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言博物馆中传统农耕文化词汇、语汇展陈初探

2021-07-09陆亚慧陈立中

皖西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语汇农耕参观者

陆亚慧,陈立中

(南京大学 文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3)

一、传统农耕文化词汇、语汇在语言博物馆中展陈的必要性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要求:“切实保护好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合理适度利用。深入挖掘农耕文化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挖掘保护传统农耕文化方法多样,在语言博物馆中保存、展陈传统农耕文化类方言词汇、语汇是重要途径。

为此,笔者以合肥方言为例,通过简单随机抽样对216位合肥方言区内的老年农村居民进行了关于农耕文化类合肥方言词汇、语汇的知晓及使用情况实地调查。其中男性106人,女性110人,分别占49%和51%。受教育程度方面,以小学及以下教育程度为主,占比88.2%,总体文化水平较低。职业方面,以涉农为主,占比92%。

表1 调查样本(中老年居民)基本情况(n=216)

为了全面深入地对传统农耕文化类合肥方言词汇、语汇进行研究,笔者选取了25位有代表性的老年人,围绕事先拟定的访谈提纲,以具体的农耕文化词汇、语汇为主要线索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调查发现,传统农耕文化具有资源性、濒危性特点,其在语言博物馆中进行展陈十分必要。

(一)传统农耕文化的资源性特点

语言(方言)作为一种资源,其突出特点是它的不可再生性,即一旦消亡则难以恢复, 因而需要保育和保护[1]。同时,语言(方言)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文化则是一个民族长期积累下来的宝贵财富,也是未来发展的基础。农耕文化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许多珍贵的方言词汇、语汇,是一种独特的语言(方言)资源。对于难以避免消亡的语言(方言)资源以及其中蕴含的珍贵传统农耕文化,我们可以借助各种手段使其得到保存,语言博物馆的建设就是其手段之一。

(二)传统农耕文化的濒危性特点

传统农耕文化类方言词汇、语汇在语言博物馆中的展陈已迫在眉睫。随着农业生产方式转向集约化、现代化,传统农耕文化正遭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传统农耕文化类词汇、语汇的使用范围也渐渐从全社会缩小到家庭,家庭中更多的也是中老年农民群体在内部使用,而且在逐步高龄化。如在合肥地区,由于农耕器具在现代化农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小,它们逐渐被使用者抛弃。随着它们退出传统农耕文化,相关的方言词汇、语汇被人提及的频率也就相应减少,正在快速消亡。在此背景下,深入挖掘传统农耕文化,收集与传统农耕文化相关的词汇、语汇,将其作为一种记忆储藏在语言博物馆中,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这些被储藏的传统农耕文化犹如埋进土壤里的种子,也许有朝一日又能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笔者查阅各种期刊数据库,发现由于国内语言博物馆建设时间不长,研究成果数量较少。其中刘宗艳以贺州学院为例,从整体出发,对语言富集地区语言博物馆建设提出了较为全面的方案,涉及展厅布点、展示内容、展区分类等[2]。欧阳国亮从博物馆建设的馆藏资源出发,对包括馆藏资源采集储存、规模、加工、安全维护等方面做了全面概述[3]。时贤们大多着眼于语言博物馆的整体规划,很少对语言博物馆中某一主题的具体展陈内容及适合该内容的具体展陈方式做详细解说。因此,笔者将以传统农耕文化类合肥方言词汇、语汇为主题,试探析其适合在语言博物馆中的展陈内容和展陈方式,以期为语言博物馆相关问题研究抛砖引玉。

二、适合在语言博物馆中展陈的传统农耕文化类合肥方言词汇、语汇

本文所探讨的合肥传统农耕文化是指狭义语境下的农耕文化,即在农业经济基础上发展的,与合肥传统农业耕种相关的具体物质和思想观念等文化形态的集合,具有传承性、乡土性和实践性特征。

合肥传统农耕文化是世世代代合肥人生存智慧的结晶,内容丰富,相关方言词汇、语汇众多。但并非所有词汇、语汇都适合在语言博物馆中进行展陈。选择时需根据一定标准进行筛查。

一要对传统农耕文化类合肥方言词汇、语汇进行分类。传统农耕文化不仅是劳动者的经验总结,还是他们在农业耕作中的行为指导。通过调查分析,发现传统农耕文化类合肥方言词汇、语汇可分为两类:(1)物质类,即与合肥传统农业耕种相关的具体耕作物质类词汇、语汇,包括农田、农作物、农具等。(2)精神类,即从农业耕作过程中提炼的,蕴含着劳动者思想观念的词汇、语汇,如耕作忌讳、农谚、农歌、戏剧、曲艺等。传统农耕文化具体体现在这两类词汇、语汇中。

