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练习拓展为载体构建教、学、评“互动”课堂
2021-07-08周珑婧
周珑婧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加快开放式多元化语文课堂建设,成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练习教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转变传统教学思维,在“生本”理念的实践中,构建教、学、评“互动”课堂,盘活传统语文教学。以练习拓展为载体,全面推进高效、高质语文课堂建设,是新时期小学语文教学建设的方向之一,应在“练习+拓展”的维度空间,促进小学语文教学发展。本文立足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就如何构建教、学、评“互动”课堂,做了如下具体阐述。
关键词:小学语文; 练习课堂; 互动;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5-063-002
语文是小学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以“练”促学,以“学”促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形式,也是构建有效练习教学的目标要求。练习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在教与学中起到“纽带”作用。通过练习资源,可实现教师知识教授的有效导入,也可在练习拓展中,巩固知识应用并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因此,以练习拓展为载体,构建多元化课堂教学,是丰富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促进教、学、评全面实施的重要路径。于是,在练习拓展中,学生的“学”更加开阔,教师的“教”与“评”更加丰富,契合了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要求。因此,本文立足教学经验,从教学案例分析中,就如何构建教、学、评“互动”课堂做了如下具体阐述。
一、立足+深挖:立足教材,深挖练习拓展
教材是练习素材的重要来源,充分立足教材,在“主题”教育中,深挖练习拓展,是促进练习教学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在沪教版教材中,“阅读芳草地”、“词句活动室”、“综合练习”等模块,都是练习教学的重要资源,为构建教与学的互动空间提供了重要载体。因此,在以练习拓展为载体的教学视域之下,要坚持“立足教材”“深挖资源”的理念,为学生“学”提供丰富的练习资源,也为教师的“教”提供拓展性空间。首先,教师要吃透教材,从教材中挖掘练习资源,在资源拓展中契合课时“主题”,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生成;其次,教师的“教”要善于从练习中出发,找准教与学的着力点,发挥“练习”与“拓展”在促进教学实施中的重要作用;再次,教材練习资源紧扣课文,但知识的外溢需要在教材练习资源的基础之上,巧妙运用“拓展”思维,实现对教材练习资源的“二次”开发,这是实现教材练习资源有效应用的关键,也是实现练习拓展的重要途径[1]。
【案例1】在《黄山奇石》的课时教学中,教师的课后练习紧扣教材,并且在拓展中,强化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有效培养,这是新课改下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内在要求,更是互动式课堂教学有效生成的重要途径。
问:【读】同学们,大家朗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哪些黄山奇石?
以“读+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在课文朗读中,实现对文章的初步认知,是实现练习拓展的基础。
互动:【说】用下面的词语说一句话,你有几种说法,与同学交流。
教师在该“互动”板块中,一方面立足教材的课后练习,培养学生对语言知识的应用能力;另一方面,在教材联系的基础之上,通过“基础练习拓展”、“发散练习拓展”,进一步培育学生的语感及语言应用能力。
思维拓展:【1.探】作者对于奇石的描写十分精彩。若你是作者,你会如何描写黄山的奇石。【2.评】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对方对于奇石的描写,并且教师指导学生不断丰富语言元素,让学生的【探】更加丰富精彩,同时也在【评】中促进教学实施,提高教学质量。
在练习教学中,教师充分立足了教材练习资源,并且在其引导之下,实现了练习资源的有益拓展。在“练习拓展”中,学生的学习面更加开阔,并且能够从不同层面,实现对文章主旨思想的理解[2]。发散思维是新课改下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通过发散练习拓展、思维灵动设计,让学生在更加丰富有趣的语文课堂之上,通过“练习+探究”、“练习+互动”等方式,盘活了语文课堂教学。因此,教材是练习教学的本源,应在“立足+深挖”的教学设计中,促进练习拓展教学。
二、多向+整合:多向拓展,综合能力整合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语文学科学习应拓展其应用领域,实现跨学科学习。”对于小学语文学科而言,在练习拓展中,应从多维度空间出发,在“知识与能力”的维度目标中,强化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一是跨学科整合,在练习资源中融入数学、地理及道德品质等学科内容,让练习更加丰富精彩,同时也能够发散学生思维;二是通过练习资源整合与拓展,注重学生读、写等综合能力培养,让教与学的良性互动,成为促进学生语文核心能力培养的重要保障;三是巧妙运用“评价”环节,在练习讲授中,从知识的不同层面进行分析,从练习的效果进行客观评价,让多向拓展与能力整合,成为构建教、学、评多向互动课堂的重要保障[3]。
【案例2】在《泼水节的怀念》的课时教学中,学生在“阅读芳草地”、“语句活动室”的练习之前,教师立足文章主旨思想,开启“跨学科”练习教学,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傣族泼水节的认识。此外,将周总理的“平易近人”、“尊重传统民族文化”……充分融入其中。
教师围绕泼水节制作PPT,开启傣族人文地理之旅。从傣族人泼水节的历史、文化及生活等方面出发,全方位介绍傣族文化。并且,将课文背景资料渗透其中,让人文地理与人文情怀得到更好呈现。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是美丽的西双版纳,1961年周总理来到了这里,与傣族同胞共庆泼水节。
“钵”是泼水节的重要器具,在傣族的文化中,钵中盛满的水代表“吉祥和幸福”,泼到人身上会得到最大的幸福(教师补充说道)。立足这一寓意,教师联系文章第八段,设问:“周总理想起来”,他想起什么呢?
