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课程思政教学的实践维度

2021-07-08韦依娜

科教导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汉语国际教育课程思政实践

韦依娜

摘 要 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既要精于挖掘课程内容的思政元素,又要长于把这些元素与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融合,还要善于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找准角度,精心设计,实现立德树人、德才兼备的教育大格局目标。本文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通识课“中国文化通论”为例,在思政教育融入教学的实践中帮助大学生拓宽知识视野,提升家国情怀,汲取文化能量,铸就理想人格。

关键词 课程思政 实践 汉语国际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1.12.038

Abstract In the cour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practice, teachers should not only be proficient in excavating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lements of the course content, but also be good at integrating these elements with the teaching of knowledge and the cultivation of ability. They should also be good at comprehensively using various teaching methods and means, finding the right angle and carefully designing, so as to achieve the goal of establishing morality and cultivating people with both ability and political integrity. This paper takes the general course "General Theory of Chinese Culture" of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as an example to help college students broaden their horizons of knowledge, enhance their feelings of home and country, absorb cultural energy and build their ideal personality in the practice of Integrating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to teaching.

Keywords curriculu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s; practice; Chinese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高等教育学府作为人才培养的神圣殿堂,把发展重点落实于人,注重学科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提升人才质量,才能不偏离“大学之道”。处于新时代,面对新形势,大学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依然是高校在人才培养中需要考虑的主题。

当前,各高校已经有意识地构建“课程思政”理念,把德育纳入教育综合改革重要内容,探索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的转变。教师也积极地在非思政课程中发掘、融入思政元素,把这项工作进一步做实做细。本文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通识课《中国文化通论》为例,阐述了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获取的理性认识与经验。

1 融入的依据

1.1 理论导向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论述强调了当前高校育人的大方向、大格局。如果把大学教育拆解为知识体系和专业能力获取的途径,无疑是视野狭窄且流于浅薄。人不能没有灵魂,高校教育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为导向,以政治认同、国家意识、文化自信、公民人格为重点内容,培养新时代下能肩负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任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2 教学宗旨

课程教学是大学育人体系主要的构成,在教学活动中确立人格塑造、能力培养、知识传授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注重在知识传授中强调价值引领,在价值传播中凝聚知识底蕴,深入挖掘各门课程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思政元素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是育人与育才同向同行、协同发展最直接的方式。

“中国文化通论”作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通识课,其教学目标旨在以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精神拓宽学生的眼光视界和知识领域,提升他们的道德修养和审美趣味,培养他们综合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是“学生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首先作为人类的一个成员和一个公民所接受的那部分教育”,[1]是最终为塑造理想人格,促进人获得自由全面发展的课程载体。这与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在价值观、目标指向、内容属性上都有一致和相通之处,为思政元素融入课堂实践提供了優质的契合点。

2 融入的原则

2.1 有机融合,避免生硬

思政元素融入课程内容后,必将进一步拓宽师生视野,丰富教学实质内涵。值得每位教师注意的是,课程思政绝非填鸭式生硬地拼凑填塞,也不是积木般简单地集合组装。融入的过程应当呈现为各要素的无缝对接,有机地融合,如同春风化雨般深入人心,触及灵魂。“教师不宜硬性灌输,生硬地直接给出结论,而应由近及远、由表及里、引人入胜地引导学生理解社会制度的历史性变革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应在扎实的文献研究和社会调查基础上,把家国情怀自然渗入课程方方面面,实现润物无声的效果。”[2]任课老师既要遵循专业教学的普遍规律,又要具备立德树人的主动意识,还要关注学生的认知需求。不是要把专业课上成思政课,而是要将思政的元素创造性地融入专业理念、专业内容、专业素质,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的过程中,感悟到其中蕴藏的正能量精神,在潜移默化中提升思想道德素养。

2.2 精良设计,人才“双育”

高质量的课堂教学需要教师善于把控课程的一整套流程。首先,教师是课程思政的落实者,自身必须具备过硬的政治观和导向正确的价值观,并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理论水平,为实现课程的思想政治价值引领奠定基础。其次,教师要有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双育”意识,有机融合课程思政目标和课程教学目标,以便在具体的课程设计和实施中精准定位,长效贯彻。再次,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拓展思路,统筹安排,精心策划。既要有明确的思政理念,又要重视大学生心理认知特征和主体需求,力求打造融思想性、知识性、实践性、情景化为一体的教学模式,避免资源固化、手法单一。

3 融入的维度

课程思政是“依托、借助于专业课、通识课而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或者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通识课的教育活动”。[3]中华文明博大精深,思政元素融入“中国文化通论”的维度亦是丰富多元,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校本特色出发,至少可以从以下维度实现二者的耦合。

