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2021-07-07马兰芳

考试周刊 2021年43期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马兰芳

摘要:近年来,随着学生学习压力不断加大的同时,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出现了一定的问题,部分学生会出现比较偏激的思想,严重的情况下,学生还会出现抑郁症的症状,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家长以及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健康塑造的关键阶段,家长以及学校应在日常生活以及教学中对学生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从而保证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从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来看,其多数内容都和心理健康教育息息相关,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文内容的教育价值,在语文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文章针对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学策略进行简单分析。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一、 引言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是教师的基本工作,任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学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还应做好学生的引路人,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从而才能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更加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拉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师生之间以朋友的方式进行相处,当学生遇到心理上的问题时,也会找老师进行倾诉,不会给自己的心理造成太大的压力。由于小学语文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比较强,并且多数语文课文都蕴含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根据学生的心理状态结合课文所讲的内容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视角下,小学语文教师应深入思考如何利用好语文课堂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通过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

二、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从中国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来看,教材编写者在长时间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和改进,使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已经逐渐成熟,无论是在教材内容的难度上还是教学题材的选择上,都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心理,学生在学习起来也更容易接受。从小学语文的题材来看,既包括社会百科的、人文艺术的,还包括学生喜爱的童话故事以及寓言故事等,学生在不同的文章中能够学习到不同的内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对学生的引导,让学生从爱国的课文中体会出主人公的爱国情感,并在心里激发自己的爱国情感,从乡村题材的课文中体会人们的朴实善良,激发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不同的课文都能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教育。虽然小学语文教学内容具有极高的教学价值,但是,其重点还是为了教授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教师要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应深入研究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含义,并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其进行有效融合,才能将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如果教师对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缺乏深入的研究,不仅会降低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还会降低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

三、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小学语文教师应对语文教学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充分发挥其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

部分小学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都和“爱”有关,有关于热爱祖国的、热爱大自然的、关爱父母的、关爱同学的等,不同的教学内容能让学生体会到不同的情感,增加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对“爱”的感受,让学生学会爱自己、爱别人、爱祖国,应对课文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和其进行结合,从而对学生的心理进行教育。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鱼游到了纸上》这篇课文时,本单元课文主要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在学习以及生活中都能确定好自己努力的目标,并通过自己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成功,培养学生专注、坚持不懈的品质。《鱼游到了纸上》这篇课文主要讲述了一个聋哑青年在鱼缸边专心画鱼的故事,大家看到他画的鱼都不禁感叹:“鱼游到了纸上”的故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通过不同方法让学生体会到文章主人公身上所具有的勤奋、专注以及热爱生活的美好品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文章主人公看鱼、画鱼的具体情境,让学生从聋哑青年的眼神、动作以及神态中体会到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其在画鱼过程中的专注,从而来激发学生的意志力,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和谐相处

教师和学生相处时的态度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众所周知,如果学生在学习中经常受到教师的批评与打击,就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自己失去信心,对学习失去兴趣,除此之外,还会让学生和教师之间产生一定的距离,如果学生长时间得不到教师的鼓励以及肯定,就会产生一定的叛逆心理,当教师在布置教学任务时,此学生就会不按照教师的要求完成,既不利于教师课堂的顺利进行,还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改变自己与学生相处的方式,对学生多一些宽容与鼓励,公平对待班级中的每一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自己的教学语气与眼神,和学生多一些交流,既能激发其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增加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大胆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据科学研究表明,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以及学习质量,还能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保持最佳的心理状态。

(三)教师应合理利用教学内容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在小学阶段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总是喜欢天马行空地想象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在语文课文学习时,学生也会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进行想象,得出多个结论,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进行表达,留给学生自我展示的空间,既能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还能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比如,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这一课时,课文以诚实为主题,講述了一名国王通过让孩子进行种花比赛,来选择国王的继承人,国王并没有提前告诉这些孩子,花的种子是被煮过的,最后,国王在众多拿着美丽的鲜花的孩子中选择了一个捧着空花盆的孩子,因为这个孩子身上具有诚实的可贵品质。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做一名诚实的小学生,可以让学生主动地融入文章学习中,鼓励学生在课下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最后再让大家根据学生的表演情况进行客观的点评,选出最佳的表演者。通过这种方式,既能让学生主动地加入小学语文的学习中,还能让学生在扮演的过程中体会到诚实的重要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健康品质。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浅析新形势下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政教育的融合
心理健康教育视角下大学生自杀成因及对策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