学生结合傣族历史文化,并且联系文章,进行思考。
生:想起来“泼水”到人的身上代表着幸福……
师:学生回答的到很好,思考的也很全面。周总理应该想给这对青年送去祝福。
师:在文章中,有这么一句话,“有什么比总理的祝福更可贵的呢?”同学们可以把它改成陈述句吗?
让学生通过语句方式的不同,去探讨其在情感表达上的差异性,进而更好地强化学生对主题思想的理解。
随后,围绕情感与主旨升华,教师组织学生发散思考,从课文“阿岩和阿果闭上眼,幸福的热泪和着净水一起流着……”去感同身受的完成情感体会。
在人文地理、语句练习等的导入之下,通过的多向拓展,发挥了拓展练习在凝练文本教学,促进教与学良性互动中的重要作用,盘活了语文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不拘囿于词与句,更多地是从文字情感表达等方面,更好地引导学生形成由浅入深的阅读能力。
三、转换+重组:转换主题,重组知识设计
练习是知识学习的重要方式,也是促进知识拓展应用的重要路径。为此,在以练习拓展为载体的教学思维之下,通过知识重组设计、主题转换等方式,着力于发展性练习资源的有效生成。对于小学生而言,练习内容与形式的丰富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在知识的拓展应用中,促进学生习得新旧知识的整合能力。一是与文本结合,从文本知识内容中开发练习资源,强化知识重组设计在促进学生拓展学习中的重要作用[4];二是与插图结合,通过“形象”激发情趣,在丰富有趣的练习内容中,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三是与游戏结合,从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盘活语文练习课堂。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思维,以丰富性、趣味性的游戏活动,提高学生参与练习课堂的积极性[5]。
【案例3】在《家乡的桥》的课时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现新课导入,教师授课内容與插图结合,并立足学生生活,让学生从生活视角,更好走进新课内容。
新课导入:师:同学们,今天教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在生活中见到过的桥,大家一起看“课件插图——拱桥”。你们能说出每座桥的形状特点吗?
生:桥是拱起来的。
师:大家一起数一数,有多个桥拱?桥在生活中起到什么作用?
生:桥建在江河上面,是用于通行的。
随后,教师依次围绕“斜拉桥”、“立交桥”进行插图展示,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不同的桥及其特点,让新课导入轻松活跃,为课堂教学的实施创设良好条件。
课堂教学:在文章深入阅读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自主练习”教学。即“同学们用作画的的方式展现一下家乡的桥”。并且,师生之间围绕作品进行评价。
1.相互欣赏:组织学生相互欣赏画好的作品。
2.师生评价:从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①能否表现家乡的桥;②桥的造型是否独特;③桥能否代表家乡的文化与发展。
在教学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的“教”更加注重教学的精彩性,能够从不同层面、不同视角,引导学生更好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之中。练习拓展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是在教、学、评三个维度空间,构建互动性课堂,满足课堂教学的建设要求。在《家乡的桥》的教学中,教师的“教”围绕练习展开,并且在教育学的互动中,渗透“互动互评”板块,进一步促进学生有效学习,激发学生兴趣,在知识的重组设计中,让教、学、评得到最大程度实施,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发展,应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教学目标,在开放式的学习空间,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生成。练习是教与学的重要载体,更是学生知识内化、应用及拓展的重要途径,应立足教、学、评三个维度,全面落实“练习拓展”的教学设计,为新课改下小学语文练习教学提供有力保障。在研究中得出,以练习拓展为载体,加快建设“互动”型课堂,成为小学语文教学建设的重要内容,应从教法创新中,通过“立足+深挖”、“多向+整合”、“转换+重组”等措施,全面深化练习课堂教学,在“练习”与“拓展”中提高语文教学质量,让“互动”课堂演绎精彩语文学科。
参考文献:
[1]黄朝云.小学语文课后练习的二度开发[J]教育科学论坛,2019(09)
[2]武艳新.初中语文中有效教学的构建策略探究[J]读与写,2016(07)
[3]徐冬菊.巧用课后习题,构建教、学、评良性互动的智慧课堂[J]华夏教师,2020(13)
[4]康泉.聚焦学科核心素养 优化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考试与评价,2017(07)
[5]乔恩美.新课改下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组织开展探析[J]新课改(旬刊),2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