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艺术研究

2021-07-08陈娟

教育·教学科研 2021年4期
关键词:白球环节小学生

陈娟

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和恰当性会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效果产生重要影响,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环节中,应该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学习中集中精力,引导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提问尚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的措施,并且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深化课堂提问艺术。

一、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策略

(一)根据小学数学课程标准设计问题

小学数学课程开展环节中,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从而在课堂上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通过有效的提问带动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具有条理性和连续性。在提问环节中教师应该通过模糊点进行问题的设计,小学数学教学环节中,很多知识容易与其他的知识混淆,教师应该通过提问的方式使小学生明确各类知识的区别,在问题设置环节中使学生掌握知识,从而走出误区。如在学习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时,教师就可以问学生两个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解决方法。通过模糊点提问的方式,使学生有效的区分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差异,学生在解题环节中提升思维的严谨性。教师在提问环节中应该结合盲点进行问题的设置,盲点是学生在正常的思维中不容易注意到的问题,但是在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中,会对学生的思维产生影响。盲点一般不会被他人注意,因此教师应该通过问题设置,帮助学生发现自身的思维盲点。例如:在学习质数合数与分解质因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提问学生1是什么数,部分学生可以很快地回答1是质数,教师可以继续提问,除了1之外,它有沒有其他的约数,学生很快就判断出1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教师通过这样的问题情境设置,使学生可以掌握盲点,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思维能力会得到很大的提升。

例如,教师在开展人民币的换算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提问的整体效果,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多媒体上展现人民币的不同种类,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向学生进行提问。教师可以问学生:“想象一下买某样东西时你有几种不同的付钱方法,分别是什么?”让每一个学生站起来进行回答,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让每一个小组提出一种解决方式,发散学生的思维,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会逐渐了解到其他人的想法是什么。而如果学生回答出了错误,教师可以不直接指出,而是让其他学生对该问题提出疑惑,提高学生在进行讨论时的效果,这种方式能帮助学生自主发现自己在回答问题时容易出现哪些易犯的错误,引导学生将自己犯错的原因进行改正,加深学生对不同知识在记忆时的记忆点,提高该知识的应用效果。

(二)遵循小学生认知规律设计问题

在小学数学课堂提问环节中,教师应该把握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对问题进行精心的设置。在问题设置环节中,教师应该充分结合信息技术对知识进行选取与组织,使学生了解问题中包含的信息。教师应该结合教材上的内容,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科学的设计一定难度的问题。如在学习倍数求和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进行问题的梯度设计,让学生逐一解答。

1.在运送一批化肥,使大车可以运送1 500千克,卡车可以运送化肥的数量是大车的三倍,因此一共运来多少千克的化肥?

2.在运送化肥的环节中,卡车可以运送4 500千克,其运送的数量是大车的三倍,因此卡车要比大车可以多运送多少千克的化肥?

3.在一批化肥的运送中,卡车可以运送4 500千克,是大车运送数量的三倍,因此大车比卡车要少运送多少千克化肥?

在这样的问题设计环节中,不仅能让学生进行单个问题的解答,还能通过问题之间的联系逐步深化,带动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从而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年、月、日这一课时,教师应帮助小学生遵循日常生活中的认知规律。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年、月、日来回答今天是哪年、哪月、哪日。在学习时、分、秒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现在的时间来阐述现在是几时几分几秒,或者是提出一个问题问一问学生:大多数情况下,你起床的时间是几时几分几秒?这种方式既符合学生对原本的认知,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在学习时的学习质量。教师所设计的是一个梯度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时,其学习的主动性、学习效果都会得到提升,并且学生会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感到熟悉。在实际学习时,学生也会将自己以往所学习到的知识进行运用,而不是认为教师所讲述的知识全部都是新知识,自己在学习时学习的效果无法得到提升。再比如,教师在进行三角形的讲解时,无论是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都可以通过最初的三角形进行变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已经学过的三角形知识对不同的三角形类型进行分析和了解,提高三角形这一知识在学习时的学习效果。学生也会对不同的三角形有着更为清楚的认知结构,提高学习的整体效果。