3.1 引导学生文化自信的由有衷生发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目标是培养面向海外的汉语教学人才。他们在把汉语文化传递给世界的同时,也将直面不同国家和民族的各種文化。只有坚定立场、摆正态度,才能抵御诱惑,正确行使工作使命,其力量来源于大学生内心对中华民族文化的坚定信心。因此,在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开设“中国文化通论”课程,除了增加学生知识储备的考量,更是希望由此确立并逐步坚定他们的文化自信。

每一个中国人,都生活在因袭和发展本民族文化并存的动态历史过程中,既有享受前人留下的璀璨成果的先天优势,亦有在此基础上继承、创新、延续的神圣使命。要发展本民族文化,首先应该正确认识我们的文化。“文化自信的最大特质,是具有极强的渗透性,思维力、先导力、潜移力、吸引力、影响力、竞争力、创造力、孵化力、和谐力、和合力、感染力,像空气一样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能够以无形的意识、无形的观念,深深影响有形的存在、有形的现实,是激励我们攻坚克难、克敌制胜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4]强大的自信建立在对本民族文化深刻的认识和真挚的认同上,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中国传统文化,激发并延续他们对优秀文化的热情,是课程思政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文化通论”首课的概述部分,通常理论化程度较高。学生虽然能听懂,但往往停留于低认知阶段。笔者在多次反思后意识到:课堂教学如果仅有课本和教师两个知识传递源是不够的,必须寻找多元而有力的证据以获取学生的认同。

大学生思维活跃、乐于探索,他们在既有知识框架下,愿意接触、接收更多学界的前沿观点。基于这个特点,我们在讲授“概述”部分时,一方面把内容精炼化,另一方面对内容做了必要的拓展和深挖。课本中的“概述”主要从中国文化的“源”讨论其精神内核,这是构建知识体系的总纲和基点,但学生往往会追问,除了自我审视,还能从其他角度来观照中国文化吗?对此我们搜集了大量资料,最终选取了著名学者讲座视频作为拓展素材。学生们从中既感受到学术研究的魅力又觉得亲切易懂,成功引发了他们对中国文化进一步探究的兴趣。以上教学实践从两方面促进了课程思政目标的达成:

首先,观察和学习视野的多维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宣传阐释中国特色,要讲清楚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讲清楚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5]可见,引导大学生建立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既要熟悉我们自己的故事,也要了解他国故事。这样,才能清醒而客观地去评判不同民族文化的特质及差异,避免陷入妄自菲薄、厚此薄彼、崇洋媚外等价值观念误区。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有意识地搜集一些有关他国文化特质的资料,通过对比的方式,引导学生客观冷静地分析和解决问题,最终达到思想共鸣,使其情感归属到对本国、本民族优秀文化的认同和自信上。

其次,在潜移默化中水到渠成。情感的激发和信念的确立除了外部诱因的引导,还要有主体内生动力的强烈意愿。当代大学生是有思想、有主见的群体,他们更偏好新鲜、刺激、前沿、先锋的信息,容易把传统、规矩、说教跟古板教条画等号。教学活动不应忽略学生的个性和潜能,既尊重教科书的经典原理又不能仅局限在既有教材,还要从拓展性的层面为他们提供更多、更全面的理据,让他们由衷地信服。教师通过广泛选材,精心设计,力争多视角、多维度地向学生展现教学内容,能收到大于预期的优质效果。

3.2 培养学生理性思辨的判断力

青年大学生是即将步入社会、充实国家建设中坚力量的生力军。作为中华民族复兴重任的接棒者,他们除了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还应该有着深厚的家国情怀,广阔的知识视野,求真的人生信仰……教师应该发挥教学工作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创新的课堂设计和教学,给学生深刻的学习体验;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学会正确的思维方法。

当代大学生群体有想法,善行动,他们是青春有为的代表,是朝气蓬勃的象征,这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但同时我们也看到,在这样的热血青春中,很多大学生在面对社会问题、处理人际关系、对待自我定位等方面还是不够成熟和理智的。在某些问题上容易受不良因素误导,难以客观地辨清是非,无法迅速地调整心态及行为方式,逐渐陷入偏执甚至最终走上极端。针对这种情况,教师既要有共情共感的态度,充分理解学生们人生阶段的心性特质,又要坚守铸魂育人的立场,扮演好青年们在大学时期的引路人角色。以课程教学为契机,注重学生在认知、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塑造,“要坚持价值性和知识性统一,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之中。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传导主流意识形态,直面各种错误观点和思潮。”[6]

以品评历史人物为例,我们的课堂在落实基础知识学习和理解的时候,充分考虑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指导等方面因素,注重学生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全面、冷静、客观分析格局的养成。在学习《儒家文化》这章时,我们向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评价孔子?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它涉及学生正确理解并认同孔子乃至儒家思想精髓,进而生成正确的价值观、是非观等问题。大学生群体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辨和判断分析能力,单向灌输的教学方式不但显得枯燥刻板,有时还可能激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因此,在课程思政的视域下,我们考虑采取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同伴合作、教师指导等环节,以达到吸纳知识,同时提升理性分析能力的目标。

