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互式展示空间设计
2019-09-10杨力胥诗萱张文李佳欣
杨力 胥诗萱 张文 李佳欣
摘 要:一种特殊的审美方式或艺术观照方式——展示,展示是以为人类创造更符合其精神需求为最终目的。交互方式的改革是当前艺术领悟所面临的一大趋势,而交互方式的改革是交互科技飞速发展带来的。想要能够实现在展示过程中实时关注每个参观者的特点与状态,提供适合其审美需求的艺术信息形式,就必须要将交互科技融入艺术活动中为主要的设计思路。
关键词: 交互方式的改革;交互科技融入艺术活动的主要思路;审美需求
引言
为了实现交互方式的改革,第一,我们需要详尽了解每一位进入展示中心参观者的位置、意图、状态等一系列的情况。第二,为使每位参观者有最佳的审美体验,我们需要根据每位参观者的情况,从而选择最适合的内容以最恰当的方式呈现给参观者,这样可以充分的调动参观者的各种感觉器官,让参观者有很好的视觉效果。上面所阐述的就是科技与艺术相融合的过程,而交互科技融入艺术是未来其必然的发展方向。
一、现代展示空间中的交互方式变革
隨着科技的日益发展,我们可以从信息传递的时空关系角度了解,展示的实现不仅可以在某一特定的空间进行,还在任何的时空范围内进行。我们所讨论的交互方式的变革的过程是指:首先让参观者进入到我们特定设置的一个空间内,在一定的时间内使各种装置进行信息的置换,从而使参加者有一定的审美感受和体验的过程。每位参观者进入的是同一个空间,但是每位参观者所体验到的审美感受是完全不同的,参观者可以在各种位置上体验着各种变化,这就是交互方式变革的最大特点。每个人都是一个个体,因此每个人的审美观点也是不同,而展示空间所给参观者提供的内容必定是因人而异的。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综合运用各种体感交互技术的展示装置。首先想要艺术形式个性化,就必须要了解每一位参观者的特点,这样我们就必须要体感信息来完成收集工作。
二、展示设计中交互技术与艺术的融合
(一)控制信息的获得与定位系统
交互形态设计将是未来的展示设计。我们在进行交互形态设计时,首先需要精确且详尽的了解每位参观者的信息,包括动作、体型、位置、样貌等方面的体感信息。要想了解参观者的体感信息,我们需要通过控制信息的通道去进行准确的采集。我们所采集到的信息,可以对参观者进行准确的定位,这里的定位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是此时此刻参观者在馆内的准确位置;第二是确定参观者的体态特征,人物特征以及下一步意图等方面的体感信息。实现第二个定位,需要结合计算机视觉技术完成。现在我国在人机交互的应用中有显著的成功。现在实现人物定位的重要手段之一是成熟人脸检测与识别技术[1]。
(二)展示信息的形式与艺术化呈现
实现展示内容中最佳艺术化的呈现方式是交互技术中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最佳艺术化呈现形式有色彩、形态、光影、声音甚至包括味道和温度,这些都是令参观者产生审美感受。而这些最佳艺术化的呈现方式,需要通过展示信息通道传递给参观者。除了较为传统的艺术载体,其他新兴技术的艺术载体也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谷歌、微软现在已经对虚拟的现实技术的研发已经成为主流。还有很多的企业在投入这一领域,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现实技术的普及化与实用化会逐步实现。
三、交互式展示空间与装置设计的构思举例
(一)场景元素智能化调节
根据上面所论述的定位,我们可以通过体感定位参观者的人数,位置以及身高等体感信息。而我们获得这些体感信息后,场景智能化元素就会以此为依据调节各种装置,比如对灯光的调节,空间温度的调节。在没有参观者的区域,可以关闭各种装置,这样既可以保证其他区域的参观者有最佳的照明效果,还可以实现节能的目的,这样一来就可以两全其美[2]。
(二)适应每一位参观者的视听场景的设计
想要实现虚拟现实的视听场景,需要通过各种科技化的方式呈现。传统的展示空间的设计会有一些弊端,它的影像和音响的位置是固定不变的,参观者想要欣赏到最佳的视听效果,就必须选择一个固定位置。但在现实的展示场景中的参观者往往众多,每个参观者的位置是不同的,因此每个参观者是会互相影响。如果能给参观者发一个无线耳机,再结合体感的定位系统,这样就可以根据参观者的位置信息传送与当前位置相匹配的场景视听效果。解决了传统展示空间设计中参观者互相影响的问题,让参观者有更加的审美感受与体验。
四、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论述,可以清楚的了解到,把体感交互技术融入到展示空间设计中是有很多的益处。第一使展示的内容个性化;第二以最佳艺术化的形式呈现给参观者;第三更好的场景视听效果呈现给参观者;第四让参观者有更好的审美感受和体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艺术类型呈现出与科技融入艺术的趋势。在现实的展示空间设计中,以体感交互科技融入艺术是以后必定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秦佳,于海洋.交互式展示空间设计——交互方式变革下的科技与艺术融合探索[J].艺术评论,2017(10):175-178.
[2]高蕾.新媒体艺术中互动艺术在展示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大众文艺,2012(23):94-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