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洋参清透导邪方对糖尿病前期病人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超敏C反应蛋白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2021-07-07宋巍伟王炳恒丁瑞敏李春磊

安徽医药 2021年7期

宋巍伟,王炳恒,丁瑞敏,李春磊

糖尿病早期会出现血糖调节损伤,临床也称为糖尿病前期,通过开展积极的干预方式来逆转糖尿病前期阶段,延缓疾病进展。常规的方法对糖尿病前期病人开展生活方式调节,改变不良饮食和运动习惯,但是效果不佳。中医学认为本病属于“脾瘅”范畴,主要是各种因素导致邪气聚集,潜伏在病人脾脏及附属脏器周围造成了糖尿病前期发生,因此中医提倡采取健脾益气养阴、透邪外出的治疗原则。本研究分析了中医洋参清透导邪方结合生活方式调整对糖尿病前期病人效果,以期为临床提供指导和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初诊的140例糖尿病前期病人(2016年1月至2018年2月),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70例。试验组,年龄范围44~75岁,年龄(56.26±9.21)岁,男39例、女31例;体质量(59.62±7.67)kg,腰围(81.20±2.54)cm,糖 化 血 红 蛋 白(HbA1c)(6.72±0.25)%;收缩压/舒张压(SBP/DBP)(126.16±8.25)/(75.21±6.55)mmHg;吸烟27例、饮酒21例。对照组,年龄范围42~75岁,年龄(54.85±10.82)岁,男42例、女28例;体质量(60.82±7.04)kg,腰围(81.40±2.70)cm,HbA1c(6.68±0.28)%;研究对对象的(SBP/DBP)(124.70±7.59)/(76.03±6.28)mmHg;吸 烟31例、饮酒25例。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上述各项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具有均衡性。

诊断及入选标准:①糖尿病前期病人的诊断标准参考《糖尿病前期中医诊疗标准2011年版》中的标准;②病人空腹血糖≥5.60 mmol/L且<7.00 mmol/L,病人糖耐量试验(OGTT)负荷后2 h静脉血糖≥7.80 mmol/L且<11.00 mmol/L,空腹静脉血浆血糖<7.00 mmol/L;③中医症候诊断符合气阴两虚挟痰瘀症;④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相关医学伦理规定,经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伦(研)批[2015]18号]。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妊娠期及哺乳期妇女;对本研究用药有不良反应;肝肾心脑系统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精神疾病。

1.2 干预方法及治疗方法

对照组:进行生活方式调整。①开展健康教育指导,向病人普及糖尿病发生发展机制以及改变生活方式对预防糖尿病发生的重要性,指导病人合理调整情绪;②开展饮食指导,指导病人选择低盐低脂饮食,多食用蔬菜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③开展运动治疗,指导病人根据自身情况合理选择有氧运动,遵循循序渐进、个体化等方法合理进行运动,控制体质量。

试验组:采用中医洋参清透导邪方结合生活方式调整,生活方式调整同对照组。中医洋参清透导邪方如下:西洋参6 g,黄芪15 g,白术15 g,麦冬15 g,地骨皮15 g,茯苓15 g,荷叶15 g,黄连12 g,丹参15 g,蝉蜕12 g,桑叶15 g,上述药物水煎服,每日1剂,煎煮药液400 mL,分两次温服,连续服用1个月后观察治疗效果。

1.3 指标检测

对比两组的各项中医症候积分,参考《脾瘅(糖尿病前期)中医诊疗方案》中的标准,主要包括主证:乏力、自汗、口渴多饮、潮热盗汗、手足心热、失眠、手足心热、腰膝酸软,根据症状情况分别给予0分、2分、4分、6分;次证:小便频多、便秘根据症状情况分别给予0分、1分、2分、3分),主证、次证评分越高,病人的中医证候越严重。腰围、体质量、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胰岛素(Fins)、血清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敏感指数(Insulin sensitivity index,ISI)。抽取病人空腹静脉血5 mL,3 000 r/min离心15 min后分离血清待检,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病人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浓度进行测定,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病人血清GLP-1、hsCRP浓度,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仪器每月进行实验室质控分析确保检测结果准确。试剂由南京建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提供(试剂均为科研用,批次20170113、20170817)。

2 结果

2.1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干预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试验组的中医证候积分高于对照组(

P

<0.05),见表1。

表1 初诊的140例糖尿病前期病人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2.2 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腰围、体质量及血糖代谢相关指标比较

干预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腰围、体质量、FPG、2hPG、HbA1c、Fins、HOMA-IR、IS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试验组的腰围、FPG、2hPG、HbA1c、Fins、HOMA-IR低于对照组(

