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和CXC趋化因子配体8在瘢痕疙瘩不同部位中的表达及意义

2021-07-07胡银娥

安徽医药 2021年7期

胡银娥

人体皮肤进行创伤修复时,成纤维细胞异常增殖,胶原过度沉积可形成瘢痕疙瘩,呈浸润性生长,与正常皮肤无明显边界,单纯手术切除复发率高,严重影响病人身心健康。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凋亡对瘢痕疙瘩的形成有关键作用,但具体机制尚不完全明确。肿瘤坏死因子α刺激基因-6(TSG-6)是由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的炎症相关基因,已有报道表明,TSG-6可能通过抑制核因子-KB信号通路活性,促进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凋亡,但关于TSG-6在瘢痕疙瘩不同部位中表达差异的研究尚未见报道。CXC趋化因子配体8(CXCL8)在瘢痕疙瘩组织中异常表达,是病情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本研究通过分析瘢痕疙瘩不同部位中TSG-6、CXCL8的表达,探讨TSG-6、CXCL8对瘢痕疙瘩的临床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概况:瘢痕疙瘩组织均来自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在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进行手术切除联合放射疗法治疗的瘢痕疙瘩病人25例,其中男11例,女14例,年龄范围12~39岁,年龄(34.24±6.25)岁,发病部位有耳部、前胸、后背,依次为10例、9例、6例。标本经病理学检查证实,在直视及镜下区分各标本为浸润部(与正常皮肤交界处,表面潮红)、增生部(隆起明显,暗红色)、老化部(中央凹陷,色淡)。25例中,浸润部、增生部、老化部例数分别为12例、11例、2例。

诊断标准:(1)瘢痕超过原损伤边缘,向周围正常皮肤组织浸润生长;(2)瘢痕界限不明确,1年内无自发消退征象;(3)手术切除后复发,且瘢痕范围超过原范围。以上符合任意一条即可确诊为瘢痕疙瘩。

纳入标准:(1)标本来源的瘢痕疙瘩病人在术前6个月未进行任何药物治疗;(2)标本来源病人6个月内未进行任何局部放射治疗;(3)病程超过1年;(4)瘢痕疙瘩最大直径应符合以下标准:2 cm≤耳部≤4 cm;7 cm≤前胸、后背≤10 cm。

排除标准:(1)伴有肿瘤等其他严重疾病者。(2)临床资料不完整者。正常皮肤组织取自本院四肢外伤手术病人,共17例,其中男9例,女8例,年龄范围21~45岁,年龄(36.81±5.31)岁。所有标本取材均经病人或其近亲属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本研究符合《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

1.2 研究方法

浸润部、增生部、老化部、正常皮肤组织经裂解、离心,保留上清液,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TSG-6蛋白、CXCL8蛋白、凋亡相关蛋白B淋巴细胞瘤-2(Bcl-2)、第二个线粒体衍生的半胱天冬酶激活蛋白(Smac)、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黑色素瘤凋亡抑制蛋白(Livin)、p53,以及胶原代谢相关蛋白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I型胶原(COL-I)、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试剂盒均购于上海生工生物公司。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比较

两组研究对象性别、年龄、BM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1。

表1 瘢痕疙瘩25例与外伤手术17例一般资料比较

2.2 四组皮肤组织TGS-6蛋白、CXCL8蛋白表达量比较

对照组、老化部组、增生部组、浸润部组相比,TSG-6蛋白表达量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CXCL8蛋白表达量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2。

表2 瘢痕疙瘩25例与外伤手术17例皮肤组织TGS-6蛋白、CXCL8蛋白表达量比较/±s

2.3 四组皮肤组织凋亡相关蛋白表达量比较

对照组、老化部组、增生部组、浸润部组相比,Smac、Caspase-3、P53表达量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Bcl-2、Livin表达量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3。

表3 瘢痕疙瘩25例与外伤手术17例皮肤组织凋亡相关蛋白表达量比较/(ng/mL,±s)

2.4 四组皮肤组织胶原代谢相关蛋白表达量比较

对照组、老化部组、增生部组、浸润部组相比,TGF-β1、COL-1、MMP-2表达量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IGF-1表达量依次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见表4。

表4 瘢痕疙瘩25例与外伤手术17例皮肤组织胶原代谢相关蛋白表达量比较/(ng/mL,±s)

2.5 瘢痕疙瘩病人TGS-6蛋白、CXCL8蛋白与凋亡相关蛋白表达量的相关性分析

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瘢痕疙瘩病人TGS-6蛋白表达量与Bcl-2、Livin均呈负相关,与Smac、Caspase-3、P53均呈正相关(均

P

<0.05);CXCL8蛋白表达量与Bcl-2、Livin均呈正相关,与Smac、Caspase-3、P53均呈负相关(均

P

<0.05),见表5。

表5 TGS-6蛋白、CXCL8蛋白与凋亡相关蛋白表达量的相关性分析

2.6 瘢痕疙瘩病人TGS-6蛋白、CXCL8蛋白与胶原代谢相关蛋白表达量的相关性分析

根据表6的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瘢痕疙瘩病人TGS-6蛋白表达量与TGF-β1、COL-1、MMP-2均呈负相关(

