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社区居民志愿服务行为研究
2021-07-08文浩宇赵璐莹
□文/文浩宇 石 祯 赵璐莹
(西北大学 陕西·西安)
[提要]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城市如何发挥基层群众优势,不仅关乎社会资源配置的组织效能的提升,也是推动城市共享共治共建的必然选择。本文根据扎根理论探究社区居民志愿服务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由个人的认知模式、参与动机、个人能力构成的个人志愿准备度是触发社区居民志愿服务参与行为的主观条件,环境是影响社区居民志愿服务参与行为的客观条件,个人志愿准备度与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影响,综合作用于社区居民志愿服务参与行为。
一、研究背景
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是对我国城市基层治理能力的考验。我国城市所具有的人口密度大、人员流动性强、人员间互动频繁等特点加大了突发性事件风险防控的难度。我国城市在处理危机时,面临危机防控难度大、城市基层治理挑战大的现实难题,存在一定的脆弱性与挑战性,而突发事件的跨域性特征又必然要求加强多元主体之间的协同合作及提高协同治理的能力,因此更凸显居民志愿服务参与行为的必要性。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城市如何发挥基层优势不仅关乎社会资源配置的组织效能的提升,也是推动城市共享共治共建的必然选择。在此背景下,探讨社区居民的志愿服务参与行为及影响机理,对提高居民参与度以及推动城市应对突发性事件的基层治理具有重要现实价值。
二、文献综述
“社区志愿服务”指在社区内,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围绕居民个人、家庭的生产生活基本需求以及社区公益事业开展的无偿性服务,作为“社区”与“志愿服务”概念的有机结合,兼容着共同体的理念和“第三域”的根本属性。国内学者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三个角度:其一,从社区治理场域来看,章丽丹论证个人及志愿机构等因素对社区志愿服务的影响。其二,基于人力资本视角,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健康状况以及社会角色认知会对居民志愿行为造成影响。其三,随着科技的发展,有学者发现城市居民更愿意在互联网平台上开展志愿服务。目前,关于此类研究的分析多着眼于宏观规范研究,个别定量研究也是立足于既定的理论展开验证。随着城市社区治理的发展,相关研究日益增多,但针对特定区域的影响研究较为薄弱。基于此,本文将立足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背景,运用扎根理论探究城市社区居民志愿参与行为的内在机理。
三、研究内容
(一)研究方法。在研究方法选择上,本文运用扎根理论进行资料分析,该方法注重从经验资料中提炼研究理论,倡导从实际观察开始,对原始资料进行经验概括,自下而上建立系统的理论。随着理论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渐形成了经典扎根理论、程序化扎根理论与建构型扎根理论这三个流派。经典扎根理论与程序化扎根理论最大的差异在于编码过程:前者的编码过程分为实质性编码和理论性编码2 个步骤,而后者分为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3 个步骤。针对研究主题,本文将遵循程序化扎根理论的步骤。
(二)数据来源。本文从两个途径进行数据采集:一方面本文收集了西安市各区县网站有关疫情防控的城市社区居民志愿服务参与行为的报道文章达60 多篇;另一方面采用半结构化访谈的方式对20 余名西安市内社区志愿服务者进行访谈。
(三)编码过程。本文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三个步骤来进行理论架构。通过编码软件来对访谈文本等文件进行概念提取,形成理论范畴,在具体研究情境下建立概念和范畴之间的有机联系,形成理论框架。
1、开放式编码。开放式编码需要研究者以开放的心态将访谈文本等相关原始材料中可以进行编码的语句或者段落进行概念化、范畴化。在编码过程之中,笔者使用编码软件对材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提取文本材料中的概念。通过分析与总结概括,不断整理、反复比较,最终获得角色感知、事件感知等13 个初始概念。每个概念都有相应的原始代表性语句来反映,如“角色感知”由原始语句“我是一名党员,我有我的职责和使命”提炼得来,最终开放式编码结果如表1 所示。(表1)
表1 开放式编码结果一览表
