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喉癌射频消融术后气管切开病人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分析

2021-07-07张帆郑世信彭一纯

安徽医药 2021年7期

张帆,郑世信,彭一纯

喉癌是来源于喉上皮的恶性肿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随着微创外科的发展,射频消融术同样适用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等,而应用于喉癌的早期治疗,能够有效地保留喉癌病人的喉功能和最大限度的抑制肿瘤的复发。但部分喉癌病人术后仍需行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感染、再发出血、窒息等是喉癌射频消融术的常见并发症,其中气管切开病人以下呼吸道感染最为常见,并且病情危重,住院时间长,恢复慢,痛苦多,严重影响病人生活质量等。有研究表明喉癌射频消融术后气管切开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因素很多,而如何有效预防和控制感染是目前临床上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本研究选用了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喉癌射频消融术后气管切开导致的下呼吸道感染病人,分析感染的主要因素,采取有效预防措施,以期减少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缩短康复时间,减少医疗费用,提高生存质量。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取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北京大学深圳医院收治的喉癌病人,行射频消融术后气管切开后出现下呼吸道感染的病人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人术前病理确诊为喉癌。下呼吸道感染诊断均根据《医院感染标准诊断》诊断:(1)气管切开48 h后影像学检查发现肺部有炎性浸润或增大;(2)发热;(3)呼吸道出现脓痰或分泌物较前增加;(4)气道分泌物微生物培养阳性;(5)白细胞或中性粒细胞增高;(6)肺部出现实变或闻及湿罗音。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同时病人或其近亲属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所用临床资料均充分保密处理,保护病人隐私。

1.2 研究方法

所有喉癌病人术前3 d用甲硝唑注射液(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与康复新液漱口(内蒙古金新药业有限公司);术前半小时前予以抗生素预防性抗感染治疗。根据病人病情术前暂不予以留置胃管。

1.3 评价指标

所有病人均采用支气管镜取痰,并培养分离,使用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仪(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对菌株进行鉴定。根据支气管镜取样培养结果检测喉癌射频消融术后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类型。对喉癌射频消融术后气管切开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包括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术后随访3年(至2019年6月),评估感染与肿瘤复发情况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用百分比及例数表示计数资料;样本率运用

χ

检验;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纳入多因素分析,所有统计数据采用双侧检验分析。

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喉癌射频消融术后气管切开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特点

80例病人中发生感染者11例,感染率为13.75%。其中细菌分离23株,包括革兰阴性菌15株(65.21%),革兰阳性菌6株(26.09%),真菌2株(8.7%);其他病原菌与鲍曼不动杆菌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如表1。

表1 喉癌射频消融术后下呼吸道感染11例病原菌构成比

2.2 喉癌射频消融术后气管切开下呼吸道感染相关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少量出血、高血糖、伴有肺部疾病、抗菌药物的使用及呼吸机的使用是引起射频消融术后气管切开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

P

<0.05)。见表2,3。

表2 喉癌射频消融术后气管切开下呼吸道感染11例相关因素分析

80例病人中,发生过下呼吸道感染病人肿瘤复发者为1例,占9.09%;未发生下呼吸道感染病人肿瘤复发10例,占14.49%。随访其余无下呼吸道感染69例病人中肿瘤复发者为7例占10.15%,未复发者为62例占89.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619)。

表3 喉癌射频消融术后气管切开下呼吸道感染11例多因素logistic分析

3 讨论

通过本研究发现喉癌射频消融术后气管切开发生下呼吸道感染11例病人,通过细菌培养发现23株病原菌,主要为革兰阴性菌(15株),包括鲍曼不动杆菌(7株)、铜绿假单胞菌(4株)、肺炎克雷伯菌(2株)等。

通过单因素及logistics回归分析发现引起喉癌射频消融术后气管切开下呼吸道感染的主要因素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少量出血、使用呼吸机、高血糖(空腹≥8.0 mmol/L)、使用抗菌药物及伴有肺部疾病(

P

<0.05)。(1)手术时间:喉癌射频消融术术中切除肿瘤组织时需要随着刀头转换路径,操作不方便,凝血功能差,血液及气管内的腺体分泌刺激气管引感染,时间越长感染的概率越大。(2)术中出血量:术后由于射频消融术止血效果欠佳,有时术中小动、静脉出血需要缝扎止血,所以若术中出血较多时,血液部分分布在气管间隙容易引起感染。(3)术后少量出血:术后24 h内病人气道可分泌少量血性液体,经药物治疗后可好转。故少量出血后部分血凝块阻塞在气管容易发生误吸,导致感染。(4)高血糖:空腹血糖≥8.0 mmol/L时,可能进一步加重并促进感染发生。(5)伴有肺部疾病;既往病人有肺部疾患,在支气管纤毛清除功能较差的基础上行手术治疗后,由于免疫功能低下可能更容易诱发下呼吸道感染。(6)使用抗菌药物:术前及术后长期使用抗菌药物,易引起致病菌的变异及耐药性增加,甚至导致超级致病菌发生。(7)呼吸机的使用:术后呼吸机的使用更会增加支气管肺泡上皮发生损伤的概率,导致下呼吸道感染。

预防措施:(1)手术时间的管理;严格管理手术时间,时间控制在3 h以内,减少病人因手术导致的应激损伤。(2)根据病人血氧随时调整吸氧流量,吸痰前先予以湿润雾化。(3)气管切开及时有效护理,随时更换污染敷料,定期消毒气管内套管等,避免导管相关感染。(4)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多做深呼吸等。(5)肠道恢复早期进食,必要时请营养科会诊,补足机体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