例如:讲解长方形的周长与面积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来让学生进行自主思考问题,进而提高问题在解决时的解决效果。比如,教师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具有童话寓意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该情境中对该问题进行深度的思考,给学生讲这样一个故事“小猫与小熊分得了一个面积相同的长方形菜地,但是小猫趁小熊不在时,就把篱笆往小熊的菜地里挪了一些。当小熊回来之后,看到了这一幕十分地生气,小熊去质问小猫为什么要这么做,然而小猫在这时候说,‘你的菜地还是那样长并没有变小。请同学们思考一下如何帮助小熊去反驳小猫。”在这种情境下,教师首先帮学生创设了一个具有趣味性的场景。学生在学习时,其学习的主动性也会得到提升。教师通过以学生感兴趣的寓言故事进行分析,提出更多的问题,也让学生在课堂上更愿意主动去思考该问题及提高问题的应用效果和应用质量。

二、小学数学课堂提问艺术案例分析———以《可能性》为例

在《可能性》这部分内容教学环节中,教师通过设计游戏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概率问题。教师在课前提前准备好乒乓球,将乒乓球涂上不同的颜色,让学生在课堂上采用摸球游戏,抓住学生的年龄特征,结合游戏引入新的课程,从而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提升。

(一)教学目标

通过猜测、实验和数据分析的方式,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究,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逐步感受概率相关的数学知识,学生在交流与合作中提升合作能力。

(二)提问内容和设计意图

教师:同学们,你们随意摸出一个球,教师就可以猜出球是什么颜色的,你们信不信呢?(通过猜球的游戏结合神秘感吸引学生,使学生自主的投入到概率问题的探究中。)

教师又放入5个白球后,开始提问学生。

教师:同学们,你们猜一猜这一次老师还可以摸出黄色的球吗?(通过这类问题的提问,可以引导学生体会一下概率大小的概念。)。

教师:同学们,这一次我可能摸出白色的球或者是黄色的球,你们是这样认为么?(通过这类提问方式调动学生的思维判断,让学生分析摸出的球会是什么颜色。)

教師:同学们,你们在活动的时候将两个白球和八个黄球放到盒子中,此时白球的数量比较少,那么你们觉得老师一定可以摸到白球吗?(在这个问题的设置环节中,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当白球的数量逐渐减少时,摸到白球的可能性也在变小。)

教师:同学们请你们看大屏幕,观察屏幕上的记录表与盒子,你们都有哪些发现呢?在黄球多白球少的盒子里,摸到什么颜色球的概率在减小呢?摸到什么球的概率在增加呢?(通过这样的提问方式,使学生感受的实验本身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因此学生通过实验得到的结果不一定是一致的。通过实验总结,可以通过分组的方式,让学生对摸球的概率进行分析,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到概率的大小,对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体会。)

(三)巩固练习

教师:同学们,刚才老师只是往盒子里放了两种不同颜色的球。现在我们放入三种颜色不同的球,看看你们还能猜对吗?从盒子中摸球会出现几种情况呢?(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可以从两种颜色的球到三种颜色的球过渡,使学生进一步验证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且使学生调动思维,从而掌握事件发生可能性的规律。)

(四)教学反思

本次教学目标在于使学生充分地掌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并且了解事件发生可能性具有一定的随机性。通过实验学生可以充分掌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在上课时,教师通过游戏的方式引入课程,使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充分的发挥。在课程教学环节中,教师通过实验的方式使学生明白概率发生的可能性,从两种颜色的摸球游戏过渡到三种颜色,从而使学生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更好的体会。通过适当的提问引导学生,当某种颜色的球的数量发生变化时对摸球可能性产生的影响。通过巩固练习,深化学生的理解能力,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自主摸球,从而解答自己的问题,这种教学设计方式非常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

(五)改进计划

在《可能性》这一问题研究中,教师应该重视教材上的内容,通过游戏活动使学生更加生动地感受到事件发生的随机性。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教师要确保自身语言的精确与简洁,将问题的启发性特征充分发挥,从而带动学生思考。教师在课前应该准备好所有的教具,对问题进行预设,从而引发学生思考,为学生的自主思考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小学数学教学环节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效果,精心设置问题,从而使小学生结合提问的内容,自主思考,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应该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契机,充分了解小学生的认知规律,提升小学生的理解能力。

猜你喜欢

白球环节小学生
依托过渡环节 构建游戏化微课程——解决幼儿园过渡环节“消极等待”的策略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谚语趣画
五环节助学教学设计案例
概率中的摸球问题
我是小学生
走迷宫
多环节可变主体行为监管的行为观测力度评估
把握教学要求 凸显知识本质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