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凝血功能、血乳酸与新生儿ABO溶血病相关性研究

2021-07-09才丽娜赵怡然喻昌利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1年4期
关键词:胆红素乳酸重度

喻 玲 许 柳 才丽娜 赵怡然 喻昌利

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儿科 河北唐山 063000;①唐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②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呼吸科

ABO溶血病是我国新生儿发生同族免疫性溶血中最常见的病因,常在出生几小时或几天内出现黄疸迅速加重的现象,如果不能早期评估病情并进行有效干预,可造成严重贫血、心力衰竭,甚至神经系统的永久损害,严重影响新生儿的生命质量[1-3]。既往研究多采用产前检测孕妇血清中的血型免疫性抗体效价、羊水胆红素测定等方法来预测新生儿溶血的严重程度,但在临床实际中发现产前检测对临床的指导意义并不大[4-6]。本研究通过对我院新生儿ABO溶血病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血乳酸水平、凝血功能对新生儿ABO溶血病严重程度的诊断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确诊为ABO溶血病的患儿105例,男63例,女42例;胎龄37~42周;日龄<7d。依据入院后血清胆红素值是否达到换血指征分为轻度溶血组及重度溶血组。选取同期在我院出生的健康新生儿70例作为对照组,记录新生儿及母亲相关临床资料,包括胎龄、性别、出生体质量等。三组新生儿胎龄、性别、出生体质量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本研究经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表1 各组新生儿一般资料比较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ABO溶血病组纳入标准:存在母子血型不合(母亲血型为O型,新生儿为A或B型),血清学检测改良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游离抗体检测和抗体释放试验,改良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或抗体释放试验有一项阳性即可确诊为新生儿溶血病。排除标准:①引起溶血的其他疾病,包括Rh溶血、G6PD缺乏等;②伴有宫内窘迫及感染者。对照组纳入标准:足月出生健康新生儿,无低氧血症,无高碳酸血症;排除标准:缺氧、窒息等诱发高乳酸血症的高危因素。

1.3换血指征 参照《新生儿黄疸推荐干预方案》,患儿出生后满足下列因素之一即达换血指征: ①产前诊断基本明确为新生儿溶血病,患儿在出生时血红蛋白值<120g/L,并伴肝脾肿大、水肿、充血性心力衰竭; ②早期新生儿根据不同日龄 ( 早产儿则根据胎龄、日龄) 的血清胆红素超过指南中的换血标准,且主要是未结合胆红素增高者;③ 存在胆红素脑病早期症状者。

1.4实验室检查 入院后采集手腕部动脉血0.5mL,使用全自动血气、电解质和生化分析仪(美国沃芬gem4000)检测乳酸和血清总胆红素水平;采集静脉血1.6mL,注入枸橼酸钠采血管中,对血样标本进行常规离心分离,应用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日本东亚CA1500)检测凝血功能,包括: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

2 结果

2.1三组新生儿血乳酸、血清总胆红素、APTT、TT、PT、FIB比较 三组新生儿血乳酸、血清总胆红素水平、APTT、TT、P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溶血性组、重度溶血组高于对照组,重度溶血组高于轻度溶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间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各组血乳酸及血清总胆红素、APTT、TT、PT、FIB水平比较

2.2血乳酸、凝血功能参数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相关性 经双变量Pearson直线相关检验分析显示,血乳酸、APTT、TT、PT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呈正相关;FIB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无相关性,见表3。

表3 血乳酸、APTT、PT、TT、FIB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新生儿溶血病(haemolytic Disease of the Newborn,HDN)是由于胎儿从父亲一方遗传了母亲一方所缺乏的红细胞抗原,刺激母体产生相应的IgG抗体 , 这类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红细胞溶血破坏。ABO新生儿溶血病是早期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原因[7-8],若不及时诊治,可导致全身各个系统功能障碍,甚至发生胆红素脑病,严重时导致昏迷、呼吸衰竭[9]。及时了解ABO溶血的严重程度,积极采取措施,可降低患儿的并发症;而凝血功能紊乱、血乳酸与新生儿疾病的严重程度明显相关[10]。

新生儿各器官发育不成熟,在应激状态下可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影响凝血功能[11]。本研究结果显示:ABO重度溶血组APTT、PT、TT大于轻度溶血组及对照组,ABO轻度溶血组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溶血程度与凝血功能明显相关。血清总胆红素的增高与凝血功能密切相关,与既往研究[12-13]结果一致。ABO溶血病患儿凝血功能受到严重影响,分析原因一方面溶血所致的血清胆红素迅速增加超过肝细胞的摄取能力,导致胆汁淤积、肝功能受损[14];另一方面新生儿的凝血功能尚未完善,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红细胞破坏增加[15]。FIB是一种急相反应蛋白,作为炎症标志物与疾病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16-17],在本研究中三组间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既往孟红等[18]的研究结果不符,分析原因可能是FIB是由肝脏合成的具有凝血功能的急性时相蛋白,直接参与凝血过程,溶血发生短时间内并未引起其明显改变。同时也更加明确APTT、PT、TT在早期检测的重要性。

乳酸是葡萄糖无氧糖酵解的产物,正常情况下机体仅有少量存在,某些危重症疾病可致其水平升高,也见于其他原因导致的乳酸生成增多或者是清除减少[19-20]。ABO溶血发生时,血清胆红素水平迅速升高,一方面导致内源性一氧化碳(CO)水平升高,血红蛋白与CO结合增加、碳氧血红蛋白水平升高,造成组织能量代谢功能障碍,缺氧条件下线粒体不能正常参与反应[21];另一方面,肝脏为处理乳酸的主要器官,血清胆红素水平超过肝脏的处理能力,造成胆汁淤积,肝酶活性降低,处理乳酸能力下降[22-23],导致机体乳酸水平增高。本研究中轻度溶血组、重度溶血组血乳酸水平高于对照组,且重度溶血组高于轻度溶血组;血乳酸水平与血清总胆红素水平明显相关,说明血乳酸水平越高,ABO溶血患儿的病情越重。

综上所述,目前在新生儿ABO溶血病的治疗中,血清总胆红素水平仍是指导临床治疗的主要依据,但其单独预测患儿病情危险程度的能力有限,所以对于具有溶血风险(母亲为O型血、患儿为A/B型血)的高胆红素血症患儿,可联合检测凝血功能及血乳酸水平以进一步评估患儿的病情。国外有研究[24]亦提示联合检测比单独检测具有更好的预测价值。

猜你喜欢

胆红素乳酸重度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重度牙周炎牙齿的牙髓治疗时机及牙周牙髓联合治疗对重度牙周炎的疗效观察
新生儿不同部位经皮胆红素值与血清总胆红素值的对比
总胆红素偏高,需警惕肝脏疾病
怎样看待升高的胆红素
人在运动后为什么会觉得肌肉酸痛
糖尿病性乳酸性酸中毒
宫斗剧重度中毒
服二甲双胍别喝酸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