二要从具体类别中选择更具代表性的传统农耕文化类合肥方言词汇、语汇。通过调查发现,在物质类中,由于农作物是农业耕作主要对象,农具是农业耕作主要工具,土肥则是实现农作物高产稳产必不可缺的“帮手”。因此,可选取这三类作为展陈内容。同时,合肥传统农耕文化富含劳动者在漫长历史中累积的经验教训,它植根于当地农业生产、劳动者价值观、文化氛围、特定环境之中,大多依靠劳动者口耳相传而代代传承,常以独特的农谚、农歌、语讳等形式反映并留存在语言形式和意义系统之中。因此,在精神类中,文本将选取农谚、农歌、语讳这三类。

表2 中老年居民对传统农耕文化类合肥方言词汇、语汇了解及使用情况统计

下文将以上述8个词汇、语汇项目在语言博物馆中展陈问题为例进行探讨。

(一)“小白稻”

(二)“稻旋子”

“稻旋子”是20世纪50年代合肥农村普遍使用的一种粮仓制作工具。这种粮仓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底部及圆筒状墙壁。圆筒状墙壁是由稻旋子一圈一圈从粮仓底部呈螺旋状盘旋围建而成。它一般用芦苇编制,呈长方形条状。根据所需制作的粮仓放置地点不同,稻旋子有不同规格。室内粮仓所使用的稻旋子一般宽度为50~80厘米,长度在7米以上。室外露天粮仓所使用的稻旋子宽度甚至可以达到1米以上。稻旋子使用便利,使粮仓的大小和放置位置比较自由。因此,在秋收季节合肥农村家家户户门前屋后都会有这种简易粮仓。秋收之后,农民们会把稻旋子卷起放置起来。

近年来由于收割机在合肥农村的推广,粮食收割、装袋一体化,大家慢慢不再需要使用这种粮仓,稻旋子也就渐渐退出合肥农村家庭。由于稻旋子的退出是近20年发生的事情,因此部分农村家庭还留有稻旋子实物,但不认识它的人可能很难想象其使用方式。

(三)“土粪堆”

肥料对农业耕种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化肥还没有被广泛应用时,合肥地区劳动者在耕作过程中只能使用自制的肥料。可供当地农民制作“土粪堆”的物质十分丰富,包括但不限于杂草、草木灰、湖底淤泥、动物粪便、作物茎秆等等。从前合肥农村家家户户都会在墙根堆一个“粪堆”,将土肥原料堆积起来后,为了使它们充分发酵、增强肥田效果,需加水浸泡后让阳光照射。后来化肥在合肥农村被广泛使用,费时费力且肥力较低的土粪堆也渐渐被抛弃。

(四)农谚

农谚形式短小,意义鲜明,承载着合肥当地劳动者对农耕的行为及心理认知。武占坤、马国凡说过:“谚语经常以口语的形式在人民中间广泛流传,是人民群众表现实际生活经验或感受的一种‘现成话’。”[4](P3)农谚也被称为“农民自己‘口写、口传’的农书”[5],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例如“冬不离牛房,夏不离水塘”“冬天保温不生病,夏喂精料才有劲”,这两句农谚谈及的对象都是耕牛。关于耕牛的农谚在合肥地区还有很多。这是因为在以前合肥农村,耕牛虽然是一种牲畜,但在农民眼中它更是一位搭档,甚至是家庭的重要成员。冬天,农民为了更好地照顾耕牛,会让耕牛住进暖和的家中,同时给耕牛喂食黄豆、棉籽等制作的精料,既犒劳其一年的辛勤耕作,又为来年春天耕作做准备。夏天是耕牛劳作时间最多的时候,农民更是以精料喂食,同时每天都会让耕牛“泡澡”降温。可以看出耕牛在合肥传统农耕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五)农歌

本文所探讨的农歌属于广义上的传统农耕文化类合肥方言语汇,它是在农耕环境下用合肥方言语汇创造歌词进行传唱的语言形式。自原始社会以来,人们就有通过歌舞表达对谷物丰收、生活安定的期盼。赵塔里木在《田秧歌类属辨析》中曾说:“我们可以把劳作看作音乐起源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且是产生劳动号子的直接根源。”[6]合肥地区农耕历史悠久,可以说,合肥农歌是伴随合肥农民的劳动产生的,没有劳动就没有合肥农歌。同时,农歌是农民在农耕生活中的一种精神支撑。人们在农耕劳作时歌唱,通过歌声传递出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同时通过曲词描述生活、劳作,抒发自己的情感。从合肥农歌的内容,如《抬重号子》,可以窥见当时农耕生活一角。

《抬重号子》,是当时农民为了攒塘底淤泥做肥料以及建水库后抬土时唱的农歌。一般是一人领唱众人再合唱的形式。抬重时两人在前,两人在后,道路平坦时调子较平缓,上坡时调子急促。抬重是一件很费力气的农活,一般由男性承担。在这种“一唱众和”的轻松活泼氛围下,大家干劲十足,劳动光荣的愉快感油然而生。农歌是合肥农民文化认同的体现。抬重号子歌词如下:

履平地:

领:嗨呀嗬! 合:嗨呀嗬!