P

<0.05),与IGF-1呈正相关(

P

<0.05);CXCL8蛋白表达量与TGF-β1、COL-1、MMP-2均呈正相关(

P

<0.05),与IGF-1呈负相关(

P

<0.05)。

表6 TGS-6蛋白、CXCL8蛋白与胶原代谢相关蛋白表达量的相关性分析

3 讨论

瘢痕的形成是伤口愈合的自然结果,然而成纤维细胞过度分泌细胞外基质时,可导致瘢痕疙瘩的发生。组织学研究已经表明,胶原等细胞外基质主要由成纤维细胞合成和分泌,成纤维细胞在参与受损组织修复,形成瘢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抑制成纤维细胞增殖或诱导成纤维细胞凋亡是瘢痕疙瘩治疗的关键。

TSG-6可以抑制胶原Ⅰ、Ⅱ合成,诱导成纤维细胞凋亡,减轻瘢痕病情,已被证实与瘢痕形成密切相关。有研究发现,病理性瘢痕组织中TSG-6呈低表达,发挥着减少细胞凋亡,促进胶原合成代谢的作用。CXCL8能够调节细胞外基质的合成以及细胞的增殖与凋亡,在瘢痕疙瘩发生中起到促进作用。林苗苗等通过体外实验发现,抑制瘢痕疙瘩成纤维细胞的增殖,CXCL8表达降低,CXCL8与瘢痕疙瘩的形成关系密切。本研究发现对照组、老化部组、增生部组、浸润部组相比,TSG-6蛋白表达量依次降低,CXCL8蛋白表达量依次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TSG-6、CXCL8可能参与瘢痕疙瘩的形成与发展,对应了瘢痕疙瘩呈浸润式的生长方式。

Bcl-2、Smac、caspase-3、Livin、p53等具有调控细胞凋亡的重要作用。瘢痕疙瘩病人经过治疗,成纤维细胞增殖受到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表达降低,细胞增殖抑制因子P53表达升高,发挥抑制细胞增殖作用。张远贵等研究了瘢痕疙瘩组织中Smac、caspase-3、Livin的表达,发现与正常组织相比,瘢痕疙瘩组织Smac、caspase-3表达较低,Livin表达较高,笔者分析凋亡抑制因子Livin基因的高表达可能对促凋亡因子Smac、caspase-3基因的表达产生了抑制作用,使得细胞凋亡作用弱于增殖作用,导致了瘢痕疙瘩的形成。本研究发现对照组、老化部组、增生部组、浸润部组相比,细胞凋亡相关蛋白Smac、Caspase-3、P53表达量均依次降低,Bcl-2、Livin均依次升高,提示细胞凋亡蛋白在瘢痕形成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细胞外基质胶原蛋白的合成和降解失衡是瘢痕疙瘩的重要形成原因。TGF-β1、COL-I、MMP-2、IGF-1表达可以反映胶原代谢变化,瘢痕疙瘩病人瘢痕组织中,COL-1过度沉积,是瘢痕组织的物质基础。TGF-β1在瘢痕疙瘩组织中表达上调,促进真皮成纤维细胞增殖、胶原形成及分化,也对MMP-2表达有促进作用。IGF-1对胶原蛋白的合成具有一定抑制作用,在病理性瘢痕中呈现低表达。本研究发现对照组、老化部组、增生部组、浸润部组相比,胶原代谢相关蛋白IGF-1表达量依次降低,TGF-β1、COL-1、MMP-2表达量均依次升高,提示胶原蛋白可能参与瘢痕疙瘩的形成与发展。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瘢痕疙瘩病人TGS-6蛋白表达量与Bcl-2、Livin、TGF-β1、COL-1、MMP-2均呈负相关,与Smac、Caspase-3、P53、IGF-1均呈正相关,提示TGS-6可能通过影响瘢痕疙瘩组织中凋亡抑制因子、胶原合成因子及促进促凋亡因子、胶原代谢因子表达,参与瘢痕疙瘩病理进程,或可为瘢痕治疗提供参考依据。CXCL8蛋白表达量与Bcl-2、Livin、TGF-β1、COL-1、MMP-2均呈正相关,与Smac、Caspase-3、P53、IGF-1均呈负相关,推测CXCL8可能通过调控纤维细胞凋亡、胶原合成与代谢,参与瘢痕疙瘩的发生发展。

综上所述,对照组、老化部、增生部、浸润部皮肤组织中TSG-6蛋白表达量依次降低,CXCL8蛋白表达量依次升高,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增殖、凋亡及胶原蛋白合成、代谢,影响瘢痕疙瘩浸润式生长,参与瘢痕疙瘩的发生发展。但本文也存在不足之处,对瘢痕疙瘩病人进行手术切除联合放射性疗法治疗的预后情况并未进行后续分析,另外TSG-6、CXCL8对瘢痕疙瘩影响的具体机制也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这将是以后的研究重点。