第一,以多维度探索拓展学生思考空间。指导学生通过多种渠道尽可能地占有并合理利用资料,以便有效地支撑自己的观点。学生现阶段仅凭借有限的课本或经验知识很难对一个开放性问题做深入分析,得出的结论则往往流于表面或带有偏颇。简单的优劣判断不是课堂追求的结论。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去收集各个时代、多重视角下对孔子的评价,经过严谨地分析、综合后再形成自己的观点,凭事实说话,不偏不倚,摒弃因个人喜好而无限吹捧或贬低的倾向。让学生自己动手获取信息并综合运用,形成科学客观的认识,这种思维和行为方式的养成对他们而言将终身受益。

第二,以同伴互助学习提升学生合作意识。现代社会在各个领域的分工日益细化,团队合作的理念一再被强调。大学生终将直面社会挑战,良好的人际交往和互动能力有利于他们今后快速融入工作群体,完成自身社会角色的转变。结对并分享可以在同侪之间形成小规模的探讨,首先,它锻炼了学生与他人沟通的本领。其次,它为学生或丰富自己掌握的材料,或修正自己的观点等提供了机会。再次,学生在分享观点的过程中,可以说服对方接受,也可以驳斥对方,还可以双方达成共识,这不但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辩证思维,同时培养了学生之间交往和合作的能力。

第三,以教师的观察引导提供学习帮助。除了指引学生搜集资料,教师的主要作用是观察和引导。在同伴互助的环节中,教师可以作为观察者出现,留心倾听每一组的观点,包括他们的见解、争执、困惑等等,对下一步全班性自由发言的情况做出预判并形成因势利导的方案。在自由分享环节,注意“引”的技巧,既不能挫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又要客观平和,让学生心悦诚服。

3.3 促进学生民族认同感的生成

中华民族在数千年的演进发展中,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灿烂文化。仅在器物文化的层面,每一个历史阶段就有无数彰显自己时代精神、民族特质和灵魂内核的实物品类。在以往的《中国文化通论》课程教学中,这些内容主要通过教师的语言表述和教科书中的文字介绍向学生迁移。讲授式教学能向学生系统地输送知识,同时便于教师把控教学进程。但语言文字终究属于符号,说得再精彩,写得再美妙,都属于信息的再传递,难以直接传达实物魅力和历史厚度。因此,在课程思政的视域下,《中国文化通论》课更应该以人为本,体现它的人文价值和美育阐释。拓展教学方式,课内外教育相结合,适当增加实地参观、探访等实践内容,可以达到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情感认同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对本土、本民族优秀文化有发自内心的热爱和关注。

以学习中国传统建筑内容为例,这一章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认识传统建筑的常见形制、基本特点、艺术之美及其傳蕴藏的民族气质和民族智慧,并激发他们对中国优秀建筑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课程面向的是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假设没有对建筑文化做必要的概念解释和介绍,学生将难以领悟知识,而缺少探访实践活动,学生则难以感受到中国传统建筑独有气质和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的能工巧思。认知教学法认为,人的大脑倾向于接收可视化、图像化的信息,也倾向于在自由、轻松的状态下接收信息。基于课程教学目标,我们更关注学生从入门了解到逐渐喜爱这一情感状态的变化上。经过深思考量,我们舍弃大篇幅的专业术语介绍,选取中国传统建筑与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部分,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让学生对其实用性、科学性、审美性有直观了解,然后以调查实践的方式让学生近距离地去体验和感受,最后进行师生、生生间的总结分享,学生的学习成果以照片、短视频和文字报告的形式体现。教师创设的是引导和自由探索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目标性导向中有自主感受、探索、思考的空间,这是他们在课程中能获得的学识提升,实地体验和情感升华。

综上所述,思政教学融入“中国文化通论”,有助于大学生拓宽知识视野,提升家国情怀,汲取文化能量,铸就理想人格。教师在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既要精于挖掘课程内容的思政元素,又要长于把这些元素与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融合,还要善于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找准角度,精心设计,实现立德树人、德才兼备的教育大格局目标。

基金项目:2019年度广西科技大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专项项目;2020年度校级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20XJJG30)

参考文献

[1] 杨春梅.通识教育:本质与路径[J].现代教育科学,2004(7):7-10.

[2] 许涛.构建课程思政的育人大格局[N].光明日报,2019-10-18(15).

[3] 赵继伟.“课程思政”:涵义、理念、问题与对策[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9,17(2):114-119.

[4] 荣开明.“文化自信”的独特作用和重大意义[N].光明日报,2018-09-14(06).

[5] 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 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 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N].人民日报,2013-8-21(01).

[6] 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1).

猜你喜欢

汉语国际教育课程思政实践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汉语国际教育中教师利用对学生的正面评价促进教学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构建研究
汉语国际教育中开展合作学习时教师应发挥的作用
浅谈汉语国际教育中的拼音教学方法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