领:嗨呀嗬来! 合:嗨呀嗬!

上坡或台阶:

领:嗨——嗬! 合:嗨——嗬!

领:腰板挺起, 合:嗨呀嗬!

领:肩膀要正, 合:嗨呀嗬!

领:两腿撑劲, 合:嗨呀嗬!

领:步子走稳, 合:嗨呀嗬!

领:目标在前, 合:嗨呀嗬!

经过长时间连续记录多片新阴极板的导电片变化发现,铜导电片上的变化是有一定规律的:新的阴极板导电片装入电解槽内,首先变为翠绿色,然后渐渐变为深绿色,这是因为导电片表面生成的碱式碳酸铜与电解液溢出的酸雾逐渐发生反应;分布也呈现一定的规律,同一电解槽两端的阴极板导电片由翠绿变为深绿色时间较长,电解槽中间部分的阴极板铜导电片由翠绿变为深绿色时间较短,这是由于槽中间处酸雾溢出量比电解槽两端的进液和下液端大,酸雾溢出量大加速了反应(5)的进行。

领:再加码力, 合:嗨呀嗬!

领:一鼓作气, 合:嗨呀嗬!

领:就是胜利, 合:嗨呀嗬!

(六)语讳

三、语言博物馆中传统农耕文化词汇、语汇的展陈方式

“语言是重要的资源,这就要求我们对语言的开发利用进行战略思考和顶层设计,使丰富的语言资源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8]在语言博物馆中使用恰当的传统农耕文化词汇、语汇展陈方式,能够促进传统农耕文化和语言(方言)的传承与发展, 实现从单纯的语言资源记录保存向更加有效的社会利用转变。本节将就传统农耕文化类合肥方言词汇、语汇在语言博物馆中的具体展示方式提出建议。

(一)“音视频+实物+VR技术”展示法

VR技术是利用计算机为用户创造出一种虚拟现实,使体验者能够身临其境感知事物。VR技术在博物馆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虚拟化的方式,将历史真实事件通过技术手段进行当下再现,这是一种全新的视觉听觉展现方式,它将语言和艺术,现实和虚拟进行高度融合,大大扩展了博物馆的展陈方式。它能够将已经消逝的农业耕作过程进行场景再现,使参观者可以跨越时空,“亲历”农耕过程。

该展示法的展示内容是类似“稻旋子”这样人们已经不再使用,但消逝不久,还有实物留存下来的农具类词汇。主要展示对象为任意年龄段的社会公众。

通过这种展陈方式,观者可以对“稻旋子”的结构、使用环境以及使用时螺旋状盘旋的过程有全面的了解。这种展现方式能将实体博物馆与数字博物馆的展示方式结合在一起,取其精华,大大增强参观者与展示物的互动效果,加强参观者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体验,尤其是对于其背后所凝聚的劳动人民的耕作智慧会有更深刻的感受。

(二)“音视频+3D技术”展示法

3D技术是靠人两眼视觉差产生的一种立体视觉特效,现实生活中应用较广的是电影院。它在语言博物馆中的作用主要是通过视觉特效使体验者能完整地“身临其境”感知整个农耕过程。相比VR技术,3D技术能容纳较多参观者同时进行体验,一般适用于包含较多展示内容的传统农耕文化相关词汇、语汇。

该展示法的展示内容是类似“小白稻”“土粪堆”这类已经没有实物留存下来的物质类词汇。主要展示对象为青少年人群。

首先,借助老农的音频展示词汇的发音,让参观者对入声及合肥方言独特的构词方式有一个初步了解。其次,由于没有实物留存,为了取得更好的展示效果,可以在当地老农的描述下制作有关“小白稻”种植过程和“土粪堆”制作方式的3D视频动画,吸引更多青少年进行参观。毕竟青少年是保护和促进语言多样性的关键人群。最后,需要专门设置一个能够容纳参观者进行观看的空间。参观者戴上特制眼镜即可观看动画,在播放动画时屏幕上相应配以中文及英文字幕。如果这类传统农耕文化词汇没有实物留存,但保存有珍贵图片,可以在3D视频动画播放过程中展示这些真实图片,使动画与现实交融,加深参观者印象。