2、主轴编码。主轴编码是对开放式编码过程之中形成的初始概念进行提炼,强调将各范畴放至研究语境及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分析,从而进行理论与实践的对话,提高理论对社会现象的解释力以及亲和力。在主轴式编码过程中,发现开放式编码阶段所形成的初始概念之间内在联系,形成更为概括化的5个主范畴,分别是认知模式、参与动机、个人能力、家庭环境、社会环境,主轴式编码结果如表2 所示。(表2)
表2 主轴式编码结果一览表
3、选择性编码。选择性编码是对主轴编码过程之中所形成的主范畴进行分析,提炼出核心范畴,建立起核心范畴和其他范畴之间的联系,并由此开发出故事线。经过分析与探讨,最终挖掘出个人志愿准备度和环境两个核心范畴,其中“认知模式”、“参与动机”以及“个人能力”归为“个人志愿准备度”,“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归为“环境”。结合研究主题,所探讨的“故事线”即是:由认知模式、参与动机和个人能力构成的个人志愿准备度是触发社区居民志愿服务参与行为的主观条件,家庭环境与社会环境是客观条件,个人志愿准备度和环境因素两者相互作用,促使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
4、理论饱和性检验。理论饱和是指研究者不能通过其他相关的数据来形成新的理论范畴。在本项研究之中,可以通过饱和性检验来查验理论是否达到饱和。笔者将预留的文本材料导入编码软件之中,对材料中的语句进行编码,并没有新的概念或者是范畴产生。说明,此项研究所展示的理论模型通过了饱和性检验,基本达到了理论饱和,无需进一步扩大资料搜集与分析研究范围,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
四、理论模型及机理解释
本文构建了社区居民志愿服务参与行为的理论模型,系统勾勒社区居民产生志愿服务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为本文分析和把握该研究问题提供了直观、形象的参考,为下文解释社区居民志愿服务参与行为背后深层的隐性逻辑奠定了坚实基础。(图 1)
图1 社区居民志愿服务参与行为的理论模型图
(一)个人志愿准备度:触发社区居民志愿服务参与行为的主观条件。本文研究中的个人志愿准备度指的是社区居民自身在志愿行为产生上各方的筹备情况,当“认知-动机-能力”构成的准备机制达到一定水平时,可能使得个人志愿准备度达到饱和状态,进而产生志愿行为。
认知模式是指个人对自身以及客观事物全面系统的认识,涉及感觉、思维和想象等,对个人行为起到一定支配作用。在社区疫情防控过程中,个人对自身角色的认知以及对疫情状况的感知,会影响个人志愿准备度,进而产生志愿行为。参与动机是志愿行为产生时的心理倾向和内部驱力。这种动机是社区居民个体与外界环境互动过程中的一种心理状态,会作用于志愿行为的形成与发展。社区居民志愿行为的产生动机除了精神追求外,也表现出一定的多元化,有的希望借此获得物质性回报;有的则希望获得一定的声誉、地位等。个人能力是一定时间内,社区居民能够产生志愿行为所衡量自身情况的主客观条件之和。参与社区志愿活动需要综合考虑自身情况,如专业知识、历史志愿经历以及个人对空闲时间的安排情况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个人能力的发挥,进而影响志愿行为的产生。
(二)环境:影响社区居民志愿服务参与行为的客观条件。在社会环境下,大至中央以及地方政府的政策号召、外界力量的影响、地区疫情情况,小至社区的疫情防控情况都会影响着社区居民志愿服务参与行为。无论是社区、地方或中央政府的号召,还是新闻舆论等媒体影响,都会在一定程度上激发社区居民志愿服务的参与动机的产生。此外,家庭环境相对于社会环境对个人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家庭的志愿参与情况,以及家人对志愿行为的态度都会对个人的志愿服务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
总之,无论是社会环境还是家庭环境,会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行为示范、思想引领和感情联结的方式影响个人志愿准备度中的认知模式、参与动机乃至个人能力,并为其参与行为提供了参考坐标和可供借鉴的方向指引。
五、结语
本文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为背景,以扎根理论为理论指导,探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社区居民志愿服务参与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内在机理。研究发现,由个人的认知模式、参与动机、个人能力构成的个人志愿准备度是触发社区居民志愿服务参与行为的主观条件,环境是影响社区居民志愿服务参与行为的客观条件,个人志愿准备度与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相互影响,综合作用于社区居民志愿服务参与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