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核心素养下开展初中数学学习的方法探究

2021-07-07张兵

考试周刊 2021年43期
关键词:有效探究学习方法初中数学

张兵

摘要:在初中数学课程阶段,教师只有努力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才能够打造有效的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课堂生活。因此,本篇文章将会从多媒体技术、合作小组、情景创设和以学生为主体四方面展开论述,就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直观想象能力、推算技巧、逻辑推理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进行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有效探究;学习方法

所谓的核心素养,便是要求教师不仅要将教材知识传授给学生,而且能够结合生活实际从德育理念出发,将立德树人的教学观念融入课堂教学中,不断地增强数学课堂的活力。但是从现有的教学现状来看,由于传统教学在初中课堂中的大量使用,很多教师不愿意轻易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思路,从而开展单一枯燥的教学形式,慢慢地磨灭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思路得不到提升。要想改变这种教学局面,就需要教师创新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不断地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一、 通过多媒体技术,提高学生的直观想象力

初中数学教师要为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教学理念,就需要把教材作为教学的着力点,以此来不断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尤其是对立体图形进行讲解的时候,很多学生没有办法通过课本来进行直观的想象,如果教师不改变自己的教学策略,就会使学生跟不上课堂节奏,慢慢失去对数学的学习信心。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开展现有的数学教学,教师就需要把信息技术融入课堂当中,利用一定的数学软件,为学生创造立体的图形,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让他们能够对数学知识深入探究,从而增强自己对立体几何的理解。

例如,在讲解“几何图形”相关知识点的时候,为了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图形的抽象性,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形式,带领学生重新温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基本结构,让他们能够对平面图形的面积和周长进行温习,更好地适应立体图形的学习。紧接着,教师在利用数学软件的形式,创造一个长方形和两个圆,并提出问题:这三个图形是否能够拼成一个立体图形,让学生在自己的演草纸上画一画,看能够组成哪些立体图形,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可以进一步地了解到:长方形可以做圆柱的侧面积,两个圆可以做圆柱的上底和下底,帮助学生能够初步地认知立体几何,提高空间想象能力。然后,教师把数学软件中的平面图形组合成圆柱,让学生加以观察,很容易发现:圆柱两个面之间的距离叫做高,把圆柱的侧面打开就会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就是圆柱的底面周长,圆柱是有无数条高的,圆柱的底面是圆,并且一样大。以此类推,教师可以利用同样的方法,运用数学软件对圆锥、棱柱和圆体进行进一步的探究,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立体图形体积和表面积的计算,不断地增强对数学的学习信心。因此,教师通过多媒体的技术,为学生创新了教学方法,让学生可以自由地在知识的海洋当中翱翔,从而拥有更加灵活的学习方式,不断地增强自己对相关知识的学习能力。

二、 通过合作小组,提高学生的推算技巧能力

推算技巧能力是初中数学核心素养之一,主要是要求学生能够对教材课本的例题进行主动探究,通过演示操作,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计算能力。思想是数学的灵魂,而初中教师的教学目的应该是以培养学生的做题思路为主,教师可以通过设立合作小组的模式,让更多的成员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探究,在合作当中一起讨论重难点问题,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带动学习能力欠佳的学生一起进步。尤其是对老师所提出来的学习任务,小组成员通过主动分析,主动思考,主动探究,就可以完成相应的实验操作,提高对数学的学习信心。

例如,在“有理数的加法”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当中,首先,教师可以成立合作小组模式,并且提出问题:在近几年的足球世界杯中,一场比赛的得分是 2∶1,这时,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条数轴,把粉笔放在数轴的原点位置,并向数轴的正方向移动两个单位长度,转到反方向,移动一个单位长度,此时,粉笔就落在了正数1的位置上,让学生能够根据教师的问题,深入的探究有理数加法和减数的概念,小组成员可以翻看教材课本,看是否能够找到相关的知识点,小组成员通过运算(-1)+(+1)和(+1)+(-1)这两个式子,从而进一步渗透“正负抵消”的思想,让学生可以讨论整数加法的几种不同情况。紧接着,教师再次利用上述算式所得到的结果,引出问题:两个有理数相加和的符号怎么确定的?绝对值又是如何表示的?让学生能够根据相关问题进行讨论,进一步对式子和的符号进行探究,能够明白两个加法符号的关系,通过一层一层的运算推导,使学生能够进一步地认识有理数法则。最后,教师可以以合作小组为单位,引入生活常识:土星表面的夜间平均温度为-150 度,白天比夜间高27度,那么白天的平均气温是多少度?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到的有理数的加法问题,能够对这一问题深入掌握。如果有的学生还想要进行深入学习,教师也可以引入地理知识:山上的氣温是每增高100米,温度就会下降0.6度,请同学们估算太白山最高峰的温度度数。因此,教师在开展合作小组的时候,不能够用有色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初中生,而是通过赏识教学,不断地鼓励每一个小组的学习成果,让他们能够对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只有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够给予他们更多的动力,对数学问题展开深入的探究。

三、 通过情景教学,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数学学科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如果教师想要运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就需要对传统教学进行革故鼎新,通过创设情景化的教学模式,不断地丰富课堂内容。情景教学模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堂,为学生创立数学专题讲解,让学生能够对重难点问题进行突破,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对数学问题深入地进行探究,更好地开展相关的实验操作。其次,在情景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别,开展一系列的分层,让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课堂学习。

例如,在“二次函数”相关知识点的讲解当中,为了能够使学生拥有数形结合的思维,首先,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教学情景:在一个主题公寓当中,想要创建一个圆形造型的喷泉,这个喷泉中间需要搭建一个柱子,以柱子的中心为O点,通过大门和柱子的距离代表OA,长度为1.25米,喷泉喷水过程当中,水流会从不同的方向和不同的高度沿着喷泉边缘做出相同的抛物线,为了能够使喷泉变得更加的美观,要求设置的水流距离OA在1.5米左右,使水面最大高度保持在2.2米左右,从而如何计算出该喷泉水池的半径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先让学生结合教材课本进行学习,从而引出二次函数的相关概念:二次函数最高次必须为二次,二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对称轴与Y轴平行或重合于Y轴的,二次函数的基本表达式为y=ax2+bx+c(a≠0),帮助学生能够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层次的认知。然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的形式创设教学情景,向学生展示几组二次函数的图像内容,让学生通过直观地观察,可以明白:没有特定意义的二次函数图像是一条永无止境的抛物线,帮助学生提高逻辑推理能力。因此,教师通过情景教学,使自己的数学课堂别具一格,不断地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愿意投入到数学的听讲当中,充满信心地迎接一个个的挑战,化解一个个的数学难题,提高自己的数学认知,更好地完成数学的学习。

猜你喜欢

有效探究学习方法初中数学
小学音乐快乐学习的三种方法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浅析
向“美丽课堂”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