA,LDH between 2 groups(±s)
组别病死组生存组t 值P 值n 16 119 CRP/PA 0.84±0.25 0.42±0.12 11.202<0.001 LDH(U/L)418.79±125.47 314.88±102.03 3.719 0.003
2.3 CRP/PA、LDH 与病情程度相关性
Spearman 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RP/PA(r=0.745,P<0.001)、LDH(r=0.594,P<0.001)与病情程度呈正相关。见图1。
图1 CRP/PA、LDH 预测预后的ROCFigure 1 ROC of CRP/PA,LDH predicting prognosis
2.4 预后影响因素的Logistic 回归方程分析
以预后情况为因变量,0=生存,1=病死;由于各自变量为连续变量,为便于统计数据,参考各指标均值进行分层,将CRP/PA、LDH 转化为二分类变量,采用二分类Logistic 回归方程分析,结果显示,将病情程度控制后,CRP/PA、LDH 仍与预后相关(P<0.05)。见表3。
表3 预后影响因素的Logistic 回归方程分析Table 3 Logistic regression equation analysis of prognostic factors
2.5 CRP/PA、LDH 预测预后的ROC
阳性样本:病死组;阴性样本:生存组;绘制CRP/PA、LDH 单独预测儿童BM 预后的ROC,结果显示,CRP/PA、LDH 预测预后的AUC 依次为0.832、0.805;采用Logistic 二元回归对CRP/PA、LDH 单独预测预后的ROC 进行拟合,分析各指标联合预测预后的ROC,结果显示,CRP/PA+LDH 预测预后的AUC 为0.932。见表4。
表4 ROC 分析结果Table 4 ROC analysis results
3 讨论
儿童BM 多由革兰阳性菌、革兰阴性菌感染诱发。目前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是儿童BM 主要治疗手段,但当前尚缺乏儿童BM 预后有效的评估机制,不便于临床及时完善治疗方案。因此,积极完善相关预警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CRP 是急性时相蛋白重要成员之一,其生成量与炎性反应关系密不可分,常被作为炎性标志物。PA 是近年研究较多的一种由肝细胞生成的血浆白蛋白,其半衰期较短,与同类因子对比,在血清中水平变化更加敏感,能更早、更迅速反映机体异常情况。相关研究指出,机体应激反应程度与血清CRP 水平呈正相关,与PA 水平呈负相关,且CRP/PA 能客观反映全身炎症反应及并发症发生风险,为临床评估病情提供参考[7⁃8]。基于BM可诱发机体产生强应激反应及炎症反应,本研究对BM 患儿血清CRP/PA 检测发现,病死组CRP/PA 高于生存组,此符合CRP、PA 生理特性,受细菌感染影响,CRP 大量生成以激活补体、加强吞噬细胞吞噬活性,而PA 作为机体营养评价指标,在儿童BM 发病后可致其合成降低,同时作为非特异性宿主防御蛋白,在机体清除感染时可被利用消耗,因此,整体表现CRP/PA 升高[9⁃10]。本研究还发现,CRP/PA 与BM 患儿病情程度呈正相关,提示CRP/PA 或可为临床评价儿童BM 病情提供参考。
LDH 主要分布在心、肾、骨骼肌等组织内,但近年相继有研究[11⁃12]显示,在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中血清LDH 水平显著升高。本研究也发现,病死组LDH 高于生存组,但目前LDH 升高的具体机制尚未明确,分析可能是BM 急性期伴随大量细菌侵入机体,所产生毒素通过刺激机体生成抗炎因子而促进LDH 释放入血;BM 发病后可能会继发心肌损害造成LDH 大量生成并释放至细胞外;当儿童BM 发病时脑神经组织细胞短时间内出现缺氧、缺血等病理性改变,可刺激细胞大量生成LDH 并扩散至脑脊液,同时在炎性损害刺激下,血脑屏障系统通透性改变,LDH 持续进入外周血系统,同样说明BM 患儿血清LDH 升高可能与病情有关[13]。
Spearman 分析发现,CRP/PA、LDH 均与儿童BM 病情存在密切关系。基于病死患儿多病情危重,因此,CRP/PA、LDH 或可为临床评估预后提供参考。但还有研究指出,儿童BM 病情转归是多因素、多过程参与的结果,病情程度等均与患儿预后有关[14⁃15]。本研究进一步采用Logistic 回归方程控制病情程度后发现,CRP/PA、LDH 仍与BM 患儿预后相关,且CRP/PA+LDH 预测预后的AUC 为0.932,大于单独指标预测,客观说明此方案可为临床评估儿童BM 预后提供客观依据。但本研究不足在于CRP/PA、LDH 变化同样受多过程调控,其对应调控机制是否可作为临床治疗儿童BM 的新途径尚未明确,仍需后期继续探究。
综上可知,BM 患儿CRP/PA、LDH 显著升高且与病情程度密切相关,三者联合检测可为临床评估预后提供参考,便于及时完善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