P

<0.05),试验组的ISI高于对照组(

P

<0.05,表2)。

表2 初诊的140例糖尿病前期病人的一般情况比较/±s

2.3 两组血清GLP-1、hsCRP比较

干预前,试验组和对照组的血清GLP-1、hsCR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干预后,试验组的血清hsCRP低于对照组(

P

<0.05),试验组的血清GLP-1高于对照组(

P

<0.05,表3)。

表3 初诊的140例糖尿病前期病人的血清GLP-1、hsCRP比较/±s

3 讨论

WHO统计目前世界范围内有糖尿病病人1.75亿,而到2025年则可达到3亿人,严重地影响了病人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研究显示糖尿病前期存在明显的血糖升高会对病人的血管造成伤害,同时也提高了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风险。糖尿病前期病人肌肉和脂肪细胞均有特异性胰岛素受体,发生胰岛素抵抗后信号转导异常,人体胰岛β细胞功能障碍在糖尿病前期状态中也发挥重要作用,胰岛β细胞发生功能缺陷后由于血糖升高会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同时胰岛素可以促进脂肪细胞中三酰甘油堆积,加重体内胰岛素抵抗状态。研究还显示糖尿病前期病人体内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状态,体内形成炎性因子会通过不同途径作用在胰腺,造成胰岛素信号通路阻断,引发人体胰岛素抵抗状态,而且人体活性氧形成增多造成细胞内物质被破坏,胰岛β细胞抗氧化酶减少,更容易被破坏。目前临床针对糖尿病前期病人主要采取生活方式调整进行综合治疗,生活方式的干预包括控制饮食、合理运动、监测血糖变化等。由于一般人群对于生活方式调整不重视或由于客观因素限制,部分人群无法长期规范执行,因此影响了病人预后。

中医学中无糖尿病前期病名,按照病人临床体征和病理状态同“脾瘅”相似,发病原因主要是由于人体禀赋不足,饮食不节以及情志内伤等多种原因造成脾虚内热,脾胃运化功能失常,内生燥热,阴亏之体,阳热亢盛,加重煎灼津液,造成了病情不断进展。中医理论认为糖尿病前期发生同邪伏散膏关系密切,伏邪侵犯人体后无法被正气清除,潜藏、积聚在人体,正气未虚可阻碍病发,但是正气亏损严重就会造成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散膏是古代中医对胰腺的称谓,是脾之附脏,与脾共主运化升清、化生气血、输布精微、供养脏腑、灌溉四旁的功效,脾胃伤则正气愈虚,脾之附脏散膏亦受损,散膏虚则邪易伏。本研究采用中药洋参清透导邪汤开展辅助治疗,方中西洋参能够养阴生津,清热益气,因此可以发挥扶正祛邪的效果;黄芪可以益气生津,补肺消肿;白术可以健脾益气,两药发挥益气养阴、健脾渗湿作用,增强了西洋参扶正祛邪作用;麦冬可以养阴生津,益胃润燥;地骨皮能够清虚热,消骨蒸;茯苓淡渗利湿,健脾宁心;黄连主要清透上焦火热,泻火解毒;丹参可以活血化瘀,养血宁心安神;荷叶则具有化瘀疏肝的作用;蝉蜕轻清疏透,走窜机表,可以透邪外出。全方合用发挥了益气养阴、祛瘀清热的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方中西洋参中的皂苷可以降低血糖,黄芪含有的甲苷也可降低血糖,白术和麦冬中提取的有效成分则可以增强免疫功能;地骨皮、黄连以及荷叶等有效成分能够抑制人体炎症反应,蝉蜕中的壳聚糖则可以调节血糖。因此,洋参清透导邪汤一方面可以修复糖尿病前期病人胰岛素受体缺陷,对修复胰岛素信号通路完整性具有重要意义,增强靶细胞对于人体胰岛素的敏感程度;另一方面该方能够减轻高血糖和脂质毒性对于胰岛β细胞破坏,消除炎症因子。

本研究显示,干预后,试验组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说明采用中医洋参清透导邪方结合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有效地改善糖尿病前期病人临床症状积分。干预后,试验组的腰围、体质量、FPG、2hPG、HbA1c、Fins、HOMA-IR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ISI高于对照组,说明采用中医洋参清透导邪方结合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有效地改善糖尿病前期病人体内血糖代谢紊乱状况,减轻胰岛素抵抗状态。干预后,试验组的血清hsCRP低于对照组,试验组的血清GLP-1高于对照组,说明采用中医洋参清透导邪方结合生活方式调整能够减轻糖尿病前期病人体内的炎症反应,减少体内肠促抑素分泌,保护病人胰岛细胞功能。

本研究的优势在于发挥了中西医结合治疗作用,但是本研究随访时间短,入组病人数量有限,因此还需扩充样本量,长期随访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