(三)“音视频+绘画+模仿厅”展示法

范俊军认为“资源共享不是濒危语言研究者个人之间的资料交换、传递和参阅,也不是语言学小圈子发布,而是面向语言社群和公众的自由获取、便捷访问、广泛传播和有效利用”[9]。这对濒危的传统农耕文化类语言(方言)词汇、语汇同样适用。

“音视频+绘画+模仿厅”展示法的展示内容是类似谚语、农歌、语讳之类无物质实体的精神财富,展示对象主要为年长人群。

具体展示过程如下:首先,设置一个单独的音像区。在音像区,根据老农的音频展示谚语、农歌、语讳的发音和用词特点。对于农歌我们还需辅以老农表演性的视频展示其歌唱环境、音律等。展示农歌时,可以设置专门的耳机和一个类似开关键的按钮——参观者点击按钮,农民歌声的音视频开始播放;再次点击按钮,音视频关闭。这个步骤一方面可以增强参观者的参与感,另一方面可以保持语言博物馆安静的参观环境。另外,考虑到参观者可能来自不同地区,视频上可以加上中文和英文字幕。视频同样可以作为线上学习资料。

其次,借助文字介绍其中蕴含的农耕知识,同时辅助卡通绘画展示农谚的具体内容和农歌的歌唱场景,如耕牛夏天水中嬉戏,劳动者抬重画面。卡通绘画作为一种通俗易懂的展现方式,一方面能增添参观趣味性,使年纪较小的参观者直观感受传统农耕文化传递内容,加深印象。另一方面能够激发参观者想象力,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农谚、农歌、语讳所蕴含的精神文化是鲜活而充满张力的,需要参观者自己感受。除了使用绘画展示内容,农歌因其特殊的使用环境对韵律更加注重。最后,可以在音像区设置模仿厅,即提供参观者一个较小透明密闭空间,参观者可在参观音视频后进行农歌跟唱或模仿,增强参观者的语言互动。

(四)“文字+音标”展示法

“文字+音标”展示法应当作为辅助方式应用在前三种展陈方式中。展示对象为语言工作者和社会公众。语言博物馆作为收集、保存、学习、传播语言(方言)和文化的公益机构,要面向来自不同地区甚至不同国家的语言工作者和社会公众。他们可能有着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对与合肥传统农耕文化相关的词汇、语汇较为陌生,仅仅依靠前三种展陈方式还不能很好理解其中蕴含的文化。此时,文字和音标作为基础、便利的沟通和学习方式,作为辅助,能够使参观者更快了解展示内容,为进一步参与互动奠定基础。同时,它们也能为语言工作者提供研究的语音材料。

如在“音视频+实物+VR技术”展示法中,语言博物馆提前对“稻旋子”特点、使用方式等做文字和音标说明,可以让参观者提前对“稻旋子”形成基本的认知,避免了由于音视频的方言色彩导致参观者对接下来的展陈方式理解不到位,继而引起参观者参与感不强,互动效果大打折扣的情况。语言研究者则可以通过了解词汇、语汇的音标以及老农的音视频介绍,进而开展相关研究。“文字+音标”展示法在其他两种展陈方式中作用也是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四、结语

《岳麓宣言》共识三提出:保护和促进语言多样性应当与科技发展相结合。其中第13条内容为:“成员国、公共组织、学术界、非政府组织和民间团体、联合国实体和相关机构、私人机构和其他相关人士,应与土著人民和其他语言团体合作,通过人工智能、信息通信等技术推动语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和有效传播,寻求濒危语言、少数民族语言、土著语言、非官方语言以及方言保护传承的新途径。同时,应认识到语言是人工智能的重要资源之一,人工智能的发展也离不开语言资源。”[10]随着现代科技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可以应用到语言博物馆的展示之中,以上列举的展示方式只是对合肥传统农耕文化词汇、语汇展陈设计初步探索的结果。期望本文能为语言博物馆具体主题的展陈设计抛砖引玉,促进语言博物馆的建设。

注释:

猜你喜欢

语汇农耕参观者
最美的蝌蚪
农耕初体验
农耕旧事十二韵
立足农耕 特色强校
交互式展示空间设计
脑洞大开
用歌剧语汇展示戏剧力量——解读悬疑歌剧《马克若普洛斯档案》
《荆楚岁时记》饮食类语汇探析
向大师致敬
场馆学习中的参观者研究:进展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